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篮球进攻战术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兼论“画圆战术”

标签:
股票 |
分类: “画圆战术”理论 |
“画圆战术”基本移动路线连续掩护图解(23种发动方式之一)
现代篮球比赛守转攻后,首要的任务就是发动快攻,当守方获得球后,在没有突前快下队员的情况下,会以最快的速度推进到前场,在有利于攻击的时候会选择立即进行攻击,如果没有上篮和投篮的机会,会利用位置和个人能力上的优势,在对手退不及防的瞬间,主动进行攻击。在没有这些机会的时候,才会转入阵地进攻。因此,目前的世界篮球比赛中,进攻战术的施行主要通过快攻和阵地进攻来完成。
1、快攻战术。
快攻是得分的主要手段。是强队的重要标志。在现代篮球比赛中,快攻是拉开比分或者比分落后时反败为胜的有力武器,是压倒对手打出士气的良好激励措施。是发展快速风格的具体手段。因此,快攻战术的发展得到了世界强队的高度重视,快攻能力与防守、篮板球、中远投篮共同成为世界强队的重要标志。
(1)快攻战术的现状
A、快攻得分、成功率
世界强队快攻得分场均在13分左右,占到了比赛总得分的14%左右。世界强队的快攻成功率达到了60%——70%左右。目前世界强队的快攻得分比例在10%,而获胜的队伍占到15%,而强队和弱队的比赛差距要大得多。中国队与世界强队的比赛快攻得分就相差11个百分点。依照篮球进攻的一般规律,快攻在整体进攻中所占比例应该在10%——20%,甚至跟高。篮球运动追求的是高度与速度的统一,目前世界强队在追求高度的同时,仍然十分重视发展速度。
B、快攻的来源
抢断球是快攻的来源之一。据统计,现代篮球比赛中抢断球发动快攻次数最多。从比赛中可以看到,防守与快攻紧密相连,防守一旦加强,尤其是半场扩大和全场紧逼,往往能更多从进攻队员手中抢到球直接发动快攻,防守强的球队,更是如此,常常采用这样的防守战胜对手。
篮板球发动快攻取决于反弹的区域。如果篮板球反弹在内线,则发动快攻困难较大。主要原因是现代篮球比赛中,退守速度快,并且内线获得球后处于保护球的状态,不容易发动快攻。随着源头技术的发展,远投次数增多,如投篮不中,反弹到远离篮板的球增多,尤其是反弹到三分线以内罚球线以上的球更容易发动快攻。因此,篮板球也是发动快攻的来源,尤其是反弹到外线的篮板球。
C、快速推进与结束
现代篮球比赛,快攻的推进多为个人个人运球推进,没有固定接应,这种情况占到37%。这说明当今篮球比赛球员快攻意识强、技术全面,各个位置都可参与发动快攻,运球突破能力普遍提高,长传快攻比例达到25%。
推进的方式以中路推进为主。从世界大赛来看,运动员在后场获得球后,一般的情况是直接将球传给突前的快下队员,由突前的快下队员直接进行攻击,没有队形,没有阶段,直奔篮筐,其他队员快速跟进。如果是外线小个队员获得球后一般是快速运球推进,从形式上看更加简练。另外,以运球突破结合短传也是快攻推进的主要方式。它体现了快攻战术的快速、灵活和机动性打法和特点。
快攻得分方式主要突破上篮得分,其次是中投,个人能力对快攻得分十分重要。强队中后卫能力强,快攻就多,成功率就高。
(2)快攻战术的特点
A、篮板球或是抢断球后直接长传发动快攻,偷袭篮下,直接上篮,没有中间环节,成功率高。
B、篮板球或是抢断球后迅速运球,利用突破超越对手,力争以多打少。
C、当对手退而补防时,利用速度和能力上的优势,积极主动进攻,打对手一个立足未稳,甚至可以以少打多。在现代篮球理念中,快攻不是人数上的优势,而是位置和能力上的优势。
2、阵地进攻战术
由守转攻后,快攻进入前场没有机会,就转入了阵地进攻。阵地进攻是篮球比赛中主要的战术打法,是实力和水平的体现。每场比赛中,除了快攻,将近85%的时间在阵地进攻。虽然现代篮球运动的技术和战术仍然向高、快、准的方向发展,大的趋势没有根本改变。但对当前国际重大比赛来看,阵地进攻战术发生了许多明显的变化,进攻理念也在潜移默化的改变。
(1)阵地进攻战术发展现状
A、进攻半场人盯人:世界强队所采用的进攻阵型为122、113、14阵型。122阵型的特点是可以在高位进行双掩护或连续掩护,也可以在限制区两侧进行双掩护或连续掩护;113阵型主要是阿根廷运用比较多的阵型,这种阵型的布局是后卫—中锋—3个前锋。习惯的方式是中锋与后卫在高位进行挡拆配合,这种阵型的结束方式是挡拆成功后形成内线高打矮,或者后卫矮突高上篮。两个边角处埋伏两位投手伺机进攻。14阵型的特点是有利于给后卫和锋线队员创造个人进攻机会,也可利用底线球员之间的掩护创造机会。
B、进攻联防:多采用131、23、32阵型。131阵型主要针对对手的23或32联防。131阵型的优势是逼迫采用23或32联防的球队进行对位防守,从而破坏其原有的防守队形。23阵型主要是针对防守的23联防,其特点是可以利用底线球员与高位(低位)球员之间的掩护,也可通过外线球员的快速转移球撕开防线,这种阵型对后卫的个人能力要求较高。32阵型主要针对防守采用32联防,其特点是可以通过外线快速转移球撕破防守,利用球的转移速度比人移动快的优势来撕破防线创造机会,这种阵型一般把几个投手放置在外线。
(2)阵地进攻战术特点
A、进攻人盯人战术特点
a、机动配合代替固定战术,表现出战术运用的灵活性。
进攻战术变化最明显的一点是,随机落位,顺势发动,有机组合。在落位布局后,多是从掩护配合开始,转到机动配合。
b、掩护配合是运用最多的基础配合。由于防守的扩大和防守能力的提升,使得进攻必须使用大量的掩护才能摆脱对手,获得接球与攻击的机会。在有配合的情况下,首选掩护,这种配合的运用体现了简洁实用的特点。一般掩护具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掩护多是在不同的区域进行,既给有球人掩护,也给无球人掩护;有远球区掩护,也有近球去掩护;在不同方向和内外进行掩护,以便寻找更好的接球个攻击的机会。
第二、连续进行掩护,一个掩护不成,接着又是另一个掩护。高位与地位结合,连续频繁地掩护。
第三、内线与外线之间频繁地进行各种掩护,侧掩护、反掩护、背掩护(后掩护)、定位掩护、双掩护、连续掩护、多掩护,以便寻找突破点,然后发展到篮下。掩护与运球突破相结合,与策应相结合,与反跑相结合,与拆入篮下相结合,运球突破与突分相结合。最终达到内外边结合,多点进攻,多组进攻中四处开花。
c、突分配合是阵地进攻中运用第二多的基础配合,并与各种掩护配合结合使用。
在激励的比赛中,突破和突分可以给对方出其不意的效果,撕破对方的防线,打乱对方阵脚,给同伴创造良好的投篮或突破机会,是一种积极的攻击手段之一。各种掩护配合与突分结合是目前阵地进攻中常用的战术手段。
此外,策应是阵地进攻中运用第三多基础配合,也是内外结合最主要的进攻手段,打进打出,切入切出,多点切入,可以瞬间撕破防线。传切是阵地进攻中运用第四多的基础配合,包括反跑和纵切与横切。
d、在有限的时间里进行固定配合和局部配合。体现高效和节时。
B、进攻联防战术特点
a、进攻区域联防时,主要采用快速、不间断地传球,结合队员之间快速地穿插扯动,制造进攻机会,形成局部多打少的局面。
b、连续突破与突分也是进攻联防经常采用的战术之一,尤其是美国男篮破解联防时大量使用。
c、策应和传切是破解联防运用较多的基础配合,一般是中锋居中罚球线一带策应,两个边角或外线球员球员进入不断的切入获得机会。
d、防守反击是破解联防最有效的打法,乘对方联防尚未布防好,整体防守还没有现成时,打对方立足未稳。
从篮球运动发展的近二十年看,防守质量不断提高,从简单的紧逼防守发展到区域紧逼、混合防守以至一个回合中多变防守。防守战术的发展和变化使进攻处于了被动,为了摆脱这种局面,探索一套实用的进攻战术来应付各种变化的防守成为诸多教练员的课题。
七十年代,移动进攻战术率先在美国大学生联赛中流行,,北卡纳罗来大学运用移动进攻战术数次夺得全美大学生联赛冠军,起了世界篮球界的重视。南美、欧洲、包括亚洲的菲律宾、韩国都较早地引进了这种战术。中国篮球几十年在战术上没有任何创新,也没有更多引进国外移动进攻战术体系。受美国1打1篮球的影响,中国篮球已经习惯了1打1篮球战术,比赛中多为1人打4人看的现象,而1打1能力不足又屡遭诟病。最近东莞主教练戈尔回到广州日报记者采访时就说,东莞球员(已入选国家队的顾全、孙桐林、李慕豪)1打1能力不足,我只能过于依赖外援。
值得欣慰的是,中国篮球已经拥有了整体移动进攻战术体系——“画圆战术”,这是中国人自己发明和创立的,属于中国制造,是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整体观和以柔克刚以及方圆之道哲学思想的产物,是欧美篮球中国化的结晶。“画圆战术”出自云南昭通,创立者李晓波,1995年创立,2008年写成论文,2011年出版26万字专著,现有解读文章60万字。遗憾的是,目前,“画圆战术”作为一种整体移动进攻战术体系,尚未得到中国篮球高层的重视和研究,更别说运用了。
2、移动进攻的特点
(3)根据队员的水平和特点制定战术原则。移动进攻既不同于固定战术,又不是完全没有章法的让队员随意发挥的进功方法,而是有一定原则和套路的进攻方法。队员根据这些原则见机行事,通过不停移动在局部形成以多打少,破坏对方防守体系的进攻形式。
(5)完善和强化个人进攻技术。队员的技术是移动进攻的基础,而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快速、灵活的脚步动作,有持球的脚步动作和无球的脚步动作。
(6)熟练运用二三人的基本配合。这种配合必须是在快速移动中完成的。通过这种配合使运动员理解和掌握球自己的不同位置、角度、来选择合理的跑动路线。也可以根据比赛完成后卫、前锋、中锋之间的默契配合。而且这种成功的配合是在高速、激烈、对抗中完成的。矛盾发展的结果。认识到这些,就能领会篮球的现代理念,使中国篮球运动加快追赶世界的脚步。
(7)协调五人间的配合。篮球是集体运动,充分利用局部的空间完成五个人的局部配合,那么整体的战术意识务必统一,以免造成整体的混乱。领会有球队员的战术意图,来加强无球队员的积极跑动,提高无球队员之间跑动质量,增加进攻的成功率。
3、移动进攻是现代篮球运动在攻守对抗中发展的必然,是篮球运动攻防矛盾发展的结果。认识到这些,就能领会篮球的现代理念,使我国篮球运动加快追赶世界的脚步:
(1)以动求变。动是移动进攻的基本条件,动的程度和质量是是衡量一支球队技、战术水平高低和意识强弱的显著标志。韩国男女篮球队就是很好的利用快速的移动完全弥补了他们在身体方面与中国篮球运动员的差距。我们的球员传球后大多站立不动,反观韩国球员,球动、人动、人球皆动。我们即便移动也是被动的时动时停,国外教练对我们球队的评价是:落后的战术、呆板的打法。身体、技术、战术、意识、作风全面落后世界水平。 “画圆战术”符合移动进攻战术的特点和现代篮球战术特点和发展趋势,在先进性上一点不逊于欧美篮球移动战术体系。
(2)进攻战术的位置结构。现代篮球运动中场上队员的位置称呼已近于模糊,队员位置的名称已不在限定他的活动范围,后卫不只是单纯的组织进攻,中锋的活动范围也不只限于限制区附近。NBA比赛中,很多俱乐部是在用前锋组织进攻,中锋到高位策应,而后卫篮下强攻。这种有悖于传统的得分手段在我们的比赛中基本看不到,而在世界强队已成为经常运用的战术。因此,在国际比赛中,只要紧逼我们的后卫就全盘皆输,使得我们在场上前后脱节,彻底失去了进攻机会。因此,尽快引进世界先进篮球理念,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形成一套适合我们自己的进攻方法已迫在眉睫。 “画圆战术”的创立已经解决了中国篮球战术落后的这一问题,现在的问题是需要中国篮球高层推广和运用了。
(3)意识、技术、战术的训练与比赛相结合。现代化的进攻战术对意识和技术精确度的要求是非常高的,无论哪一个年龄段、哪一级队伍都应把意识、技术、战术的训练很好的结合起来,从实战出发,从各个技术环节的动作要领和规格上提出高要求。各个位置关系、配合时机、配合的质量提出要求,解决问题。在训练中体现实战的应用和意义。
(4)抓好青少年的基础训练。从根本上解决和改变中篮球现状,关键还是要抓好青少年的基础训练,从基本功、对篮球概念的初步认识,得按现代篮球的意识和发展来培养。
“画圆战术”作为整体移动进攻战术体系,对提升青少年战术素养和战术意识以及移动进攻理念培养十分便捷,成效显著。
首先,从小培养他们在快速移动中打球的能力和习惯,在平时训练中要贯彻动的原则。现在许多教练员在训练中,多数时间是一两个队员练,其他队员看,队员一堂训练课站着不动的时间有时达到50%。这样既不利于专项耐力的提高,又易养成在球场上不动的坏习惯。在训练中,当青少年运动员初步掌握了技术动作以后,就要求他们在快速移动中反复进行技术训练,使他们学会在快速移动中控制身体平衡、掌握身体中心,保证技术动作的正确完成。
其次,青少年的训练中,切不可过早的区分位置,固定职责。现代篮球发展要求运动员胜任各个位置的需要,,于位置的转移具有很快的反映和适应,并能完成好不同位置上的任务。因此,青少年在各个位置上得到较全面的锻炼。如果过早的分工定位,就会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他们技术的全面发展,适应不了移动进攻这一先进理念的需要。要作到这些,作为运动员是接受这些意识、技术、战术的被动对象,作为教练员必须首先对现代篮球的发展有着深刻的理解,打破自己固有的一些传统的知识,用现代的思想指导训练,培养青少年篮球运动员,使我国篮球运动尽快接近和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分享自李晓波画圆战术 《“画圆战术”的进攻风格》 -
篮球运动的基础战术配合包括掩护、策应、突分、传切四种,这四种战术配合都是由两三人之间在局部地区进行的片段进攻...
(来自
分享自李晓波画圆战术 《“画圆战术”凸显现代篮球阵地进攻的发展趋势》 -
现代篮球阵地进攻的发展趋势表现为:一是各支球队都在力求建立一个或者几个优秀球员组成的核心力量,阿...
(来自
分享自李晓波画圆战术 《“画圆战术”的实质是“移动配合”进攻战术》 -
“画圆战术”是一种阵地进攻中的整体移动进攻战术,属于“移动配合”进攻战术的范畴。而“移动配合”进攻战术是...
(来自
分享自李晓波画圆战术 《“画圆战术”符合现代篮球阵地进攻战术的特点和趋... -
阵地进攻战术由多种战术方法组成,是比赛中运用最多的战术。阵地进攻多在进攻队员正常落位的情况下进...
(来自
分享自李晓波画圆战术 《“画圆战术”体现了现代篮球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
4、李晓波画圆战术:“画圆战术”秉承了移动进攻的特点和风格,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吸...
(来自
分享自李晓波画圆战术 《“画圆战术”符合外教执教理念中的“进攻的策略思... -
前国家体育总局篮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中国篮球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李元伟先生在其《篮坛风云录》...
(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