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长人:从训练谈老北京男女篮教学大纲-1

(2015-04-30 12:19:47)
标签:

转载

分类: 篮球攻防战术
[转载]长人:从训练谈老北京男女篮教学大纲-1

从训练谈老北京男女篮教学大纲

        ―――1―――

  本博克前几天刊登了“老北京男女篮训练教学大纲覆灭记”一文后引起了一些网友的兴趣,某校高中篮球队教练留言道,在培养青少年篮球训练中一直在摸索,但总没有头绪,并询问现在还有没有这册教学大纲。该网友所言大概代表了很多体育老师和基层篮球教练员的心声,遗憾的是那册教学大纲〔下简称“大纲”〕早已不复存在。但是,过去老北京男女篮教练员训练运动员都是遵循大纲的原则和训练方法,在很大程度上能反映出大纲的内容和精神,笔者作为老北京男篮的一名运动员,想通过过去所接受的训练来谈谈自己的体会,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大纲的有关内容与精神。需要说明的是,笔者所谈毕竟是个人体会,存在很大片面性和局限性,不能与大纲内容与精神相提并论而只能作为参考。

学校体育应以田径为主

  田径运动是所有运动项目的基础,特别是在大中学校内开展体育活动应以田径为主,而不能单纯以某个球类项目或其他项目为主,要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分清主次,否则的话会走向一个极端,欲速则不达。一个学校即便重点发展某项运动,仍然要在广泛开展田径运动的基础上来提高,没有田径训练的基础任何项目都难以提高,很难设想一个不会跑不会跳的学生能很好地掌握某项球类和其他项目的技能。

田径运动包括跑、跳、投掷等四十多项,内容涉及很多方面,学生广泛参加田径运动不仅能使身体全面发展有个健康的身体,而且还能为他〔她〕们日后从事某项运动在身体素质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学校要广泛开展各种各样的田径运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来进行选择而不能硬性规定。作为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项目越多越好,面越广越好,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身体全面发展。一句话,有了田径训练的基础,日后无论从事什么运动项目都有了“本钱”!

      出运动人才的往往是田径运动开展好的学校

凡是田径运动开展好的学校都容易出体育人才,这几乎被以往的历史所证明并成了规律。

  举个例子,笔者上初中时在北京著名的35中学,35中一向重视开展学生体育活动,因此涌现出许多体育人才,例如上世纪五六十年代35中学生高正铨,由于经常参加田径运动,后来进入北京田径队成为优秀的百米运动员,并打破过记录;笔者上高中时是在65中〔北京著名的育英中学高中部〕,该校以高度重视学生体育活动而闻名,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每天课后所有学生都在操场上进行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校有校队,班有班队,经常进行各种各样的比赛,该校涌现出的优秀运动员可谓举不胜举,项目涉及到篮球、足球、举重、自行车等等,很多学生后来入选北京队和国家队。这两个学校之所以能涌现出那么多的优秀运动员,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学校重视开展体育活动尤其是田径活动的结果。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为日后打下良好的身体素质

  我们有一位老教练在中学生时代就是田径场上的高手,跑跳投几乎样样都行,在学校举行的田径赛上经常拿冠军,从而打下了良好身体素质的基础。后来这位老教练成为参加1952年赫尔辛基奥运会中国男篮的队员,由于学生时代打下了良好的田径训练基础,所以在篮球场上使他游刃有余。

  在北京队有很多这样的运动员,例如老队友身高 2米的滕大维进入北京队时才14岁,平日里他喜欢踢足球,而且身高2米的他还偏偏喜欢当守门员,两米高的大个子扑球救球十分灵活,这为他日后成为北京队和国家队中锋在灵活性和反应能力上打下了很好的基础。现在在CBA虽然能看到很多2以上的大个子中锋,但在灵活性和反应能力上都不尽人意,这并非完全是教练员训练的问题,很可能是在他们在学生时代缺乏全面体育锻炼而造成的。

  培养青少年篮球运动员一定要从学生时代开始,而不能等到他〔她〕们到了20多岁才开始抓。前中国男篮控卫俞元熙身高1.96米,但他在球场上反应非常快,动作灵活,防守善于抢断和盖帽,大家都叫他“防守专家”,为什么?和上面提到的滕大维一样,他在上海从8岁就开始担任里弄足球队的守门员,从小就培养了很好的灵活性、速度和反应能力,为他后来成为中国男篮队员打下很好的身体素质基础。所以说大个子从小开始进行体育锻炼显得非常重要,而不能长大成人后再抓。

  又例如老队友张志鹏,身高和笔者一样都是1.95米,张志鹏无论弹跳力和速度灵活性都比较好,原因就是他除在学生时代积极参加各种各样体育活动外,很重要的是初期训练抓的早,张志鹏进入北京队时年龄才167岁,由于很早就接受了科学系统而严格的“科班式”式训练,在他20岁左右时就成为北京男篮一队的成员。此外像张卫平、黄频捷等老队员也一样,在他们进入北京队前都是学校体育活动的积极份子。拿笔者个人来说,在进入北京队前除经常参加学校体育活动外,夏天喜欢游泳,冬天喜欢速度滑冰,平日还喜欢长跑、拳击、自行车等项目,还经常用哑铃练力量,上高中后又喜欢上篮球。由于较全面地参加体育活动,身体获得全面发展,为后来从事篮球运动在速度、弹跳力、力量、柔韧性和协调性等方面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要根据学生特点开展体育活动

  中学生由于年龄都在18岁以下,身体尚在发育过程中,所以学校一定要开展适合他〔她〕们年龄与特点的体育活动,重点培养他〔她〕们灵活性、反应能力和做各种各样动作的速率青少年的一个特点是力量不够,腰腹力量,腿部力量等较弱,因此不适合开展需要很大力量的体育活动,在力量训练上要量力而行,根据学生身体的具体情况逐渐加大力量训练量。在篮球训练上也不能要求他〔她〕们掌握需要很大力量才能完成的技术动作,要让他〔她〕们学习和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技术动作,否则的话不仅会形成不正确的技术动作定型,而且还容易受伤,一旦形成错误技术动作的定型,将来再改不仅非常困难,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他〔她〕们技术的进一步提高!这一点是在青少年篮球训练中非常重要的问题!

 笔者在WCBA赛场上看到个别中锋虽然身高很高,但却不会跑,跑起来像个老太太在走路,之所以如此很可能是在学校里很少参加体育活动、特别是一些有关跑的运动项目所造成的。对这样的球员如果教练员不及时地“开小灶”进行有关的专门训练来补救,将来很可能因此而影响她技术水平的提高,甚至会影响她的运动寿命。

             要高度重视基本功训练

  一般来说如果学生到了156岁左右就可以开始在学校进行某项运动的训练,这样的年龄如果进入专业队也可以开始接受正规训练。当年老北京男女篮的领导针对青少年篮球运动员曾提出“三年打基础,第五个年头上出成绩”的训练原则。上世纪1957年组建了北京青年男女篮,队员年龄几乎都在178岁左右,经过三年基本功的训练,其中绝大部分队员在20来岁左右都成为北京男女篮一队的成员,开始担任代表北京篮球的重任,并在第五个年头开始出成绩,1961由张光烈执教以年轻队员为主的北京男篮参加了在杭州举行的全国甲级联赛预赛,获得第一,决赛获全国第三名。由于老北京男篮重视基本功训练,实现了在第五个年头上出成绩的目标。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上述原则中说的是“出成绩”,并非硬性规定非得达到第×不可,这就避免了出现急功近利的现象,“出成绩”意味着年轻运动员开始走向成熟,明确这一点是极其重要的!

          专业运动员仍然要重视田径训练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不是当了专业队篮球运动员后就可以忽视田径训练了?回答是否定的!专业篮球运动员仍然要高度重视田径训练,并将其纳入日常身体训练科目中,田径训练是身体训练的基础,必须高度重视田径训练。

  上世纪1959年和1961左右,北京队各队教练员都在冬训中安排了占身体训练比重很大的田径训练课,重点抓速度和力量训练。例如,当时北京青年男篮聘请了田径队教练员专门训练跑的技术,除身体训练中安排一定时间的越野跑和中长跑等科目外,还重点在田径队教练员辅导下学习和掌握百米跑各个环节的技术,例如起跑、自由行进、途中跑和冲刺各个环节的技术。经过一个冬训的田径训练,队员的速度大幅度提高,其中几位身高1.95米以上的中锋百米速度都达到11秒多。

  另外平时身体训练中还安排投掷、跳箱、四百米、八百米跑等项目,由于重视田径训练,队员们的速度、力量和灵活性等身体素质大幅度提高,为在球场上运用技术打下了很好的身体素质基础。

            美国竞技体育项目为什么提高的那么快?

  众所周知,近年美国的女排、体操和足球等项目提高的非常快,在世界大赛中屡屡名列前茅,为什么美国抓什么项目什么项目就能很快提高?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美国学校有很好的田径训练基础,所以它抓什么,什么就能很快提高!

  中学生也好,大学生也好,专业运动员也好,只要有很好的田径训练基础,无论从事什么运动项目,无论抓什么运动项目都有了“本钱”,都能很快提高。青少年有很好的田径训练基础就像一块可雕塑的玉石,在技艺精湛的大师雕塑下就能成为一块精美的工艺品。所以说田径运动、田径训练不仅是学校体育的基础,也是专业运动员身体训练的基础,很难设想一个经常不参加田径活动的青少年能成为可塑之材,也很难设想一个没有田径训练基础的运动员能成为技术高超的球员!

   青少年要想有健康而全面发展的身体必须积极参加田径活动;运动员要成为优秀的球员并能持续发展与提高也必须高度重视田径训练!

――未完待续――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