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复习的策略和操作

分类: 关于哲学 |
合作学习----实行“多机拉动”,使课堂内外充满了生命活力。在独立学习的前提下进行的合作学习是互助共赢的。合作学习是建立在对现有教学互动观的反思基础上的,是对现代教学互动观的一种发展。
1、在上课开始环节,力求以小组合作牵动巩固性复习和准备性复习 ,“把必要的复习放在课上”“应该在课上亲身带领学生进行巩固性复习”,这一点恰恰是许多老师忽视的,有许多老师认为课上复习是浪费时间,复习应该交给学生在课下完成。这一问题上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原因“防差于课上,防差重于治差“。
2、在复习过程中,形式要多样化
围绕教师提示的框架,同学之间可以互相提问、互相讲解、互相补充、互相纠错”的方式,“参照“知识问题化,问题具体化”的思路”的观点,做到“以问促学”,真正地把陈述性知识转化为问题,使得复习从问题切入。
所谓“知识问题化、问题具体化”,就是教师通过对于教材的再加工,把教材内容转化为发人深思的问题。它是克制“满堂灌”的一剂良方。做到这一点,关键是要处理好“节点”的设置。
(2)在知识难点合作攻关。
(3)在知识生长点合作催生。
7、怎样在练习课指导学生合作学习
(1)习题选择:把有难度的练习安排在课上
选择题目,应该选择难度适中的,选择带有典型意义的。而且在课前就要安排好这些题目的前后顺序,使得课上的合作总体上进入教师的预设之中。这个顺序,既要考虑到知识的发展顺序,也要考虑到学生认识的发展顺序。这个再次分门别类的过程,就是为课堂搭建上升平台的过程。
(2)合作形式:在合作中复习解题、解难释疑、纠错改错复习解题,是先复习后解题,是课上时空的复习和解题。
在组长的带领下,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对于教师设置的问题展开讨论,对相关知识展开复习。在已经做好相关复习的前提下,同学独立解题。
在独立解题的基础上,同学合作交流,以求得知识与技能的共享。
在同学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教师筛选并揭示出多数人疑惑的问题,以及那些彼此争议较大的问题,从而对于后续讨论做出指引。
教师对于讨论做出定论,以澄清认识,或是对于部分问题做出定论,而对于另外一部分可以“悬而未决”,从而给同学的后续研讨留下空间。
改错一定要落实在纸面上。改错应该尽可能使用红色笔,或是使用另一色的笔。既要改正自己的错误,也要记取别人的错误。
8、感悟合学教育
(1)以人为本不再是口号。求学是人的天性。因为,求生是人的天性,而求学和求生相生相伴。我们每个人为了生存和发展都有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基本上可以说:没有不想学的学生,只是没有找到进步的渠道。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被关注是每个人的心理需求,在课堂上大家互相的关注,互相展示自我,从而他们就会找到乐趣和成就感,自然化的在课堂上发展,才会通过主动参与挖掘出他们的潜能。我们还要抛弃“以分论英雄的”观念,强调课堂上的收获,让学生在课堂上找到自我,他才会有积极的心态,才会盼着上课堂,盼着老师来,我们不能为了暂时的成绩而忽视学生的感受,盲目的追成绩往往没有顶好的成绩,我们要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调整我们,让我们的教育适合他们的认知规律和成长规律,而不是让他们去适合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这样,学生就会在课堂上以愉快的情绪和主动发展的状态下学习,从而实现了课堂的高效,切实减轻了学生课下的负担,教师也就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时间和精力的浪费,教师的生活状态也会随之得到了改变,摆脱“蜡烛状态”,达到了一种“师逸生乐”的效果,师生互赢共赢。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为本的教育,“以人为本”中的人不仅包括学生,还有教师,只有让师生体会到教育的和谐,生活的乐趣,才会更有助于我们的进步与成长,才会让我们的教育得到全面发展。
“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和价值感唤醒。”合学教育解决了学生学习中的主要问题,教师也真正实现了新课改所提倡的角色转换:从过去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激发者和引导者,创造了生动活泼的学习天堂。
后一篇:“画圆战术”训练营周末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