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篮第二阶段以战术训练为主,期待团队篮球成型

标签:
体育 |
分类: 点评CBA |
中国男篮集训以来,在海埂的第一阶段是以体能和投篮为主,之后与美国联队打了三场热身赛,尽管连胜,问题却不少。宫鲁鸣表示,中国男篮在亚锦赛的目标肯定是争取夺冠,但队伍现在问题不少。“从热身赛结果上看是赢了,可问题还是突出的。第三场比赛篮板球出了大问题,球队在身高、体重都占优势的情况下,篮板球却不占优势,说明队员们的拼抢积极性没有对方高,失误球也没有很好地解决,战术的团队性不好,助攻较少。”
其中,关于后卫线的质疑,多年来从未停止。本次集训,刘炜携刘晓宇、睢冉和方硕进入名单,其中,刘晓宇因伤缺席了上赛季大部分联赛,而郭艾伦因伤已回到辽宁队。宫鲁鸣表示:“不得不承认,亚洲范围内,这是中国队一个薄弱环节,这4人在队里练得很好、很努力。我希望,控卫位置可以在把握比赛节奏、关键分发挥上做得更好。”
宁波北仑集训期间,易建联将正式入队训练,加上王哲林、周琦、李慕豪等人,中国男篮的内线组合让人期待。宫鲁鸣介绍:“我们的内线确实有优势,现在的问题是,该如何把内线的优势发挥出来。”
尽管距离开赛时间还早,但宫鲁鸣早已对亚洲各对手心中有数。“亚锦赛上,至少有5-6只队伍,都正在憋着咬中国队一口,他们历来如此。”他数道:“除了伊朗、韩国等老对手,菲律宾、卡塔尔、约旦等都值得我们重视,由于归化球员可以参赛,他们在亚锦赛上会有很强的竞争力。”
宫鲁鸣希望在人员齐备的情况下,通过这个阶段有针对性的封闭训练,队员能在下次热身赛上进步明显。
本次集训据教练组介绍,战术训练占到整个训练的五成左右,另外三成时间训练体能,两成时间练习技术。不过,未来的封闭集训期间,训练的内容会有部分调整。
这次集训是中国男篮重点训练战术的关键阶段,只有三周的时间,结束之后要与立陶宛对打三场热身赛。三周的时间以战术为主的训练,对于中国男篮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最多能学会教练组制定了数套固定战术配合,熟练程度肯定不够,消化理解也不够,灵活运用更不够,尤其是固定战术配合受阻后如何保持全队战术的连贯性更需要花时间强化训练。看中国篮球的战术水平,不主要看学习了多少套战术配合,而是要看看战术运用如何,看看能不能把这些战术配合连贯起来使用,流畅地发挥。所有这些问题还需要在第三阶段的训练强化战术训练。这与中国球员的战术素养有关,中国男篮的进攻一直遭到诟病,控卫调度的问题题,内线优势如何发挥的问题,战术缺失整体性的问题,战术缺乏连贯性和流畅性的问题,都要在这一阶段基本构建好。
宫鲁鸣认为,中国男篮现在也有很多年轻球员,需要提升的地方还很多,“热身赛三次击败美国明星队,结果是不错的,但过程中还有很多可以提升的地方。比如第三场篮板出了大问题,以及失误的问题。下一阶段训练中都需要解决,否则打亚锦赛是个隐患。”篮板的问题以及失误多的问题都与全队的战术配合是否合理和默契有关。
在缺乏成熟的团队战术背景下,对后卫的要求是很高的,这么多年,多说中国篮球缺乏核心控卫,这不无一定的道理。这些年中国篮球输球,更多的把责任推给中国控卫的能力上,不反思中国篮球的战术风格和战术水平的高低对控卫的影响,使得原本能力不足的控卫饱受争议。就个人能力和组织调度以及节奏的把控上,与亚洲的一些球队的控卫比都有一定的差距,这个差距不是一天两天能解决的,目前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打造团队战术打法,从战术机制上充分发挥中国控卫的优点,克服其不足。如果中国篮球能在团队战术体系上有所突破,就能弥补后卫线上的不足。做不到这一点,中国篮球控卫将再一次成为输球之后“背黑锅”的替罪羊。
按照中国男篮的训练安排,最后一个阶段是第三阶段,即战术的形成阶段,即战术风格成型、战术体系成套、战术连贯性流畅性运用成体、团队打法成品,那么目前在宁波这一阶段就是学习掌握的关键阶段,这一阶段把握好了,球员熟悉并娴熟掌握了各种战术配合,就为第三阶段的战术风格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国男篮集训期长大7个月,看能否登上亚洲之巅。
本周四,全队奔赴宁波封闭集训,备战今年9月开始的男篮亚锦赛。亚锦赛夺冠是中国男篮的硬性指标,易建联自然是这支队伍的领军人物,此前在美国训练的他已经回到国内,并将在月底之前归队训练,“易建联回来之后,现有的战术不会有特别的调整,但对他将有一些特殊的安排,我们希望让有能力的人多干一些事情。”宫鲁鸣表示,封闭集训之后国家队还将在6月24日至6月28日在沈阳、广州和长沙三地与立陶宛男篮进行三场热身赛,届时阿联将上演他今年的国家队首秀.
分享自李晓波画圆战术 《从刘炜谈邓华德的20多套战术看“固定战术”的呆板... -
刘炜在最近一次接受采访中提到了中国男篮在奥运会上的战术话题,就战术数量而言,刘炜表示... (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