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1年篮球运动在美国诞生,1895年传入中国,今年是篮球传入中国的120周年。
在篮球传入中国的100年,即1995年,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天人合一整体观的整体移动进攻战术体系“画圆战术”在中国云南省昭通市创立,创始人李晓波。历经20年完善发展,其中,2008年写成论文 《篮球比赛中的“画圆战术”理论及其运用》在昭通师专学报发表,2011年26万字专著《整体移动进攻配合战术理论与实践——画圆战术》一书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至2015年在“李晓波画圆战术的博客”里的解读文章已达65万字以上,作为既可攻盯人又可破联防的“画圆战术”的创立,填补了中国篮球整体移动进攻战术体系的空白!
篮球是1891年由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旧译春田)市基督教青年会训练学校体育教师J.奈史密斯博士创造的,19世纪下半叶,美国各地的基督教青年年发展很快,参加活动的青年人很多,但到了1890年的冬天,参加青年活动的人明显减少了。
为此,青年会的领导们非常忧虑。经过分析,他们认为是所缺少新颖的、适合冬季在室内进行的运动项目。同时认为,更使新的竞技项目达到预期效果,为人们所接受还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新的竞技运动必须是“文明”的,严禁粗野的行为,以消除当时人们因体育运动粗野行为而产生的恐惧心理。
(二)能弥补其它项目因季节、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局限,不受这些因素影响,能在晚上和室内进行。
(三)能使不同年龄、性别的人参加,而且特别吸引年轻人。
根据以上观点,波士顿青年会在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莫尔德市训练学校的体育教师詹姆士·奈史密斯博士受小孩向装桃子的竹筐里扔桃子游戏的启发,并借鉴其他球类项目的特点、难点,于1891年12月25日设计并发明了篮球。刚开始它被称做“篮球游戏”。做游戏时,奈史密斯博士两个竹筐分别悬挂在健身旁两侧的栏杆上筐距地面10英尺,用足球做为比赛用球。将球扔进对方筐里得过1分,以投中球数的多少来决定比赛的胜负。这便是篮球运动的起源过程。
1891年 J.奈史密斯博士发明的篮球,作为一项冬季室内运动,篮球很快以其独特的魅力席卷全世界。4年后即1895年12月8日,美国人来会理博士就将篮球的火种带到了中国,并在天津的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医学堂第一举行了篮球表演。随后这项运动便在天津,保定,北京和南京蓬勃的发展起来。
屈指算来,从篮球传入中国的1895年12月8日到今年的12月8日,篮球运动已经在中国走过了120个春秋。从曾经的教会篮球到学堂篮球,从曾经的革命篮球到工农篮球,从曾经的城市运动会的比赛到今天的CBA职业联赛,篮球运动一步步走向辉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