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协“鼓励进攻的新规”改变不了中国男篮进攻战术乏力的问题

标签:
体育 |
分类: 点评CBA |
北京时间10月14日,篮协公布新季规则变化时提到了8方面的内容。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有4方面都是鼓励进攻或对进攻有利。
这4方面是“扩大合理冲撞区”、“二次进攻时间由24秒缩短为14秒”、“比赛最后2分钟每队最多用2个暂停”和“积分相同球队排名不再由得失分率决定,而由净胜分和总得分决定(鼓励进攻)”。
篮协之所以鼓励CBA各队进攻,和中国男篮近年来在亚洲区比赛中进攻乏力有很大关系。不论是在2013年亚锦赛还是2014年亚运会上,强调防守的中国队都屡屡被进攻的瓶颈绊倒。
拿2013年亚锦赛来说,拥有易建联、王治郅等人的中国队场均只能得到79.6分。淘汰赛惨败中华台北队时,上半场得到50分的中国队,下半场只得28分。第三节,中国队单节以12-31告负。在无法限制台北队进攻的同时,中国队自己的进攻也打不开局面。
同时,和本届亚锦赛冠军、场均得到86.8分的伊朗队相比,中国队在火力上的欠缺也是十分明显。
亚运会上,中国队的进攻同样没有改善。在和强队的对决中,进攻同样是中国队的软肋。和台北队一役,中国队只得到59分,最终以一分险胜。最后一节,中国队只得到12分,但台北队却得到20分。被日本队逆转时,中国队末节只得11分,日本队却得到25分。而在不敌伊朗队时,进攻同样是中国队的问题之一。
2013年亚锦赛时,中国队还有王治郅和阿联可以打开局面。如今的中国男篮,却连一个真正的进攻核心都很难找到。过于复杂的战术和跑位、球员尤其是控卫缺乏自由发挥的空间,导致中国队在进攻端屡屡受挫。
对此,台湾篮球评论员朱彦硕表示“中国队需要增加一个管进攻的助理教练,中国队的进攻能力是最大软肋,有时候甚至差到令人发指。”如今,篮协新赛季的新规有一半是鼓励进攻。也希望在这样的新规下,CBA本土球员的进攻能有提高。
国际篮联官网专栏作家、篮球专家麦格斯瓦兰近日撰文对比了亚洲各国联赛的发展策略。他认为,伊朗和中国联赛采取的发展策略截然不同,中国联赛的方式太过简单、粗暴。
伊朗在篮球改变上并没有想着盲目修补现在的体系,从而影响他们的发展。他们的发展策略是这样的:将伊朗联赛分为两部分。有7到8支球队将首先参加国家联赛。这个阶段里,只有伊朗本土球员可以参赛。随后,国家联赛排名前4的球队将参加职业联赛。这个时候,为了增强联赛的对抗性,参赛球队才被允许使用外援(每队2名外援)。
如此改变是为各队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因为没有一支财力雄厚的球队可以从第一天起就靠外援统治联赛。任何一支想打进前4的球队都必须依靠本土球员的发挥。这可以为本土球员提供更多出场时间。
中国的CBA新赛季也进行了很多改变,比如每队末节只能使用单外援,就是为给本土球员更多机会。不过,如麦格斯瓦兰所说,CBA组队的大前提是采用了更简单的方式,选择外援而非挖掘本土球员潜能。而在这样的前提下做出的任何改变,都很难真正让本土球员进步。网 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