投篮训练中出手的弧度和旋转力度如何把握?

分类: 篮球论文 |


孔子在《论语》中说:“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即“求上而得中,求中而得下,求下而不得”。追求高的目标,最终得到中等结果;追求中等目标,最终得到一般结果;追求一般目标,哪怕恐怕就没有什么收获了。
篮球运动的中远距离投篮训练,要讲的篇幅很多,这里不进行全面介绍。重点讲讲,除了通过辛勤的汗水和付出以及成千上万次重复之外,需要把握的重点是投篮的弧线,难点是投篮的旋转力度。在投篮训练中,孔子所说的“求上而得中,求中而得下,求下而不得”的思想可以作为投篮训练的指导,尤其在把握投篮弧线与旋转力度上有极强的指导作用。
1、投篮的弧线。
一般而言,投篮距离越远,投篮弧度越高。高弧度的技巧有很多要点,简单讲:一是在于借力,所谓借力是一个投篮整体节奏的描述,它是指投篮的手臂的举球和起跳的一种节奏配合。二是在于向上投篮,简单说是无论什么样的姿势出手时右前臂向上方延伸至头部上方。三是在于举球流畅一气呵成,仔细看职业球员的大多数外线球员(注意是后卫)出手必定在于快,而不在于跳得高,快的秘诀在于举球流畅(库里投篮挑起的高度只有不到三十公分但是极快,除了麦克格雷迪少数天才的特殊技术,大部分情况三分球依赖出手空间而不依赖弹跳高度)。
我们打球,一个投篮结束后,听到“唰”的一声,清脆利落进球,充满成就感,然而这与投篮的弧度息息相关。在NBA像库里,纳什这样的球员投篮弧度都很美观,相对而言,我觉得库里的更好,纳什都太高了些,命中率自然水到渠成。前几年看过雷阿伦投篮的分析,出手45度是最省力最有效的角度,也看过库里的,出手是55度,空心率提高19%。NBA球员身高和力量都比我们业余爱好者超越一大截,投出漂亮的弧度自然容易的多,而像我们这样普通的业余爱好者要在三分投出55度左右这样的稳定的抛物线在球场上也不多见。仔细研究揣摩下图之后,就可以开练了。
2、投篮的旋转力度。
很多篮球爱好者经常问我,他们投篮几乎是10球有8球都碰到篮筐前沿,但都弹回来
要不是就是砸板,请问怎么掌握力度?他们投篮时不是用力过大就是用力不够了,无法如意的掌握,请问怎么办?有没有什么好点的方法?他们也知道多练,但有什么技巧和经验没有?我想,这些篮球爱好者如果理解了孔子说的“求上而得中,求中而得下,求下而不得”的思想,这些问题就容易解决了。人生如此,投篮亦如此。投篮时要提高瞄准点,瞄准点大约在篮圈正中上方2到3个球的高度,要瞄着那里出手投篮,而不要瞄着篮筐前沿作为瞄准点。
关于投篮的旋转力度问题,可有很多篇幅来说,但这里简单讲就是投篮拨球时的旋转最为关键。一般球员投篮的旋转是不够的,功夫下的不够,研究揣摩不够。像乔丹、科比、库里、雷阿伦等NBA球员的出手旋转十分精道,是专门下了一番功夫的。我们想投出有高回旋、旋转快的篮球,提高稳定命中率,出手时手腕必须快速向前向下压带动手指、手指尖的拨动,这很重要。手指尖,记住是手腕带动手指再推动指尖用力拨动篮球,球最后是从指尖上方出去,能让篮球在空中有回旋的发生,即可把篮球送人篮筐。整个动作是一气呵成的,注意手指及手指尖要灵巧的、爆发力的拨球。投篮时,手腕要多抖动,通过手腕抖动可以让投篮变的非常柔和,投出去的篮球会在空中做出回旋,这样的篮球命中率会很高,即使不是空心,篮球在篮筐上跌跌撞撞也能进入篮网。平常可以把篮球放在手上,练习向上投篮球,看看篮球是否有回旋,一开始可以让回旋幅度小一些,以后熟练了,可以慢慢增大回旋的幅度,这样有利于提高命中率的。
3、投篮出手的拨球。
拨球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压腕。这个问题因人而异,且各位球星的拨球手型都不一样。有点拨球之后,手指尖是指向篮筐的,有是指向地面的,有的拨球之后手指是分开的,有点拨球之后手型就像在空中抓一块饼干似的,即手指不分开而是相对收缩像挖机的头一般。这里推荐的就是最后一种。球从指尖拨出下压后在空中保持应有的弧线以及快速回旋,手型保持如前所述的挖机头部的样子,或是指向地面彷如去抓一块饼干的样子。手臂伸直保持跟随。一般人很容易掌握这样的投篮手型且命中率较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