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李晓波画圆战术
李晓波画圆战术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963,077
  • 关注人气:3,61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能用“固定战术”的思维方式来肢解和运用“画圆战术”

(2017-09-16 11:05:48)
分类: “画圆战术”理论
       不能用“固定战术”的思维方式来肢解和运用“画圆战术”  不能用“固定战术”的思维方式来肢解和运用“画圆战术”
“画圆战术”基本移动路线双掩护和连续掩护动态图(不含至少30种以上发动方式和30种以上变化路线打法)

       一些球队,在运用“画圆战术”时,为了省事,或者便于球员掌握,或者还没有真正理解,把“画圆战术”肢解成多套“固定战术”套路,结果破坏了其整体性和有机性,失去“画圆战术”的精彩和意义,变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看上去是在打“画圆战术”,实则已经是“固定战术”了,而非真正意义上的“画圆战术”,因为这种肢解和运用已经没有了战术的连贯性、流畅性、整体性、循环性和体系性。
  “画圆战术”与“固定战术”是两种不同的哲学思维方式,”画圆战术“关注无形,固定中更讲圆融与变化,机动性、变化性强,即“球不上圈,画圆不止”,“固定战术“关注有形,战术路线固定。这是两种思维方式的战术打法,因此,不能用固定战术思维方式来肢解和运用“画圆战术”。
       篮球比赛中的进攻人盯人和联防的“固定战术”,是指通过对掩护、策应、传切和突分等篮球基础战术配合进行科学地、有机地组合,形成数套整体、连贯、多点、具有后续手段和富于变化的进攻套路,构建起通过组织后卫采用各种手势向队友传递使用某套固定战术信息的整体进攻战术体系。比如,要打战术一,后卫竖起大拇指就表示打战术一了,对方肯定蒙在鼓里,不知所为,或者后卫说打“密歇根”战术,防守一方也不知道进攻方的落位及移动路线。
       这种“带有战术代号的、相对固定的进攻战术打法”是国际篮球比赛特别是欧美强队在比赛中常用的战术组织方式,与“画圆战术”一样,具有类似拳击比赛中“组合拳”的优势和特点。一般而言,每一套“固定战术”都应该设计有4至5个进攻点,保证在24秒内全部完成进攻;每一个进攻点都可以做出假掩护和假策应,特别是当防守一方已经识破既定的移动路线时,要随机应变;每一支球队都必须在赛前训练中娴熟地准备好数套符合球队球员技术特点的“固定战术”。听说有的专业队要准备数十套“固定战术”。平时训练跑位,战时后卫或教练用各种手势来传递打哪一套战术的信息,让对手摸不清进攻一方的真实移动路线,实战效果明显。越是高水平的球队,准备的“固定战术”越多,常常让对手猝不及防,很难适应不断变化了的战术移动进攻路线。有资料显示,休斯顿火箭队的战术库中有上千套固定战术,可见固定战术的内涵和外延都扩大了,由原来只用于罚界外球、中圈跳球、特殊场合延伸到比赛中广泛运用。
     “画圆战术”是篮球比赛中一种进攻人盯人和联防的阵地进攻战术体系。没有任何战术代号,也没有相对固定的进攻打法,更没有固定落位的固定套路。在进攻中充满着自由的移动,在移动中解读比赛发起攻击。它以半场进攻为区域,五位不同位置的球员好比是圆形上的点,其中,中锋就如同是圆心。持球队员传球给其他队友后向相反方向以顺时针或逆时针做圆形移动掩护和拆入,画出一个个圆形的轨迹。“画圆战术”以掩护配合(侧掩护或后掩护)为基础的移动路线,辅之以挡拆配合、策应配合、突分配合和传切配合为进攻手段,通过循环往复、不断变化来创造得分机会,形成了一个个圆形进攻体系,好似画圆一般,“画圆战术”因此得名。“画圆战术”有两条移动路线:一是基本移动路线:传球-向相反方向移动-掩护-拆入-拉出,没有机会循环往复;二是变化路线:策应(假策应)、挡拆(假挡拆)、掩护(假掩护)突分、传切、反跑、反切。这两条移动路线可以相互转化且你只有我、我中有你。“画圆战术”的基础和核心是掩护配合,辅之以策应(假策应)、挡拆(假挡拆)、突分和传切配合。如果策应、挡拆、传切和突分配合发动进攻后没有机会,可以回到也必须回到“画圆战术”的基本移动路线上去。
        从以上对“固定战术”和“画圆战术”的界定我们可以看出两者的关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相同之处:一是两种战术都可以进攻半场人盯人;二是都超越了局部基础战术配合只在局部作战的弊端,体现出了整体性、连贯性、连续性、移动性和后续性机会。
        但有一点必须明确,不能因为“固定战术”与“画圆战术”有同样的整体性、连贯性、连续性、移动性,就把二者划等号。它们是有着本质区别的。
        二者的不同之处:固定战术顾名思义“固定”之意无论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缺乏随机性和应变性,在比赛时如果某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如球员受伤、换人、被对手阻击在某一点等,球员就不知所措,后续的机会点出不来,整个套路随即“泡汤”,最后又回到主要依靠球员的个人技术单打独斗的局面,更为头疼的是“固定战术”的训练“成本”较高,每一套“固定战术”都要求所有队员都要熟练掌握,十多套“固定战术”练下来,所需的时间较长,把球员练得眼花缭乱,比赛时一旦被对手破解,球员往往措手不及,结果是事倍功半。
而“画圆战术”看似复杂,却简洁实用,可操作性强,具有原则性和灵活性的有机统一,在整体性、连贯性、移动性、连续性基础上更富于变化性和随机性。同时,与“固定战术”相比,训练成本相对较低,不需要准备若干套路。球员只需按照其基本移动路线走位即可,换句话说,球员只要记住五个步骤即传球后向相反相移动去掩护、掩护后拆入、拆入后拉出、无球队员给拉出的同伴做掩护、之后循环反复,就构成了“画圆战术”的基本移动路线。至于“画圆战术”变化路线则可根据场上的变化球员随机运用。这大大地解放了球员的生产力,极大地调动了球员的积极性,使球员的移动更加自由,在刚性移动中体现柔性变化。而不再是像“固定战术”那样要训练和记住若干套路,要记住自己在某一套战术中如何落位、如何走位,要记住在一套战术中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而且一般不能随意改变移动路线。
      “画圆战术”与“固定战术”另外一个不同之处就是关于球员的落位问题,“画圆战术”是随机落位、顺势发动、有机组合。不拘泥于谁在哪一个位置,快攻不成,就地发动,怎么落位都行,体现了现代篮球发展机动性灵活性的特点。可“固定战术”不行,他要按照平时训练的套路落位,不能随意落位,谁在右侧、谁在左侧都是平时演练好的,一旦站错就很难发动,套路中球员移动的先后秩序一旦打乱,球员就乱了分寸,只好重新落位或启动另一套固定战术,在当今篮球高速对抗的今天,固定战术已显老太,呆板僵化的局限越发突出。
       “画圆战术”与“固定战术”还有一个不同是,画圆战术按照战术原则或战术口诀打球,以不变应万变,球员按照30种以上发动方式转入基本移动路线走位,从中发现防守的破绽,伺机用变化路线实施致命的打击。“固定战术”是按照具体的战术路线打球,以多变来应万变,所谓多变就是必须准备几套甚至几十套固定战术配合,这一多就把球员弄糊涂了,而且这一多是建立在“固定”基础上的多,随机性和变化性不强,稍有不慎导致机械与僵化。“画圆战术”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与大多数“固定战术”里面的固定走位进攻方式不一样,它是通过观察对方的防守变化而作出不同调整的战术。它是基于合理的原则,精准的场上球员空间以及严格执行的战术。
          特别有意思的是,假定比赛没有时间限制,“画圆战术”可以按照基本移动路线无限制的流畅地有序地跑下去,基本移动路线转化为变化路线,变化路线转化为基本移动路线,循环进行,几个小时都行,除非球员体力不允许,这是世界上任何战术包括“固定战术”都做不到的。“固定战术”顶多可以在4—5个机会点上移动跑位,20秒左右而已。因为它只设计了这几个点,再往下跑就没有了。除非重来或者换另外一套“固定战术”再跑,也就是事先设计的那几个点。可见“固定战术”的整体性、连贯性、连续性是有局限的,是僵化的整体性。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画圆战术”找到了一条永无止境的移动路线,体现了最大限度的整体性、连贯性、连续性、流畅性、移动性、实用性、可操作性等特点。
       中国的篮球运动,在管理和制度上不断与国际接轨,队员的身体条件越来越好,技术水平提高较快,令世界羡慕,但是成绩始终还不理想,没有表现出相应的一流成绩。过去的几十年只能在亚洲称雄,而在世界大赛中始终在8-12名之间徘徊,现在,亚洲霸主的地位也受到韩国、伊朗等国的冲击,2013年菲律宾亚锦赛连输韩国、伊朗和中华台北,开始丢掉了亚洲霸主,沦为亚洲第五。这说明我国对篮球运动本身的理解还不够,对篮球的理念研究还有欠缺,对篮球运动、尤其是篮球竞赛的重要组成部分篮球战术的研究还缺乏。
       就目前的现状来看,中国篮球对战术的理论思维是粗浅的、零乱的,尚没有形成系统的战术的理论体系,缺乏对篮球战术本质的认识,缺乏对篮球战术发展动态的深刻认识,不能根据篮球运动自身的特点,去规划、设计和组织战术的发展,更多地拘泥于陈旧的理论。战术的理论思维仍沿袭着“固定化、模式化”的老路。教练员事先设计好一种固定的战术模式,运动员按固定的模式去比赛,教练员强调的是运动员完成战术模式中各自的固定位置、固定职责、灵活性极小。一遇场上的变化,固定战术模式不适应了,运动员就无所适从,或单独独斗,或只有等待教练的指令。固定战术模式,将运动员限制在较小的范围里,限制和扼杀了运动员的机动应变和创新的活力,久而久之,造成战术陈旧呆板,变化少,不流畅;战术的适应性、应变性差;队员消极的行为使整个战术失去攻击的活力。这个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国篮球战术水平提高的一大顽疾。
       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整体观哲学元素“画圆战术”的创立,告别了仅仅依靠固定战术组织进攻的局限,开创了中国篮球移动进攻战术的新时代,拥有了中国文化特色的整体移动进攻,填补了中国篮球整体移动进攻战术体系的空白,形成了既有内在融合机制的基本移动路线、又有彰显球员个性的变化路线的系统的战术体系,充分调动了球员参与战术活动的积极性,球员在战术体系中的机动应变和创新活力大增,球员角色模糊,位置互换,职责的外延延伸,人人都是主角又是配角,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固定战术”是带有整体性的移动进攻战术配合,是目前国际篮球的流行的战术打法,分为攻盯人的“固定战术”和攻联防的“固定战术,无论哪种哪套“固定战术”,一般只有一条移动路线,具有不可逆性。
作为整体移动进攻配合体系,“画圆战术”开放运行,无始无终,左右逢源,多点开花,具有可逆性,顺时针来逆时针去,将基本移动路线和变化路线作为一个整体,从其内在矛盾的运动、变化及各个方面的相互联系中把握进攻的机会,彰显的是圆方之道的辩证思维和直线思维的统一。基本移动路线即辩证思维,体现“圆”的内在融合机制,变化路线即直线思维,彰显“方”的个性张扬。正所谓:“圆之为圆,无头无尾,无始无终,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画圆战术”的篮球哲学——球员个体完全融入整体、又更能借助整体展现自我技术的整体移动进攻战术体系,系统内要素和球员之间有着相互关联的多种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
      “画圆战术”实质为团队篮球哲学,无论多么优秀的球员都要融入这个团队战术体系中,充当一个普通和随时被更换的一个零件!“画圆战术”的最大特点是传球多(快)、跑动多(快)、接应多(快)、掩护多(快)、策应多(快)、突分多(快)、传切多(快),不允许任何人控制球超过3秒,始终都在拉扯和切割对方的防线,寻找时间差突破、空间差投篮、位置差内线高打矮外线小突大,不允许球员单打独斗,通过连续不断的整体移动战术配合更容易找到突破口。“画圆战术”发动方式几十种,随机落位,锋卫模糊,不拘于固定的发动方式。而“固定战术”发动方式指向性十分明确,谁控球,谁第一个移动,谁第二个移动,都有较高的要求,而且球员落位也有严格的规定,不同的“固定战术”球员落位都不同。
      “固定战术”封闭运行,有始有终,显示的是单维的移动路线和定向的直线思维,只有一条移动路线,缺失辩证思维。“固定战术”,是指通过对掩护、策应、传切和突分等篮球基础战术配合进行有机地组合,形成带有整体、连贯、多点、具有后续手段的进攻套路,构建起通过组织后卫采用各种手势向队友传递使用某套固定战术信息的整体进攻战术体系。“固定战术”可以设计出若干套,比如,要打战术一,后卫竖起大拇指就表示打战术一了,对方肯定蒙在鼓里,不知所为,或者后卫说打“密歇根”战术,防守一方也不知道进攻方的落位及移动路线。
       “固定战术”相对于基础配合而言,已具有整体和连贯的风格,但与“画圆战术”相比,其整体性和连贯性带有僵化和呆板以及机械的特点。由于固定战术的的机会是从某一个点开始,沿着正向不得逆向向前以线性拓展一个接着一个,运行之后不得改变移动路线,系统内相互之间缺少变化,只有直接联系少有间接联系。一旦被对手阻击在某一点上,首尾难顾,整个战术套路就会瘫痪。而“画圆战术”则是既可正向又可逆向的整体连贯、灵活多变、多点开花的圆形拓展和方形切割的移动路线,防守不易阻击。
     “画圆战术”是一种阵地进攻中的整体进攻战术体系,既是系统论、控制论思想的产物,更是吸收了中国文化“和而不同”的和谐思想以及“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之精华,在关注整体的同时,强调个性的发挥;它简洁实用,可操作性强,具有原则性和灵活性的有机统一,在保留了固定的战术套路的整体性、连贯性、移动性、连续性基础上更富于变化性和随机性。同时,与“固定战术”相比,训练成本相对较低,不需要准备若干套路,训练时间较大缩小,一般一周左右就可以全部学会并初步掌握。
     “画圆战术”表达的是辩证思维和直线思维的统一,系统内联系是多样的,既有直接联系,又有间接联系。“固定战术”传达的仅只是直线思维,系统内联系是单一的,只有直接联系。这两种思维在现实生活中都十分重要,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如果说“画圆战术”是通过训练后使球员有一种自觉的、常规的“本能战术”素养的话,那么“固定战术”则是在关键时候球队必须运用的一种超常规的“特殊战术”,这种“特殊战术”的移动路线与“本能战术”有机结合,会让进攻更加立体、交叉、多元,战术配合变得更加变化莫测,使防守一防更加防不胜防。这两种进攻的整体战术体系若能在比赛中交替使用,将会相得益彰,极大地增强和丰富球队的进攻能力和战术风格。

分享自李晓波画圆战术  《从“局部战术”到“固定战术”再到“画圆战术”》 - ...  (来自@头条博客) - °从“局部战术”到“固定战术”再到“画圆战术” ​​​​





分享自李晓波画圆战术  《“固定战术”与“画圆战术”比较分析》 - ...  (来自 @头条博客) - °“固定战术”与“画圆战术”比较分析 ​​​​





分享自李晓波画圆战术  《谈谈“固定战术”和“画圆战术”的异同》 - ...  (来自 @头条博客) - °谈谈“固定战术”和“画圆战术”的异同 ​​​​






分享自李晓波画圆战术  《从戈尔的执教理念看东莞缺失团队战术体系 “画圆... - ...  (来自 @头条博客) - °从戈尔的执教理念看东莞缺失团队战术体系“画... ​​​​




分享自李晓波画圆战术  《“固定战术”(上)》 - ...  (来自 @头条博客) - °“固定战术”(上) ​​​​




分享自李晓波画圆战术  《“固定战术”(下)》 - ...  (来自 @头条博客) - °“固定战术”(下) ​​​​




分享自李晓波画圆战术  《从世界篮球运动战术发展的演进过程看“画圆战术”... - ...  (来自 @头条博客) - °从世界篮球运动战术发展的演进过程看“画圆战... ​​​​





分享自李晓波画圆战术  《从“画圆战术”和“固定战术”动态图看两种不同的... - ...  (来自 @头条博客) - °从“画圆战术”和“固定战术”动态图看两种不同的...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