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篮协“鼓励进攻的新规”改变不了中国男篮进攻战术乏力的问题

(2014-10-15 10:45:42)
标签:

体育

分类: 点评CBA
 
李晓波画圆战术
中国篮球不在进攻战术的创新、吸收、接纳、训练狠上下功夫,花大力气,这些所谓”鼓励进攻之举“的治标之策丝毫改变不了中国男篮进攻乏力的问题。
篮球比赛,战术配合是核心竞争力,中国男篮的进攻问题与中国篮球的执教理念有关,重防守轻进攻,或者说与他们认为“防守可控、进攻不可控”的思想根源密不可分,从哈里斯、尤纳斯到郭士强到邓华德到扬纳基斯再到宫鲁鸣上任都主抓防守,至于进攻似乎兴趣不大,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花在防守上、体能上的时间远远多于进攻战术训练的时间,对于研究什么样的战术更适合中国人体能和技术特点的问题没有引起篮协高层和教练员的高度重视。
哈里斯、尤纳斯时代,因为姚明这一强点盘活了中国男篮的进攻,因此掩盖了很多进攻问题。后姚明和无姚明时代,邓华德执教时号称,他执教的中国男篮是历史上防守最好的一届,结果怎样,进攻基本不练战术,进攻乏力遭到诟病。
宫鲁鸣执教以来,主抓防守和体能以及基本功,也是以防守好被外界看好,可进攻战术缺失整体性流畅性,从17场热身赛到亚运会比赛,助攻依然不过10次,个人与团地、技术和战术的关系始终处理不好,进攻问题依然无解,进攻战术依然亟待强化训练。
篮协“鼓励进攻的新规”改变不了中国男篮进攻战术乏力的问题,最多是增加了联赛的商业价值和看点,仅此而已。
本人对伊朗、韩国、日本、中华台北联赛没有研究,他们的进攻问题是不是也是这样来解决的。但从亚锦赛、亚运会来看,他们的防守似乎不弱,进攻更是高出中国男篮,他们的团队战术配合一脉相承,犀利无比,我想这是与他们身材不高、穷则思变,在进攻战术上狠下功夫的结果。而中国男篮自持身高优势、体能优势,没有居安思危,只在防守上做些文章,在进攻上训练不够。
“画圆战术”属于整体移动进攻,是根据中国人的体能和技术特点研究而成,出在中国,却引不起篮协的重视,已经说明中国篮球缺少战术文化、战术创新、海纳百川的土壤。这恰好与中国男篮一直以来进攻战术乏善可陈形成对比。说明中国篮球不重视进攻战术的研究,所谓学习美国和欧洲,更多的是接纳其防守的元素。
 
 
决赛中韩国助攻18次,中国男篮主要场次场均助攻不到10次,战术配合的差距一目了然。
仁川亚运会韩国79:77取胜伊朗夺冠,整场比赛,韩国命中27球,其中18球来自队友助攻,助攻18次,得分的2/3靠助攻得来。他们在三分线外21投命中8球。数据也真实反应了韩国男篮的战术打法,正是中国男篮过去一直倡导的小快灵,如今,中国男篮这一传统丧失殆尽,要想重新拾回,真该向亚洲邻居学一学。

                            “团队篮球”是中国男篮的发展方向
         记者:中国队以往碰到欧洲球队,经常会被对手打出较大的分差,尤其是打到第三节,容易出现“习惯性崩溃”。作为欧洲教练,您必定深谙他们的制胜之道,今后会不会把这个“秘诀”传授给中国男篮?
  扬纳基斯:欧洲和中国不同于NBA明星辈出,球场上常有个人英雄力挽狂澜。欧洲篮球的胜因在于打团队篮球,讲究场上意识的高度统一和团队协作。这种特点十分适用于中国男篮,的确是我想为他们进行改变的方向。我希望加强中国男篮的团队建设,但目前最大的困难,是中国球员理解篮球的方式需要改变,而这是团队篮球的关键。
 
 
CBA8新规半数鼓励进攻男篮火力差篮协也不忍看?http://t.cn/R7AX3Xa

北京时间10月14日,篮协公布新季规则变化时提到了8方面的内容。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有4方面都是鼓励进攻或对进攻有利。

这4方面是“扩大合理冲撞区”、“二次进攻时间由24秒缩短为14秒”、“比赛最后2分钟每队最多用2个暂停”和“积分相同球队排名不再由得失分率决定,而由净胜分和总得分决定(鼓励进攻)”。

篮协之所以鼓励CBA各队进攻,和中国男篮近年来在亚洲区比赛中进攻乏力有很大关系。不论是在2013年亚锦赛还是2014年亚运会上,强调防守的中国队都屡屡被进攻的瓶颈绊倒。

拿2013年亚锦赛来说,拥有易建联王治郅等人的中国队场均只能得到79.6分。淘汰赛惨败中华台北队时,上半场得到50分的中国队,下半场只得28分。第三节,中国队单节以12-31告负。在无法限制台北队进攻的同时,中国队自己的进攻也打不开局面。

同时,和本届亚锦赛冠军、场均得到86.8分的伊朗队相比,中国队在火力上的欠缺也是十分明显。

 

亚运会上,中国队的进攻同样没有改善。在和强队的对决中,进攻同样是中国队的软肋。和台北队一役,中国队只得到59分,最终以一分险胜。最后一节,中国队只得到12分,但台北队却得到20分。被日本队逆转时,中国队末节只得11分,日本队却得到25分。而在不敌伊朗队时,进攻同样是中国队的问题之一。

2013年亚锦赛时,中国队还有王治郅和阿联可以打开局面。如今的中国男篮,却连一个真正的进攻核心都很难找到。过于复杂的战术和跑位、球员尤其是控卫缺乏自由发挥的空间,导致中国队在进攻端屡屡受挫。

对此,台湾篮球评论员朱彦硕表示“中国队需要增加一个管进攻的助理教练,中国队的进攻能力是最大软肋,有时候甚至差到令人发指。”如今,篮协新赛季的新规有一半是鼓励进攻。也希望在这样的新规下,CBA本土球员的进攻能有提高。

 

         伊朗联赛前半段只能用本土球员 四强赛才能用外援

    2014年10月18日06:05  扬子晚报 微博  我有话说(196人参与) 收藏本文


  国际篮联官网专栏作家、篮球专家麦格斯瓦兰近日撰文对比了亚洲各国联赛的发展策略。他认为,伊朗和中国联赛采取的发展策略截然不同,中国联赛的方式太过简单、粗暴。

  伊朗在篮球改变上并没有想着盲目修补现在的体系,从而影响他们的发展。他们的发展策略是这样的:将伊朗联赛分为两部分。有7到8支球队将首先参加国家联赛。这个阶段里,只有伊朗本土球员可以参赛。随后,国家联赛排名前4的球队将参加职业联赛。这个时候,为了增强联赛的对抗性,参赛球队才被允许使用外援(每队2名外援)。

  如此改变是为各队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因为没有一支财力雄厚的球队可以从第一天起就靠外援统治联赛。任何一支想打进前4的球队都必须依靠本土球员的发挥。这可以为本土球员提供更多出场时间。

  中国的CBA新赛季也进行了很多改变,比如每队末节只能使用单外援,就是为给本土球员更多机会。不过,如麦格斯瓦兰所说,CBA组队的大前提是采用了更简单的方式,选择外援而非挖掘本土球员潜能。而在这样的前提下做出的任何改变,都很难真正让本土球员进步。网 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