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篮已进入"去核"时代 宫鲁鸣打破历任主帅惯例

标签:
体育 |
分类: 点评CBA |
“去核心球员”
易建联等“老核心”无缘宫家军
国家队近几年夏天的热身赛,都有同一品牌的饮用水赞助商。今年来采访热身赛的记者,看看这瓶赞助用水上的标签,再看看场上的球员,都不由地感慨:标签上的球员,一个都不在阵中了。瓶子上的几个人是刘炜、朱芳雨、王仕鹏、易建联和王治郅。
宫家军首先的“去核”,就是“去核心”球员。和马尼拉亚锦赛的国家队阵容相比,只有郭艾伦、王哲林、周鹏、刘晓宇、李晓旭这5名球员留在了队中。
此前孙悦、朱芳雨和王仕鹏没能入选国家队大名单就引起了不小的争议。对此,宫鲁鸣在国家队4月16日的第一堂集训课里声明:“那得看他们还愿不愿意回来,愿不愿意给国家做贡献。他们有经验和能力,如果他们不愿意我们也没有办法,我们不会请他们回来的,得他们自己想回来,这是前提。”
5月初,有媒体采访孙悦问起是否愿意重返国家队,孙悦表示“为国家队效力是我从小的梦想”。而随后宫鲁鸣反馈的态度也不置可否。随后,国家队+国奥队的大名单制度被宫鲁鸣确立,两队之间没有严格界限、根据状态可以互相调整和调动的模式,已经逐步得到篮管中心领导的认可。
就在王治郅、朱芳雨、王仕鹏等“老核心”无缘宫家军大名单后,又有让人震惊的消息传出。在封闭训练一个多月之后的首次公开训练中,宫鲁鸣就宣布,易建联由于脚踝的伤势,暂时离开国家队,亚运会他也确定缺席。
现在,无论是国家队还是国奥队,都已经在阵容上实现了“去核化”。在以往的国家队比赛中,碰到困难的时候自然会把球交到王治郅、易建联、朱芳雨、王仕鹏这些老将的手里,而如今男篮班底的球员,没有谁是真正的“大牌”。
宫鲁鸣给出的解释是:“我们是一支年轻的球队,除了拼之外没有任何优势。”但通过一系列的热身赛可以看出,宫鲁鸣在试着让有担当的年轻人自己站出来,打出成绩,成为球队的“核心”——比如郭艾伦、内线的王哲林和李慕豪、现在还在国奥的周琦、顾全……
实际上,“去核化”的同时,也在等着“新核”破茧而出。
“去核心目标”
只有亚锦赛是重中之重
宫鲁鸣接受采访时,他说得最多的几个词就是“练兵”“学习”和“形成意识”,在他早前多次提到的比赛任务中,只有明年的亚锦赛是重中之重,甚至连今年的仁川亚运会,都是“练兵”——因为明年的亚锦赛冠军,直接关系着里约奥运会的门票。
球迷和媒体在这才发现,其实中国男篮从今年到明年夏天这整整一年的时间里已经没有了比赛目标,剩下的只是“热身”“学习”和“锻炼”,所有一切都是要“形成意识”。
其实,这在宫鲁鸣看来并不奇怪,因为他曾经也扮演过这样的角色。1999年他接手中国女篮时,队伍彼时也刚刚失去亚洲霸主地位,他当时进行了大换血,大胆启用年轻球员,并在两年后重夺亚锦赛冠军。
宫鲁鸣反复强调,球队目前还没有进入磨练技战术的阶段,现在从他2月8日接手球队后的5个多月时间里,球队一直在进行基本功的练习。“直到现在,我们还是练体能和基本功,战术体系我们今年要初步形成,现在还没有那么完整。”宫鲁鸣强调,球队现在要抓好细节,不需要有什么压力。
不过,在中欧男篮对抗赛昆山站的最后一战、中国男篮与黑山之战后,有些现象发人深省。中国男篮上半场领先11分,可全场打完,还输了5分。
赛后,宫鲁鸣严肃地批评球队输给了自己、输在了心态上。这也引来了记者们尖锐的问题:是不是由于球队没有任何短期目标,才变得过于放松?
“没有压力不是说不认真比赛,而是说比赛都是锻炼队伍的好机会,我们希望队员通过努力把训练需要的防守内容给打出来,同时把战术配合体系给练出来。”宫鲁鸣这样解释。
球队在场上的表现确实显得有些松懈,三场热身赛,中国队总共失误51次。“许多失误都是简单化的,要么是乱传接球,要么就是个人单打独斗多。”宫鲁鸣有些无奈。
尽管目标也“去核化”,但起码球员在场上的态度十分积极,但磨合的进度是快是慢,就说不太准了。
“去核心惯例”
打破俱乐部构成制
宫鲁鸣的这届国家队,打破了此前邓华德和杨纳基斯两任主帅、甚至他们之前的郭士强和尤纳斯的惯例——那就是着重从CBA联赛成绩好的球员中甄选国家队球员。
其实,按照惯例,一个成熟联赛中实力超群的几支球队,往往都是国家队球员大户。国家队的选材,一定是联赛中表现耀眼的顶梁柱。这其实有一定的道理——俱乐部队友长年累月训练、生活,自然在场上有足够的默契,来到国家队后也省了不少磨合的时间。
但纵观宫鲁鸣的国家队和国奥队两套班底,基本上没有遵循以往的惯例。就拿上个赛季CBA联赛总冠军北京队和新疆队来说,国家队中仅有翟小川和西热力江两人在阵中;加上国奥队,也就再加上一个从未打过CBA、去年刚转会新疆的“新鲜人”周琦和可兰白克-马坎。
而一些未能进入季后赛的球队或季后赛成绩一般的球队里的年轻球员,却占据了国家队和国奥队的半壁江山,这一现象也表明宫鲁鸣在选材方面打破了以往国家队教练组的惯例。
宫鲁鸣的思路也许是先对自己的理想阵容进行设想,随后将合心意的球员招入麾下,随后按照自己的想法对他们进行合理的训练、最后打造出自己满意的阵容。
这一策略,和当年专业体育时代的训练模式有异曲同工之妙,确实,现在男篮两个梯队的所谓“魔鬼训练”,也有了“三从一大”的影子。
也许这就是宫鲁鸣用心良苦、采用长时间封闭训练的意义所在,毕竟许多年轻球员的基本功, 早已经不像老一辈球员那么扎实。但有一个让人有些忧心的问题,现在队员们又要兼顾联赛,也要兼顾国家队的比赛任务,如何在训练量和科学度上下功夫,让球员少受伤、为国效力的同时也不会耽误了联赛?
不管怎么说,以前选拔和训练国家队队员的“核心惯例”,现在也在遭遇“去核化”。
亚洲杯揭露男篮状态下滑 优势减少靠"天赋"打球
连败
从去年兵败亚锦赛开始,球迷对于中国男篮在亚洲的地位有了新的认识,再也不是昔日的亚洲霸主了,对于参加这次亚洲杯的这支国奥男篮也并没抱太多期望。而这支临时搭建的队伍也以过山车般地表现,让外界摸不着头脑,到底是强还是弱?
看完这届亚洲杯,对于男篮第一印象就是状态不稳定、失误多,第二印象则是队员基本靠个人发挥。首轮轻取印尼,接着啃下有哈达迪坐镇的卫冕冠军伊朗之后,球迷对这支年轻球队充满了期望,接着,国奥男篮就开始了“抢头条”的把戏:因太多失误输给由业余球员组成的印度队,结束“国字号”男篮40年对阵对手赢取30分以上的历史。然后就是因37%的命中率不敌中华台北二队,不仅无缘决赛还深陷“一年三负中华台北”的舆论漩涡。最后一战,全场9个三分球,加上失误明显减少,打出久违的顺畅进攻,却惨遭大逆转。国奥队在屡屡创造惊喜之余,也不断在成长之路上摔跟斗、交学费。
战果上显示了这支国奥队的不成熟,打法上则多多少少为这样的结果埋下了伏笔。这支队伍没有核心,进攻上更加依赖个人的单打独斗,手感不佳、状态起伏自然也是意料中的事情了。同菲律宾的比赛,国奥男篮的助攻达到了10次,这是这支球队组建以来,助攻次数最多的一场。从亚洲杯之前在曲靖的热身赛,到武汉亚洲杯,国奥男篮的助攻数一直稳定在个位数:打意大利2次助攻,打法国4次助攻,打斯洛文尼亚7次,打伊朗9次,打印度6次,打日本9次……这样的助攻数据足以说明一切了,单打独斗绝对不能保证球队的稳定。
练兵
从本次亚洲杯上看,国奥男篮的表现几乎完全符合一支年轻队伍的特征:队员打得顺手时可以击溃实力强劲的伊朗队,但一遇到“逆风球”就变得手足无措,缺乏应对措施。而且,外线和控卫依然是男篮短板。
本届亚洲杯以练兵为主要目的,中国队派出了一支全部为“90后”的生力军。中国国奥队12名参赛队员全部是“90后”年轻小将,其中包括周琦、董瀚麟、陶汉林等球迷熟悉的选手,球员中最“年长”的是1990年9月出生的段江鹏,最小的是96年出生的周琦。
事实上,亚洲杯之前,国奥就是以一次悲剧开始武汉的征程。在跟意大利国奥的热身赛中,国奥在加时赛5打2的情况下输球,令所有人震惊不已。没想到这样的震惊只是开始,小组赛跟全业余球员的印度对决,国奥竟然毫无优势可言,最终历史性地输给了对手,这场失利,被很多人当作是耻辱。
心态不成熟,表现起伏不定,内线优势无法转化为胜势,外线依然拖后腿,控卫更是老大难……这支国奥并没有表现出足够的实力,未来的路真的很漫长。特别是在外线方面,只有可兰白克给了球迷一点惊喜。输给中华台北的比赛,他两分球11中6,三分球3投全中,独得22分。和菲律宾的比赛,他再次砍下了23分。
既然是练兵,也要有个样子,但这支队伍显然还远远没有成型。有国奥球员在接受采访时这样形容目前队伍的情况:“也没说球一定就要交给谁。我们会看谁的手感好,谁的状态好,然后将球交给他。”没有核心的球队能干些什么?
内线
说实在的,这支队伍唯一的亮点依然来自于中国队的传统——内线。但“大魔王”周琦的表现只能用差强人意来形容,还没有在CBA亮相的他,这一次的表现远没达到传说中的高度。
尽管周琦在青年组比赛里大杀四方,但面对技术水准和对抗能力的成年组赛事里,仍然需要证明自己具有立足的能力。本届男篮亚洲杯是周琦第一次出现在成年男篮的洲际比赛中,小组赛中周琦的表现尚可,特别是在对日本的比赛,他拿到16分11个篮板6次盖帽,三项数据成为单场比赛的最高。但是比赛进入淘汰赛阶段后,周琦的发挥却突然陷入了低迷,两场比赛值得到7分10个篮板,在最后一场三四名比赛中依然只有10分7篮板的数据。
作为国奥最受人期待的一名球员,本届亚洲杯,周琦展示了自己的天赋。柔和的手感是他一大资本,在场上经常能看到周琦高位接球干拔跳投。在防守端,周琦良好的补位和封盖意识,给人留下了极深的印象。7场比赛下来,周琦总共送出了17个大帽。但是,周琦身上依然有着很多不足。
对于拥有明显身高优势的周琦来说,这样的表现仍难令球迷满意:他本应该成为这支球队的核心,但他防守能力固然不俗,却由于身体对抗力不足的原因,很难在进攻中给对手太大的威胁。
内线一直是中国队的法宝,王哲林、李慕豪和周琦也被寄予了很多的希望。但从去年的亚锦赛和这次的亚洲杯来看,王哲林和周琦显然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相比篮下背身单打,周琦更多还只能在进攻时采取面框突破或是中距离投篮的方式完成进攻。易建联也因为过于偏爱中投而失去在NBA立足的机会,更何况周琦在中投准度上远逊于阿联,这也让他的进攻威胁甚小。
主帅
篮协不会拿王怀玉开刀
2012年时王怀玉第一次带国青队征战亚青赛,在当时他说过“打亚洲队,不夺冠就是失败”的话,但如今面对已经快速成长起来的亚洲对手,制定这样的目标显然不太现实。“我们现在这支队伍的问题很多,回去以后要继续加强基本功的训练。”王怀玉说。实际上,王怀玉此前他带队拿过两次亚青赛的冠军,一次U19世青赛第7,但是这一次显然他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王怀玉在此前曾经几次公开表示,国奥男篮在本次亚洲杯上的表现,他会承担全部责任。但从目前看来,他的执教能力并没有因为在男篮亚洲杯上的表现而被球队和篮协有所质疑。
这次球队的不稳定,主要源于国家队和国奥队的人员共享,促进了球队的竞争,也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球队的稳定。不过,显然从现在的情况来看,篮协还是更加倾向于这种联动机制。
其实,对手的进步早已经到了不得不正视的地步。不光是国奥队,国家队也早已深感亚洲对手的实力迅速增加。中国男篮主帅宫鲁鸣不止一次地说:“如果再不苦练基本功,我们亚洲第5都排不上,还得往第6降。”苦练基本功,已经成为两支国字号队伍追赶亚洲主要对手的唯一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