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1日,市委理论中心组举行2015年度第十次集中学习。市委书记范华平主持学习并讲话。范华平提出:找准昭通经济社会发展六大短板,聚焦六大战略,科学编制规划,制定具体措施,谋划好“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
市委书记范华平主持学习并讲话。范华平指出,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产业发展规模小质量不高、人口受教育程度总体不高、城镇化率相对较低、生态敏感脆弱是当前昭通经济社会发展的“六大短板”。我们要围绕“综合交通体系建设、脱贫攻坚、产业建设、新型城镇化、教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六大战略,充分发挥区位、资源、人文厚重等突出优势,抢抓发展机遇,用好有利条件,以脱贫攻坚为统领,抓好未来一段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
市委副书记、市长郭大进深入分析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机遇与挑战,指出,“十三五”是昭通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也是发展的重大机遇期。当前,昭通发展面临形势主要体现为“五个并存”,即:历史悠久与发展缓慢并存、英雄辈出与教育滞后并存、山川秀美与生态脆弱并存、区位优越与交通不便并存、资源富集与生存不易并存。郭大进说,昭通正处在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只要我们把握好时机,扬长避短,优化结构,增强动力,搞好融资,化解矛盾,补齐短板,就一定能为昭通实现跨越发展、精准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从范华平书记提出的昭通亟待解决的“五件大事”到找准昭通经济社会发展“六大短板”再到聚焦昭通跨越发展的“六大战略”,市长郭大进对昭通发展面临的形势提出的“五个并存”,彰显了市委市委政府对昭通市情认识的不断深化和越加清晰,体现了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即“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不断深化的过程,更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昭通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由浅入深的准确把握。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昭通实现跨越发展必须做到“跨越六大短板、实施六大战略”:
一是要跨越“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短板的制约,变长期制约昭通发展的交通“瓶颈”为长远支撑昭通发展的新的战略平台。就是要以根本破除交通瓶颈为突破口,实施“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战略,变“发展制约”为“发展优势”。这一跨越的实质是“基础跨越”;
二是要跨越“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短板的制约,实施“精准脱贫”战略。这就要求全市各级干部必须抢抓一切有利机遇、利用一切有利条件,采取硬措施、啃下硬骨头坚决打赢精准脱贫的攻坚战。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对象要精准、项目安排要精准、资金使用要精准、措施到位要精准、因村派人要精准、脱贫成效要精准”。这一跨越的实质是“贫困人口的重生跨越;
三是跨越“产业发展规模小质量不高”短板的制约,实施“产业建设”战略。根本标志是产业体系的基本形成,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其主要支撑,就是要以发展循环经济为方向,打造优势特色产业体系,这一跨越的实质决定性和关键性跨越;
四是要跨越”城镇化率过低”短板的制约,全力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其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这一跨越的实质是”内驱动力跨越“;
五是跨越“生态敏感脆弱”短板的制约,努力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生态文明建设其实就是把可持续发展提升到绿色发展高度,为后人“乘凉”而“种树”,就是不给后人留下遗憾而是留下更多的生态资产。这一跨越的实质是”可持续跨越“;
六是跨越”人口受教育程度总体不高“短板的制约,强力推进“教育发展”战略。教育发展是指教育事业,包括教育理论、教育水平、教育机构、教育资源、师资队伍等教育进步和拓展的程度。这一跨越的实质是“代际文明跨越”。
郭大进市长在为昭通民营企业家作的专题讲座中指出:十三五时期,昭通争取五年投资4500亿元,以GDP每年9%以上的增速,努力把昭通建设成为云南融入长江经济带和成渝经济区的综合交通枢纽和重要门户、中国西部新型载能产业和生物产业基地、滇川黔渝旅游集散地和中国丝绸之路新兴旅游目的地、长江上游和赤水河上游生态屏障,重塑“小昆明”时代内外通畅、商贾云集的辉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