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亚洲,中国男篮不缺体能不缺身高 缺什么?

标签:
体育 |
分类: 点评CBA |

在亚洲,中国篮球不缺身高,不差体能。那差什么?差基本功,比如罚球水平较低,需要强化训练,更差战术素养和战术配合,技战术运用不合理、不到位,直传球、渗透球少,助攻少,后者是一个短期无法解决的问题,所以更需要花时间去训练,体能训练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可战术配合的定型非一日之功。
尤其是中国篮球打的是固定战术配合,是团队篮球的打法之一,也是当今世界篮球比赛的战术模式,尤其以欧洲篮球和马刺为代表,一个赛季下来需要拥有十多二十套才能应对比赛,这近20套固定战术配合没有几个月、半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磨合是不可能熟能生巧的!这是固定战术配合需要长时间磨合的特点和规律。除非中国篮球选择"智慧的都是简单的“画圆战术”(原亚洲第一中锋、原北京女篮主教练孙瑞云语),倒是不需要这么漫长的时间去磨合!“画圆战术”因为智慧,因为简单,易学可操作性性强,因为“画圆战术”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变化性更强,进攻点更多,内外边多点机会频出,一串机会连着一串机会,还可左右逢源,与固定战术配合相比,既有固定的移动路线更有变化的移动路线,是团队篮球的高级阶段。
打固定战术配合需要提升在固定战术配合受阻后,球员阅读比赛的随机应变的基础战术配合能力。因为固定战术配合有本身难以克服的弊端,那就是僵化和呆板,变化少,一个点接一个点,一个机会接一个机会,一旦对方将战术链条中的一个环节阻断,整套固定战术配合就会瘫痪,所以还需要球员在战术素养的引导下,善于打随机应变的基础战术配合。中国男篮才练了几套战术就想称霸亚洲,做梦的节奏!
从中国男篮和国奥男篮的一系列热身赛可以看出,中国男篮不缺拼劲,体能也不落下风。但最落下风的是全队的战术体系,最落下风的是球员的战术素养,最落下风的是寻找机会和把握机会的时机。以进攻为例,助攻数太低,最高的都没有达到15次,少的有4、5、6、7、8、9次的,国奥男篮基本没有突破10次,中国男篮也就在10次左右徘徊。这些助攻数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中国篮球缺少整体战术配合,证明中国篮球打的依然是身体篮球,没有智慧篮球和思维篮球半点影子。
从比赛的进程来看,中国篮球起伏较大,打的好的时候令对手防不胜防,打不好的时候尽出洋相,传球失却较多,很多人归结为球员年轻,球员年轻是一个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缺乏整体的定型的战术体系和风格,战术配合套路少,配合路线单一,单打独斗多。因此,中国男篮要在亚洲找回颜面,体能训练不是重点,身体素质训练不是重点,重点必须解决战术体系的丰富多元、娴熟运用、善于寻找和把握机会的问题。
>
后一篇:七仙女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