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合作复习的策略和操作

(2016-05-08 07:37:47)
分类: 关于哲学
合作学习----实行“多机拉动”,使课堂内外充满了生命活力。在独立学习的前提下进行的合作学习是互助共赢的。合作学习是建立在对现有教学互动观的反思基础上的,是对现代教学互动观的一种发展。
1、在上课开始环节,力求以小组合作牵动巩固性复习和准备性复习 ,“把必要的复习放在课上”“应该在课上亲身带领学生进行巩固性复习”,这一点恰恰是许多老师忽视的,有许多老师认为课上复习是浪费时间,复习应该交给学生在课下完成。这一问题上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原因“防差于课上,防差重于治差“。
2、在复习过程中,形式要多样化  围绕教师提示的框架,同学之间可以互相提问、互相讲解、互相补充、互相纠错”的方式,“参照“知识问题化,问题具体化”的思路”的观点,做到“以问促学”,真正地把陈述性知识转化为问题,使得复习从问题切入。  所谓“知识问题化、问题具体化”,就是教师通过对于教材的再加工,把教材内容转化为发人深思的问题。它是克制“满堂灌”的一剂良方。做到这一点,关键是要处理好“节点”的设置。
 3、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时应该做些什么?巡视学生的读书与交流,教师要把这个过程作为进一步了解学情的机会,把这个过程当作“二次备课”的过程,把这个过程当作触发教学灵感的过程,把这个过程当作诱导学习的过程。教师在工夫在课前,学生的合作在课上。
 4、问题的质量究竟有多重要?  问题决定思维走向,问题深度决定合作深度,问题广度决定合
 5、在新授课检查点拨、整体提升环节,力求抓住“五个点”  在检查点拨过程中最好是边检查边点拨。检查点拨时,要注意“点”和“面”的关系,在“面”上要全面照顾,哪怕是对于简单问题一带而过,这样可以避免因讲解疏漏而造成班级群体的认识盲区。(这种情况在现阶段课时减少、上课时间减少时经常会出现,教师为了赶进度,经常只讲解自己认为比较重要的内容。)  
 具体表现为以下五点: 
 (1)在知识重点合作巩固。
(2)在知识难点合作攻关。
(3)在知识生长点合作催生。
 (4)在知识易错点合作辩析。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经验,出示错误样本却不加以评论,组织学生通过合作,研究其中有没有错误、有什么错误、是什么性质的错误、错误的根源是什么、避免的办法是什么。
 (5)在知识易忘点合作记忆。 
 6、在新授课归纳环节,力求以合作的手段查漏、纠错、记忆、落实。这一环节可以用很少的时间来完成,但一定要有。
7、怎样在练习课指导学生合作学习 
(1)习题选择:把有难度的练习安排在课上  选择题目,应该选择难度适中的,选择带有典型意义的。而且在课前就要安排好这些题目的前后顺序,使得课上的合作总体上进入教师的预设之中。这个顺序,既要考虑到知识的发展顺序,也要考虑到学生认识的发展顺序。这个再次分门别类的过程,就是为课堂搭建上升平台的过程。 
(2)合作形式:在合作中复习解题、解难释疑、纠错改错复习解题,是先复习后解题,是课上时空的复习和解题。 
在组长的带领下,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对于教师设置的问题展开讨论,对相关知识展开复习。在已经做好相关复习的前提下,同学独立解题。  在独立解题的基础上,同学合作交流,以求得知识与技能的共享。
在同学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教师筛选并揭示出多数人疑惑的问题,以及那些彼此争议较大的问题,从而对于后续讨论做出指引。  教师对于讨论做出定论,以澄清认识,或是对于部分问题做出定论,而对于另外一部分可以“悬而未决”,从而给同学的后续研讨留下空间。 
改错一定要落实在纸面上。改错应该尽可能使用红色笔,或是使用另一色的笔。既要改正自己的错误,也要记取别人的错误。 
 改错与小组合作相结合,小组成员可以对对方的改错做出查验。不但要纠正错误本身,还要分析错因,找出错根,并再次在小组内讲解出错题目和知识点。这种寻根式的纠错,可以配合小组讨论的形式完成。
8、感悟合学教育
(1)以人为本不再是口号。求学是人的天性。因为,求生是人的天性,而求学和求生相生相伴。我们每个人为了生存和发展都有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基本上可以说:没有不想学的学生,只是没有找到进步的渠道。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被关注是每个人的心理需求,在课堂上大家互相的关注,互相展示自我,从而他们就会找到乐趣和成就感,自然化的在课堂上发展,才会通过主动参与挖掘出他们的潜能。我们还要抛弃“以分论英雄的”观念,强调课堂上的收获,让学生在课堂上找到自我,他才会有积极的心态,才会盼着上课堂,盼着老师来,我们不能为了暂时的成绩而忽视学生的感受,盲目的追成绩往往没有顶好的成绩,我们要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调整我们,让我们的教育适合他们的认知规律和成长规律,而不是让他们去适合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这样,学生就会在课堂上以愉快的情绪和主动发展的状态下学习,从而实现了课堂的高效,切实减轻了学生课下的负担,教师也就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时间和精力的浪费,教师的生活状态也会随之得到了改变,摆脱“蜡烛状态”,达到了一种“师逸生乐”的效果,师生互赢共赢。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为本的教育,“以人为本”中的人不仅包括学生,还有教师,只有让师生体会到教育的和谐,生活的乐趣,才会更有助于我们的进步与成长,才会让我们的教育得到全面发展。
 (2)细而无“框”,注重实效。课堂要十分注重实效,这确实是实实在在的教学的需要。真正的高效课堂没有那些华而不实的东西,抛弃了所有一系列所谓优质课的包装,也不需要讲传统教学的那些什么“套路”;而把重点放在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上,使课堂“素”而不“俗”。高效课堂更重要的是需要吸取百家之长,并紧紧结合新课标,坚持开发挖掘学生学的潜力,利用人的认知记忆规律,进行合理的融合,形成了:以学为本,以学为主,以学为标,从学出发的学习教育教学模式。我想不管是什么类型的课只要有较高的课堂实效,就是好课。提倡素课,恰恰把做课的时间和精力应用在了教研和学研上,应用在了对学生的思考上。高效课堂的课堂安排,复习巩固,问题设计,小组讨论,检查点拨、查漏补缺、整体提升、作业处理等每一个环节都是踏踏实实的,一步一个脚印的进行。
“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和价值感唤醒。”合学教育解决了学生学习中的主要问题,教师也真正实现了新课改所提倡的角色转换:从过去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激发者和引导者,创造了生动活泼的学习天堂。

 

 

 

分享自李晓波画圆战术  《中学教学过程的重心应放在学生掌握知识上》 -       我大学毕业后参加工作的25年中,12年在昭通师专的教师岗位任教,主要从事哲学教学,兼上中学教材教法,业余...  (来自 @头条博客) - °中学教学过程的重心应放在学生掌握知识上¡查看图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