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的力量——“画圆战术”诠释了鬼谷子的“兵机圆略”思想

分类: “画圆战术”理论 |


鬼谷子,姓王名诩(或利),又名王禅,号玄微子,春秋战国时期邺城人(今河北省邯郸市临漳盐食村)人。为纵横家之鼻祖,其实是兵家的著名代表人物之一,苏秦与张仪为其最杰出的两个弟子(见《战国策》)。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因隐居周阳城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王禅老祖”是后人对鬼谷子的称呼,是先秦诸子之一。据小说演义中描述称他通天彻地,人不能及。一曰数学,日星象纬,在其掌中,占往察来,言无不验;二曰兵学,六韬三略,变化无穷,布阵行兵,鬼神不测;三曰言学,广记多闻,明理审势,出词吐辩,万口莫当;四曰出世,修真养性,却病延年,服食异引,平地飞升。二千多年来,兵法家尊他为兵圣,纵横家尊他为始祖,算命占卜的尊他为祖师爷,道教则将他与老子同列,尊他为王禅师。鬼谷堪称万圣先师,万圣之祖,绝不为过。著有《鬼谷子》(《捭阖策》)、《本经阴符七术》。
鬼谷子曰:“环转因化,莫之所为,退为尤仪。”鬼谷子说:在作战时,人们必须象圆环那样随机应变,运转自如,使他人不知道自己的真实情况。把鬼谷子兵法称作“圆略”,以区别于一般兵家的“方略”,并将鬼谷子“兵机圆略”概括为十个方面:一、纵横捭阖,二、反复周旋,三、抵巇用间,四、飞钳破敌,五、忤合深谋,六、量权天下,七、随机决断,八、出奇制胜,九、以实击虚,十、千仞转圆。
“画圆战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整体观和方圆之道哲学思想产物的整体移动进攻战术体系,深深植根于中国文化、中国哲学、中国兵法思想的肥沃土壤,一招一式之间,彰显中国文化智慧和自信,蕴含着思想的力量,“画圆战术”诠释了鬼谷子的“兵机圆略”思想!
1、纵横捭阖。“纵横”即竖和横;“捭阖”是开和合,字面上理解成“自如地横竖开合”,达到操纵控制对方的目的。不过,“纵横”有其特殊含义,是指战国时的“合纵”与“连横”的谋毠。战国时有七国争霸,齐、楚、燕、韩、赵、魏等六国采取了联合对抗强秦的作法谓之“合纵”;秦国则执行分化六国,使其服从秦国而个个击破谓“连横”。因此,这成语用“纵横”(合纵和连横)两大策略指称国际间错综复杂的政治和外交斗争。”画圆战术“包括两条移动路线,一条为基本移动路线,另一条为变化路线,基本移动路线成为横,变化路线叫做纵,纵横交错。基本移动路线意为捭(开),变化路线意为阖(合)。集中、分散,分散集中,一纵、一横,纵横捭阖,开合有度,收放自如,达到调动和控制对手的目的,成为”画圆战术“最明显的标志和特征。
2、反复周旋。画圆之妙,尽于方圆。“号令一出,人人贾勇,个个争先。进退周旋,御车者出尽驰驱之巧;左右前后,弯弧者夸尽纵送之能。”人生是不断与困难周旋,只要你有自信勇气,只要你敢与困难周旋,你就一定会成功。”画圆战术“基本移动路线的移动跑位顺时针来逆时针去,一般传球达4次以上机会便可频频出现,反复、循环、周而复始,是其运行的特点。有限、无限,无限、有限,以无限对有限,在基本移动路线反复周旋的基础上,不失时机选择各种变化路线进行攻击,行云流水,延绵不绝。
3、抵巇(xī)用间。抵是攻击,巇是漏洞。抵巇即为攻击其漏洞。用间,兵者诡道也。篮球比赛防守无论是盯人还是联防,其最大的漏洞在限制区,因此,始终保持对其限制区的试探与攻击,连带攻击外与边的其他防守软肋是”画圆战术“的攻击特点。通过基本移动路线连续不断创造出内(限制区)、外(外线45度)、边(边角)三个对方容易出现的漏洞进行声东击西、调虎离山的战略攻击,实施战术打击,中心开花,两翼齐飞,使得对方首尾难顾、内外边失衡,顾此失彼。
4、飞钳破敌。就是立势制势,就是运用各种手段,造成一种形势,使得对方、集团或敌国,不能不受我的胁持与控制,而且不能摆脱,即“缀而不失”。”画圆战术“基本移动路线一旦展开,即可形成纵横捭阖、反复周旋的态势和大势,不断调动对方防线和人员移动换位,持续化解对方的协防,无形中进入被动跑位的窘境,难以摆脱“画圆战术”之圆转莫测之势,基本移动路线和变化路线交错运行,形成飞钳破敌,集中优势兵力,在局部形成多打少,各个击破。
5、忤(wǔ)合深谋。“忤合”讲的就是灵活应变的谋略。灵活性是战术的生命力。“画圆战术”的基本移动路线以规范迎敌,其变化路线以变通示敌。讲究原则性和灵活性高度统一,基本移动路线不走样,变化路线有特色,声东击西,调虎离山,虚实结合,明暗交错,以机动性、灵活性、变化性见长。基本移动路线创造的内外边机会点,随时可能转化为变化路线的攻击点。
6、量权天下。古时善于处理天下事的人,必定会权衡天下拥有权势的力量,指审时度势,富有全局意识、大局意识,时机拿捏得当。欲为大树,莫与草争。“球不上圈,画圆不止”。“画圆战术”是一项团队运行的整体战术体系,需要球员自觉融入团队,处理好个人与团队的关系,努力做到技术战术化和战术技术化,善于阅读比赛,把握基本移动路线创造的内外边战略攻击点,时刻保持传球、反掩护、拆入、拉出四个环节的移动跑位,方可量权天下,审时度势,沉着耐心,把握战机,乘势而上。
7、随机决断。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是决断力。“画圆战术”基本移动路线和变化路线纵横捭阖、周而复始展开后,不断创造出不少时间差、空间差和位置差机会。因为如何把握决断好这些机会,成为实施“画圆战术”成功的保证。一般而言,球员要善于阅读比赛,提升观察力,一旦出现时间差,防守跟人慢半拍即可投篮,更可突破;出现空间差,防守漏人出现空位即可投篮,也可突破;出现位置差,即内线形成高打矮、大打小和外线形成矮打高、小打大时即可展开强攻或突破攻击。
8、出奇制胜。“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画圆战术”基本移动路线彰显“正”,变化路线体现“奇”;基本移动路线和变化路线的正常移动跑位彰显“正”,在基本移动路线和变化路线的各个攻击点的反跑、反切、假掩护、假策应、假挡拆、假传球等体现“奇”。在“画圆战术”的设计中,蕴含了各种出奇制胜的环节与攻击点,只要球员善于学习、体会感悟,就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9、以实击虚。用自己实力的方面去攻击敌人弱点。突破薄弱,避实击虚,以实击虚。实则进,虚则退,以实击虚,方能发展。“画圆战术”从不与对手硬碰硬,不与对手死磕,绝不以实击实。而是通过基本移动路线和变化路线的有机结合,讲究借力打力,绵里藏针,创造出最好的时间差、空间差机会进行以实击虚,太极推拿,以柔克刚。打得赢就打,打不了就跑,手不粘球,马不停蹄,南征北战,调动防守,撕开防线,创造空位,伺机而攻。
10、千仞转圆。千仞,形容极高或极深。古以八尺为仞。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即善于指挥作战的将帅所造成的有利态势,就像从千仞高山上滚下的圆石那样。这就是所谓的“势”!鬼谷子说,圣人的智慧就像不停转动的圆珠,操纵自如,不过这类似猛兽的动作,寓动于静,先伏后动,节奏变化,不打则罢,一旦跃起威猛无比。实施“画圆战术”,时而观势观人观时,心静如水,处变不惊,耐心沉稳,积蓄力量。调动对方;时而效法猛兽扑食,静如处子,动如脱兔,动静相宜,行动迅速,阅读比赛,寻准时机,果断攻击。
“画圆战术”作为中国文化特色的整体移动进攻战术体系,能够最大限度地把控场上各种进攻机会,开合、度势、周旋、出奇、虚实、忤合、圆转、决断、致胜,融合古人哲学智慧、兵法精要为一体,是中国篮球迈向国际化、现代化道路上的中国智慧!打篮球和打仗一样,中国篮球人需要吸收培养练就这样的思想境界,方能出神入化,在激励竞争的国际篮球场上拥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