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失战术体系伤害的不只是球队,还有球员

标签:
体育 |
分类: “画圆战术”理论 |
篮球打的都是团队,而团队的核心竞争力是构建定型的成熟的攻防战术体系。我们必须找到成功率最高的进攻方式,来保持进攻的连续性和流畅性,可是战术如果过于简单甚至没有战术就会导致对手针对性很强的防守,难以破解,这会伤害到球员的信心,使他们变得犹豫,是自己打还是兼顾团队,从而使球队运转不流畅,进而形成单打独斗、各自为战的不良习惯。
缺失团队战术体系伤害的不只是球队,还有球员。就像一个单位一样,单位缺少团队生态环境,缺少科学合理的团队发展方向、思路与战略战术,缺少组织化的管理体制机制,缺少为个体成长搭建的平台,个体就会各自为战、一盘散沙、自生自灭,单位的每个人必然受到伤害,即使每个个体的技术一流,最后都沦为打酱油的命运。
“画圆战术”作为一种团队战术体系,整体移动进攻配合,旨在为团队的每位个体成员,搭建一个成长成才的平台,为球员的各项技术充分发挥提供组织和体制机制保证。战术是运用技术的方法,也是为技术发挥构建的组织形式。在这样一个团队战术体系中,球员能找到自己的归属并进而发挥自己的才能,实现各得其所的获得感,战术引领着具有技术的个体实现自由的全面的发展。
球员在一支没有明确的战术思想、战术配合的球队,往往会无所适从,因为没有统一战术思想,尽管想打配合,渴望团队,但还是因移动路线五花八门,不知从何下手,最后只能依靠球队的球星去主宰命运,形成一枝独秀或者各自为战的境地,造成进攻点单一,无法实施多点进攻。打球就如战场,士兵的各项技术固然重要,但要把士兵组织起来具有战斗力,将五跟伸出去的手指攥成一个拳头,就必然需要战术,也只有战术具有这样的功能,否则一盘散沙,技术再精,再出色,身体再好,都招架不住对手的群狼战术。马刺的成功和热火的失败再一次证明这一千年定律。
芝加哥公牛队之所以能够在90年代捧的6座总冠军奖杯除了拥有天皇巨星迈克尔.乔丹以外,该队引用的三角进攻战术更是功不可没。称其为三角,原因相当简单,是由队中的三名球员各自占据着场上的一边,组成最基本的战术模式。主教练菲尔杰克逊在比赛中吹口哨而不是大喊来指挥,据说他的口哨的变化也是战术暗示,说明战术已深入人心;挡拆战术可以说得上是比赛中最简单,也是最行之有效的一种战术配合。迄今为止还没有哪支球队能够比犹他爵士队的马龙和斯托克顿运用这个战术更为娴熟默契的了;2004年活塞和2008年凯尔特人把无球掩护发挥到了极致,获得巨大成功。
菲尔杰克逊执教的曾经的湖人王朝,因为鲜明的三角进攻战术高位策应,成为全世界仰慕的球队,现在的湖人日落西山,也在于球队没有构建其自己的战术体系风格,球队出现严重的单打独斗。青春风暴雷霆连基本的战术体系都没有,不单打独斗才怪,结果夺冠之路尤为艰难。
热火也是一支具有战术体系的球队,他们的冰球式助攻打法堪称一绝,去年夺得总冠军,皆因战术体系运转良好使然,可今年但在战术轮转中只要球到了球星詹姆斯和韦德手里,哪怕机会不好也不再往下打设计好的战术环节了,全然不顾机会不好需要耐心寻找空位机会,都按耐不住开始单打独斗,打得过于勉强过于简单,攻击点过于暴露,严重破坏了全队的后续战术环节。
历史告诉我们,缺失战术体系只靠手感和单打独斗的球队注定夺不了冠!战术体系的终极目的无非是创造出时间差、空间差和位置差,为技术提供更多更好的发挥机会。波波维奇曾说过:”我们不需要出色的投篮,我们需要伟大的投篮“。缺失战术体系的球队,出色的投篮根本没有机会,而拥有战术体系的球队,在看似没有或者有限的机会中创造出无限或者绝杀的投篮机会,这才是伟大的投篮。
波波维奇的马刺团队战术体系,就是将一群老中青球员、草根球员、无名之辈、身价不高的球员组合在一起,因持久坚持团队战术至上长期处于联盟的前列,因极强甚至是严苛的战术执行力,形成了马刺极具流畅性和实用性、连贯性和攻击性、观赏性和艺术性、以柔克刚和声东击西的打团队打法和风格,无论是眼花缭乱的固定战术配合还是机动灵活的基础配合,都像机器齿轮咬合完美,衔接自然,一气呵成,纯然天成,多点进攻多点开花的战术配合行云流水,尽显智慧篮球和艺术篮球之美,可媲美东方中国书法之狂草。
马刺的团队战术理念与“画圆战术”有异曲同工之妙。归纳起来就是”三不“:不创造出更好的空位机会(空间差)不投篮;不创造出更好的突破机会(时间差)不突破;不创造出更好的外线矮打高内线高打矮错位机会(位置差)不下手。没有机会,就按照战术体系频繁跑位、换位、轮转、掩护、挡拆、策应、传切、突分,直到更好的空位机会出现。今年夺得总冠军,实现5届冠军梦。他们的成功无一不在说明,拥有完美战术体系的球队,冠军将会随时光顾。
而简单的打法,往往又会被防守方集中优势兵力或者变换更有效的防守形式进行防守,这就是缺失战术体系的球队的恶性循环,在这样的单打独斗的球队打球,赢球大家都争功,输球就都相互埋怨,不团结,不和谐,根本体现不了“无兄弟不篮球”的理念。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你眼中没有我,我眼中没有你,赢球全靠手感和运气,打得赢自然风光,打不赢都是同伴的责任,或者找个体能不好、肠胃不好,腰酸背痛腿抽筋、裁判黑哨等借口搪塞和掩盖球队战术含金量不足的缺陷。
中国男篮近20年来的国际大赛中,助攻场均不过10次,与西班牙、德国、俄罗斯、阿根廷等世界强队的场均在21次以上相比,与马刺今年总决赛场均接近25次的助攻相比,实在太少,差距实在太大。场均不过10次的助攻数据说明什么?说明中国篮球战术配合少,单打独斗多,说明中国男篮尚未真正构建起自己团队风格的战术体系,缺失整体移动进攻打法的战术体系与系统。姚明早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落败时说过,中国篮球弱的不是一两个位置,弱的是整体是根本,是整体移动配合的战术体系。
这样的后果,就是2012年伦敦奥运会五连败的苦果,就是2013年马尼拉亚锦赛三连败,惨遭韩国、伊朗和中华台北击倒名列第四的噩梦。扬纳基斯执教中国男篮兵败亚锦赛,他对于球队的团队战术体系有明确的想法和路径,但可中国男篮球员并没有接纳其先进的战术体系,没有很好地融入他的战术体系。没有战术体系伤害的不只是中国男篮,还有很多球员,他们的青春将一去不复返。
巨星麦迪在火箭处于低谷期是曾说过:“不是我们打得软,而是我们的潜能没有得以发挥。没有战术体系的球队,球员根本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打?不知道这支球队究竟应该如何进攻,我们是应该不停奔跑和坚持快节奏呢,还是在何时停下来亦或是慢慢打,如何打?跑什么样的战术?这些不明确不训练,我们都不知道,如何打球?我们不知道自己是谁,找不到角色定位,在球场上,我们没有任何战术体系,这样下去,即便我们有充足的天赋和牛高马大的身材,使尽全力去拼,最终也会沦为一支平庸的球队,我们现在正在付出没有战术体系的代价。"
长此以往,球员的思想和人格更趋向单打独斗,远离团队合作,时间更长,球员早已形成单打独斗的品性,难以接受新的战术理念和战术配合。虽说“成长”就是接受自己不愿意、改变自己不喜欢的理念的过程,但知易行难、知难行易的悖论流行了千年,有多少人能做到。不管这么说,战术意识的培养和战术配合的训练都得从小抓起,一支球队必须形成和全力打造自己的战术配合打法和风格,这不仅是一种球队所需,还是对球员团队素养、战术素养的培养,更是篮球竞技发展的规律和本质的必然选择。
仔细观看马刺与热火的比赛,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都是突破,但杀猪杀屁股各有的刀法,即马刺的突破更多都是建立在各种掩护、高位挡拆和高位策应的基础上,而热火的突破更多来自强突,在没有战术配合的前提下进行。包括投篮也是如此,马刺的投篮更多是战术配合创造的空位机会,这样的机会呈现出无限的可能,而热火更多是通过技术单打创造的机会,这样的机会出现出有限的状态。说明马刺具有完善的战术体系和具有战术至上的理念,战术配合创造机会成为常态,而热火的战术还没构建其真正的战术体系,技术单打成为常态。
缺失战术体系的球队,技术精湛如雷霆的维斯布鲁克、杜兰特,技术一流身体一流如热火的詹姆斯、韦德和波什又如何?终究是个体进攻对抗团队防守,双拳难敌四手。缺失战术体系的球队,就是缺失核心竞争力,其打法必然是落后的,落后必然挨打,必然被淘汰,这是篮球场上的生存法则!马刺夺冠,源于他们犀利娴熟的团队战术体系,自从加入马刺以来,每一个人都为团队战术的生根开花做出了牺牲,都在为了他们的集体和团队改变自己,做能让球队赢球的每一件事。
易经说,遇到困境,需要改变。中国篮球已经到了必须构建自己的战术体系的时候了,照搬照抄欧美战术实践证明行不通,只能借鉴,重要的是走自己的路,找到中国特色篮球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画圆战术实践证明是一种与中国球员技术、身体、思维方式、文化背景、行为习惯相匹配的整体移动进攻战术体系,为中国篮球开出一剂处方,就看中国篮球吃不吃。明智的做法是,从青训战术体系到国字号诸多球队不妨一试,解放思想,试一试,就知道行不行。若连试一试的勇气与魄力以及胸怀都没有,那么,中国篮球如何进步与提升。
分享自李晓波画圆战术 《看看马刺是如何跑战术的——由马刺的一套固定战术... - @李晓波画圆战术 分享自李晓波画圆战术《“画圆战术”折射的智慧光芒(转帖)》
- “画圆战术”折射... (来自 @头条博客)
- |看看马刺是如何跑战术的——由马刺的一套固定战术配合想到的
后一篇:一套破解盯人“固定战术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