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梦十一”能夺得首届篮球世界杯冠军吗?

(2014-09-03 23:11:44)
标签:

体育

分类: 快乐篮球

“梦十一”能夺得首届篮球世界杯冠军吗?

      作为世界杯的前身,世界男篮锦标赛从1950年在阿根廷创立以来已经举办16届。美国男篮在世锦赛上书写的历史并非如人们印象中梦之队那般雄霸天下,仅夺得过4次冠军。
  在国际篮联允许NBA球员参加国际比赛后,美国也没有表现得如想象般不可一世,只在1994年和2010年分别由“梦二”和“梦九”如愿折桂。世锦赛赛场上真正霸主宝座永远地留给了坐拥五座奖杯的前南斯拉夫队。如今,“男篮世锦赛”与“南斯拉夫”一样,都已成为了历史名词。
  纵观历史,美国从来没在这个赛场上随随便便成功。强大的阵容是美国避免被羞辱的前提。“梦二”派出莫宁、威尔金斯、奥尼尔等“夜空中最亮的星”,“梦九”有杜兰特、韦斯特布鲁克、伊戈达拉等天才狂人。看如今的“梦十一”12人名单,不由得让人心头一紧。
  球队主帅K教练最终留下5名大个子,已经表现出对内线吃紧的担心。除了戴维斯和法里埃德在攻防两端具备一定杀伤力外,考辛斯、普拉姆利、德拉蒙德怕是用来车轮战的棋子而已。
  外线看上去囤积一群得分手,但组合效力能否优化是个难题。哈登自诩基石,但迟滞顿挫的运球节奏和“找茬碰瓷儿”式的上篮能否在国际赛场奏效还需实践检验。饱受伤病困扰的罗斯难以立即重返怒放玫瑰的巅峰,而欧文的突破和库里的三分球发挥作用的前提是手中有球。球权在一群明星后卫间如何分配历来都在考验梦之队的集体智慧。而作为美国篮球的特产,“摇摆人”在“梦十一”的队伍里只剩下孤单单的鲁迪·盖伊,而以往担当此任的是科比、詹姆斯、杜兰特这些响亮的名字。

“梦十一”中有国际篮球比赛经验的只有5人,累计41场比赛。这和美国因夺得2012年伦敦奥运会冠军直接晋级世界杯决赛圈有关。罗斯和盖伊参加过2010年世锦赛,库里虽入选过“梦九”,但还只是打酱油的角色。哈登和戴维斯曾随“梦十”征战伦敦奥运会,但球队当时由科比、詹姆斯、安东尼领衔,这二位也只是击掌撞肩、在场边挥舞毛巾,感受一下氛围而已。
  而另外一支直接晋级决赛圈的夺冠热门、东道主西班牙队却有11人累计701场的FIBA经验。不少西班牙队员同样拥有NBA经验,将更准确地找到美国队员的软肋。

“梦十一”虽然天赋超群,但依旧是一伙儿年轻人,他们在战术素养上出现致命弱点的可能性也更大。战术应用的优劣转化往往如福祸相依一般紧密。看上去是“七寸”之处,也能成就反转之势。中国先秦诸子中的重要思想流派——“纵横家”鼻祖鬼谷子留下那些通天彻地的权术谋略,在当今篮球比赛中一样适用。
  一曰捭阖术。一捭一阖,一开一隐,在挑动与闭藏之间,达到攻守转换平衡。美国男篮擅长进攻打压,只捭不阖,缺乏节奏变换和适当的实力韬晦。在越来越多的球队已不再是美国一闷棍就搞定的情况下,梦之队必须学会如何诱导其他球队犯更多的错误。
  二曰反应术。“梦十一”怕是只带了两套战术来应付世界杯。一种用来打西班牙,另一种用于打其他球队。缺乏足够的战术变化是美国男篮最大的潜在风险。美国必须学会研究其他球队,从而生成各种应对策略,设计战术陷阱。从热身赛的情况看,“梦十一”就像一支不知疲倦的大学球队,除了“跑轰”,乏善可陈。
  三曰抵巇术。抵巇者,塞堵裂缝也。篮球运动发展到今天,“位置融合”已成定势,“摇摆人”在战术体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从打法看,“梦十一”是建立在一群摇摆人的基础上。而实际情况是,队中除了盖伊和戴维斯,其他队员从个人技术特点来讲,很难“一起摇摆”。摇摆战术在进攻中形成错位寻找裂缝,而在防守中通过轮转“抵住裂缝”。面对真正强者时,严丝合缝的防守是一切战术的起点。
  随着人类身材和体能不断进化,竞技体育终将成为智力和谋略的游戏。随着美国篮球和世界篮球差距的逐渐缩小,梦之队的天才们需要谨慎审视简单粗暴的运动哲学。作为篮球先锋领导者,美国男篮这次亮相会给世人带来哪些惊喜和启示,球迷将拭目以待。

 

“梦十一”能夺得首届篮球世界杯冠军吗?

“梦十一”12位大名单球员的简评:

德马库斯-考辛斯:曾有流言说考辛斯会被普拉姆利挤出大名单,但最终这条流言被证明只是子虚乌有。这位国王队的中锋逃过了美国队的裁员,摆脱了膝伤的小困扰,成功赢得了去往西班牙的机票。很多人都希望考辛斯这次的入选,能够成为他真正成熟起来的标志。考辛斯看起来是对位马克-加索尔的上佳人选。

斯蒂芬-库里:美国队用库里持球进攻,也用他打无球战术,但是在罗斯的每日状况还不稳定的情况下,他也许是控卫位置上最靠谱的选择了。对手摆出区域防守时,能投善射的库里一定会两眼放光。他和勇士队队友克莱-汤普森的默契,在最近的表演赛上早已显露无疑。并且这种默契也将会在世界杯的比赛里成为美国队的法宝。

安东尼-戴维斯:作为杜兰特退出之后整支球队最不可或缺的成员,戴维斯有机会在西班牙正式登基,踏入超级巨星的行列。他的身材是改变攻防两端局势的重要因素,他挡拆后的终结能力和运球冲向篮筐的技术,足以打得矮一头的对手们失魂落魄。假设西班牙和美国都走到了世界杯决赛,在对阵西班牙时,老K会让谁和戴维斯搭档将会成为世界杯前期人们讨论的中心问题。戴维斯必须注意避免陷入犯规麻烦。

德马尔-德罗赞:如果一切按部就班,德罗赞应该是这套美国队阵容中的龙套型选手,他的地位在哈登和汤普森之后,只在球队急需改变节奏时会被指派上场。他三分球能力的匮乏将会让球队拉不开空间,但那不会是个严重的问题,特别是在美国队打小个阵容的时候。

安德烈-德拉蒙德:刚满21岁的德拉蒙德可能是阵容里最不成熟的球员了,但这里“不成熟”的意思是“对自己惊人的天赋只是参透了皮毛”。除庄神以外,在20岁的年纪场均能抓下至少13个篮板的只有一人——沙奎尔-奥尼尔。在世界杯上,也没有多少人能阻挡庄神刷板的脚步。这届大赛将成为庄神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因为现在来看他可能是这五个大个子里的第五选择。但我们期待着在未来的国际赛事上,德拉蒙德能够成为美国队的中流砥柱。

肯尼斯-法里德:就在最近几周前,法里德以一个注定坐在板凳席末端的“劲爆跳跳男”身份入选美国男篮。在丢掉了乐福和杜兰特之后,美国队大前锋的位置出现了真空,丹佛的半兽人一跃成为了梦之队首发。身材较矮的法里德最擅长驻守的地方是篮圈附近,但在国际赛场上面对会投篮的外国人时,法里德的位置就尴尬了起来。所以这也需要老K教练在面对不同对手时随机应变,在防范传统锋线组合的同时,也要准备好面对小球打法时的对策。

鲁迪-盖伊:恭喜盖伊啊,虽然这位2010年的世界冠军成员一开始不在美国队训练营的邀请名单之列。可是盖伊并不介意,当失去乔治和杜兰特的美国队向他发出邀请,他欣然接受并完美地融入了球队。毫无疑问,这支重新打造的美国队阵容大部分的得分都将来自于其他位置,而盖伊的工作就是球场哪里需要他他就去填,机会到来时把握好就可以了。

詹姆斯-哈登:没有勒布朗-詹姆斯,没有凯文-杜兰特,没有科比-布莱恩特,没有德维恩-韦德、卡梅隆-安东尼和其他一些鼎鼎大名的家伙,在比分紧咬时,哈登自然是美国男篮的头号得分选择。作为世界上进攻端花样儿最多的球员之一,刚刚走出季后赛失败阴影的哈登在西班牙可谓重任在肩。哈登从前总是为人诟病的投篮选择将变得十分重要,同理之于他的防守意识。K教练在夏天曾褒奖过哈登的领导能力,美国篮球也需要他挺身而出,成为一个可靠的得分点。

凯里-欧文:虽然控卫位置竞争激烈,但2011年的状元秀仍然成功留在了大名单里。欧文控球技术和运球摆脱的敏捷正是K教练所喜爱的东西,这两样技术也能够在进攻中打乱对手的防守,为美国队的投手们创造机会。欧文在进攻端是一位合格的外线射手,在防守端也将被委以重任,他必须要负责给外线试压,并防止对手运球突破,这对本不擅长防守的欧文是个不大不小的挑战。这种国际赛事从来不乏大比分碾压的比赛,花哨的欧文天生就擅长上头条的本领终于找到了用武之地。

梅森-普拉姆利:克朗格洛和沙舍夫斯基在过去的几周为普拉姆利的最终入选做了不少铺垫,然而当最后结果出来的时候,人们依旧张大了嘴巴。这位2013年的首轮秀带着并不出彩的数据(新秀赛季场均7.4分4.4篮板)将随队前往西班牙,而入选三阵的利拉德遗憾出局。普拉姆利在表演赛中的表现时好时坏,但是他与老K的关系加上他在场上的机动性都很对教练的口味。一个能保护防守篮板、合理分球、正确跑位、干脏活累活的大中锋在这支队伍中理当有一席之地。普拉姆利应该能够干好这些本职工作。

德里克-罗斯:如果膝盖伤病的隐患把罗斯扣在了美国,那谁脸上都会无光,特别是在美国男篮本月为罗斯复出那么卖力地吆喝之后。罗斯的表现依稀回复了往日全明星的光彩,并且他也是美国队目前剩下的最有球迷基础的球星。虽然美国的赛程相当紧密——应该是在16天里打满9场比赛——老K教练也有足够的后场轮换选择,以保证把罗斯的出场时间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让他始终保持高效。所有人请屏息凝神,静候玫瑰绽放。

克莱-汤普森:作为美国队帐下最攻守全能的外线球员,汤普森可能会成为这套阵容里的X因素。他无需持球在手就能保持高效的打法,对这支球队来说可谓火中送炭。并且,他对球防守时的坚韧能在防守端为美国队奠定基调。国际比赛里的三分线短了半截,就相当于汤普森的狙击镜度数又大了半倍,等着一发又一发的重炮把比赛早早打入垃圾时间吧。

虽然美国队星光黯淡,但放眼全球,这阵容和其他国家相比,还是最强的,依然是夺标的最大热门,能否战胜东道主西班牙,只能拭目以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