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长人:答“瘦风谣”网友

(2015-08-21 14:42:22)
标签:

转载

分类: 篮球攻防战术
[转载]长人:答“瘦风谣”网友

答“瘦风谣”网友

“瘦风谣”网友在新浪微博上留言道「您说说现在的男篮都最需要什么打法?懒懒散散看着都着急。」看来“瘦风谣”网友是十分关心中国男篮的,所言可能代表了许多网友的看法。

就这个问题谈谈个人看法。

这个问题既简单又复杂,说简单是指中国男篮要打翻身仗重夺亚洲霸主地位、今后在世界大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必须重新拿起中国篮球传统打法的快攻、全场紧逼和突分中投“三把利剑”,就这么简单!说复杂是说这些年来因各种各样的原因中国男篮偏离中国篮球传统打法与风格、偏离自己的特点太远了,需要补课的地方太多了!

        必须挥舞“快攻”利剑

首先,中国男篮应该大幅度“提速”!继承和发扬中国篮球传统打法“三把利剑”之一的快速打法,也就是快攻打法追着屁股打的打法!中国男篮为什么打的那么慢,问题不在球员身上,而在教练员头脑中未能用快速打法塑造中国男篮,在指导思想上缺乏树立快速打法的意识,所以对球员就没有快速要求,没有快速意识的要求,因此教练员面对球员不能快速抢发底线球、第一传出手慢、后卫接应速度慢、分散速度慢、推进速度慢、一个人慢慢腾腾运球推进等现象熟视无睹,所以才造成中国男篮未能形成快速打法的现状,丢掉了中国篮球快攻得分占总得分1/3左右的快速打法。中国男篮要在亚锦赛上重新夺冠,首先就得树立追着屁股打的快速打法,如果能树立这种打法,中国男篮的水平就会有大幅度提升!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就要在教练员头脑中树立快速打法的指导思想,教练员头脑中有了快速意识才能要求球员。至于上述例举的影响快速打法的各种各样的具体问题并不难解决,只要教练员要求,球员很快就能解决。举例来说,对控卫一个人慢慢腾腾运球推进的这种现象,如果是在训练中,教练员就应该立码叫停,严格要求和禁止控卫一个人运球的现象,要求它快速出手向前场传球快速推进;如果是在比赛中教练员指出后,控卫仍然一个人慢慢腾腾运球的话,立码就把他换下来!只要教练员有要求,球员就能很快解决,就怕教练员面对上述种种现象熟视无睹任其自流。正如一位资深老教练以前针对这种现象所说的,解决这些问题并不难,用不了一、两堂训练课就能解决!换句话说,解决具体问题并不难,我们的球员哪个也不是傻子,都非常聪明,一说就能明白,一说就能解决。但是,难就难在教练员和球员头脑中的认识问题和意识问题!快速打法、快速意识,中国男篮如果不能从头脑中迅速解决这些问题,这些问题在亚锦赛上很可能会成为中国男篮重新夺冠的“拦路虎”!

          ●“杀手锏”-全场紧逼

中国男篮需要迫切解决的第二个问题是掌握全场紧逼防守战术和破紧逼的打法

在中国篮球的历史上全场紧逼历来是战胜外国强队的主要武器,中国男篮要想在亚锦赛上重新夺冠必须熟练掌握全场紧逼防守方法、必须掌握通过两个传球策应破紧逼的“一条龙”打法,掌握了全场紧逼和破紧逼打法,配合快攻中国男篮就会大变身,就有了雄厚的本钱对付伊朗队和中华台北队!过去我们是靠全场紧逼打外国强队的,现在我们丢了,人家反用全场紧逼来打我们,所以中国男篮必须重拾全场紧逼这把利剑,用它来打亚锦赛上的强队、特别是中华台北队!如果没这手,没这个杀手锏”,笔者估计,中国男篮如果碰见中华台北队并不乐观!

我们不能说中国男篮的教练员和球员不会打全场紧逼,但在对全场紧逼的认识上却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全场紧逼是一种积极主动的防守方法,绝不能把它当“救命稻草”来使用,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开局、比分领先、比分落后等情况下,根据场上形势随时都可以采取全场紧逼,总之,正如前中国男篮主教练陈文彬所说的,要把它当作战胜对手的主要武器来使用!另外,全场紧逼一定要和各种形式的联防混合使用,例如前场紧逼、后场联防,等等,一句话防守要积极主动地多变,绝不能把半场盯人等防守一竿子插到底,光靠一、两种防守是很难使对方处于被动地位的。

在具体问题上,中国男篮的最大问题是,采取全场紧逼决不是防守队员要从进攻队员手里抢球,而是通过夹击造成对方传球失误以创造抢断球机会发动反击迅速得分中国男篮球员的最大毛病是防守队员在紧逼盯人时随便上手抢球而导致犯规,自己就把全场紧逼“破坏”了!为什么防守队员会随便上手抢球?根本原因在于对全场紧逼的目的缺乏正确的认识

至于突分中投,对中国男篮来说并不构成问题。

中国男篮要想在亚锦赛上夺冠,重新登上亚洲霸主的宝座,笔者认为必须解决头两个问题,非常简单而明确!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