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广东外线浪投防守应变不力被北京阻击在决赛之外

(2014-03-13 22:03:09)
标签:

杂谈

分类: 点评CBA

广东外线浪投防守应变不力被北京阻击在决赛之外

叶昶:老师,怎么看今晚广东对北京的决战?今天 14:10。李晓波画圆战术:我看好北京,广东赢球之后战术调整不大,而北京在输掉第四场之后技战术打法有新的调整。 (今天 14:53)

 

                  广东外线浪投防守应变不力被北京阻击在决赛之外


这是2014年3月11号发的微博,北京队做到了!进入总决赛, 而广东队没有做到,遗憾离开总决赛。
 
北京取胜两个要素:一是强化突破杀伤,往里打,像两年前夺冠那样往里打,注意要破解广东包夹马布里,多给马布里双人掩护、连续掩护。二是广东强打内线多守联防,或者包夹易建联。
阅读(1291)| | 转发(2) | 评论(3)
 
广东取胜的两个要素:一是防守端,32联防包夹马布里,或1盯四联,总之广东不能一直守扩大盯人,23联防适度,防守要多变。二是进攻端,在内外结合的基础上,广东要想尽一切办法往里打,以内为主,外线命中率不高要减少外线出手,多杀伤北京内线。
阅读(1240)| | 转发(1) | 评论
 
 
广东外线浪投打铁频频,上半场广东仅输4分,但广东在第三节外线出手过多,命中率过低,打铁频频,把上半场17分的分差进入第四节。全场比赛,王仕鹏8中1,周鹏8中1,,董翰林4中0,刘晓宇2中0,这几个人加在一起22中2,还不是浪投吗?广东忘记了内线永远是自己的优势。就不会突破、杀伤对方吗?手感不好,就要强化突破呀。广东在外线包括两分命中率低时没有及时叫停出手,改为突破,杀伤对方,浪投害死广东。
广东取胜的两个要素:一是防守端,32联防包夹马布里,或1盯四联,总之广东不能一直守扩大盯人,23联防适度,防守要多变。二是进攻端,在内外结合的基础上,广东要想尽一切办法往里打,以内为主,外线命中率不高要减少外线出手,多杀伤北京内线。


 

2014年3越13日晚19点30分到21点50分,CBA2013-14赛季季后赛半决赛,广东东莞银行在主场迎来与北京金隅的第5场生死大战,北京上半场一度领先14分被反超,但下半场北京队再度领先达17分,最终广东以102-110告负,四节比分分别为21-29、23-19、25-35、33-27(广东队在前)。算上2012年的总决赛,北京在近3个赛季里两杀广东。

 

第四节微博直播

1、李晓波画圆战术   北京杀伤对方不够,第四节打了两分多钟了,广东罚球已达31次了,北京才20次罚球,广东开始追分了,北京保住领先的分数要强化突破杀伤,获得罚球,投不进篮板没有了,少投外线。

2、广东现在是拿球就往里打,造成很多杀伤,而且将比分迫近,坚持这样的打法,北京该守联防了,闵鹿蕾指导在不变联防内线就被打爆了,比分已经迫近只剩2分了。

3、北京现在不能轻易投外线,要充分利用广东不变的盯人而且1防1没有包夹的扩大盯人给马布里掩护,让其突破造成杀伤罚球。

4、广东面对北京的突破,也该守守32联防,让马布里突破不成。

5、广东不守联防,1防1盯人防守,不包夹,马布里就会像一把尖刀插向篮下,造成广东犯规较多,广东必然输球。改呀,广东,咋不改改联防来抑制马布里!广东可惜了!

6、马布里单打易建联两次得4分,杜峰你咋还能守盯人,该改联防了,易建联防不住马布里。

7、照这样打,广东输定了,任由马布里一个人横冲直撞,广东1防1根本防不住马布里。而广东刚才一直坚持打篮下的势头没有了,广东又开始开始在外线浪投了。

8、广东无缘总决赛了,12年来这是广东第一次无缘总决赛,一个朝代结束了!杜锋是不是一位优秀教练,可以讨论了。

9、面对北京在最后一节疯狂往篮下打,马布里往篮下强突,广东居然不包夹马布里,也不改盯人为联防保护篮下,让马布里数次突破篮下杀伤罚球,杜锋你咋能不善变呢?

10、杜锋啥都主动调整,就是不调整在北京往篮下突、往篮下打、往篮下杀伤的第四节改为联防,这是最致命的临场指挥。上半场广东仅输4分,但广东在第三节外线出手过多,命中率过低,打铁频频,把上半场17分的分差进入第四节。全场比赛,王仕鹏8中1,周鹏8中1,洞翰林4中0,这几个人加在一起还不是浪投吗?广东忘记了内线永远是自己的优势,两年前,广东输北京就是输在外线浪投,他们忘记了两年前的伤痛。

11、广东为自己的临阵换帅付出代价。主教练一会儿尤纳斯,一会儿杜锋,大战最忌临场换帅。

12、北京全场罚球37次,前三节北京只有20次罚球,马布里单骑救主拼死往里打,个人罚球19次。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第四节还剩下8分钟时,北京的罚球才达到20次,而广东的罚球就达到了31次,多出北京11次,可比赛结束时,广东罚球才达到35次。说明广东在第四节末端进攻没有往里打了,而北京却往篮下死打,广东面对马布里往篮下死打,1防1防不住,既不包夹又不改联防来抑制,等于束手就擒。

13、李晓波画圆战术   当北京往篮下死打时,广东应做出两个调整,一是包夹马布里不给他突破,但我们却看到广东盯人时北京打挡拆之后,换防马布里的却是高大易建联,如何能防住马布里的突破,二是及时调整扩大盯人为联防,用联防来抑制北京往篮下打,马布里不可能在最后一节有这样多的突破和杀伤,很遗憾,广东太相信扩大盯人防守了,杜锋没有看清楚这两点,北京队的马布里太喜欢广东的扩大盯人了,这给突破犀利的马布里创造了个人突破的好戏。

14、@东莞篮球寿师   马布里突破造成XX犯规,马布里又突破造成广东犯规,两罚全中……如此高强度的比赛,最稳定最有效的得分方式就是造成杀伤然后上罚球线,北京队有也只有老马做到了。最关键的第四节,老马一直用这样的方法上分,广东队的联防呢?

15、李晓波画圆战术   说的好,广东队进攻联防不行,难道在马布里嗜血般的往篮下突、不断杀伤广东球员,第四节数次走上罚球线,可以说,就像@东莞篮球寿师说的,关键的第四节,老马一直用这样的方法上分,第四节北京队仅往里打杀伤罚球就达18、19次之多,广东不会守联防吗?是忘记了还是不会?可惜了广东,广东的实力是最强的,可实力最强的球队却输在了北京马布里最简单的打法上。可广东却不会改联防来抑制马布里队广东篮下的冲击。

16\回复@东莞篮球寿师:狗熊所见略同,[good] //@东莞篮球寿师:真心与我想的一样。.[握手]
杜锋啥都主动调整,就是不调整在北京往篮下突、往篮下打、往篮下杀伤的第四节改为联防,这是最致命的临场指挥。
17\回复@叶昶:谢谢,蒙的。 //@叶昶:回复@李晓波画圆战术:[good]
@李晓波画圆战术 老师,怎么看今晚广东对北京的决战?

 18\联防非万能的,就像盯人非万能的一样,关键看临场随机使用,广东却把盯人看成万能的了,适度使用联防,会有效化解马布里掌握比赛//@东莞篮球寿师: 回复@陈秋杰_CQJ:联防只是限制马布里杀入内线得分,改变一下节奏,一定有效果的,让其他人而非老马与莫儿出手。北京的队员都依赖他们,关键时刻出手会犹豫,得分效率一定会改变。老马牢牢掌握控节奏,不打破只有磨灭自己的斗志。

19、

回复@陈秋杰_CQJ:这才是真话。。。第四节,真心让老马突怕了。确实有水平,难防。我们却没打入内线,总是迷信外线三分。外线与快攻的确是球队的生命力所在,但内线得分(包括突破杀伤)才是建队的基本。 //@陈秋杰_CQJ:回复@东莞篮球寿师:今晚关键还是后面易建联那一点,应该多打内线,少投外线。
 
20、、@李晓波画圆战术  加一条,主教练对何时变为联防何时变为盯人研究不透,对马布里的包夹犹豫不决,临场指挥驾驭不好。
广东今年失策有三点,发表一下个人见解,不喜莫喷。第一、内线厚度不足的情况下还放走苏伟,让内线的单打能力与威胁大打折扣(大外也是蓝领);第二、常规比赛一些无关紧要的时候,没有让年轻人锻炼;第三、换了一个持球进攻能力严重不足的小外。@葉金權13 @五星篮球@京篮老队友@李晓波画圆战术
杜锋接受记者采访说,“有空位,没有投中,很遗憾“,广东昨晚却是有很多空位机会没有投进。但作为主教练,当发现了很多空位机会都没投进时该怎么办?这涉及到一个战略问题,即打内还是打外。当外线很多空位机会没有投进或者属于浪投时,主教练要果断叫停外线出手,或减少外线出手,强化突破、强化杀伤罚球才是正道。不能仍由球员在空位的机会撒野,最后陷入得分荒不说,还被对方打反击。全场比赛,王仕鹏8中1,周鹏8中1,,董翰林4中0,刘晓宇2中0,这几个人加在22中2,还不是浪投吗?

22、@李晓波画圆战术祝贺北京,支持广东//@东莞篮球寿师: 您的见解与我的相同。可惜了,我还是支持广东队的,明年换两个外援再来,一定可以。
北京全场罚球37次,最后一节北京就有20次罚球,马布里单骑救主拼死往里打,个人罚球19次。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第四节还剩下8分钟时,北京的罚球才达到20次,而广东的罚球就达到了31次,多出北京11次,可比赛结束时,广东罚球才达到35次。说明广东在第四节末端进攻没有往里打了,而北京却往篮下死打。
阅读(311)| (2)| 转发(3) | 评论(4)

 广东外线浪投防守应变不力被北京阻击在决赛之外
广东外线浪投防守应变不力被北京阻击在决赛之外

比赛的最后时刻,双眼泛红的广东球迷,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一个悲伤的夜晚——爱的越深,失望的时候就会越痛。终极第五战,陈江华贡献了12分。但再看看本土其余将士——周鹏2分、董瀚麟1分、刘晓宇0分、任骏飞0分、李原宇0分……
广东外线浪投防守应变不力被北京阻击在决赛之外

 11年来,CBA总决赛就是“铁打”的广东,“流水"的对手,广东队连续11次站上总决赛的舞台。今年,这个纪录被北京队终结了,但是两支球队却留下了5场精彩的比赛,“京粤大战”注定将永载CBA史册,多年后依然会令人津津乐道、回味无穷。CBA需要强强对话,需要宿敌,希望来年广东队能卷土重来,再展雄风。
祝贺北京队,CBA需要新兴势力来打破传统,也为广东队鼓掌,王朝还远没到落幕时。总决赛级别的半决赛,会不会推动CBA将半决赛改成7战4胜制?
 
球员 号码 出场时间 首发 2分中-投 3分中-投 罚球中-投 进攻篮板 防守篮板 助攻 犯规 抢断 失误 盖帽 扣篮 被侵 快攻 得分
朱芳雨 8 29:02 1-1 (100%) 3-4 (75%) 4-5 (80%) 1 3 2 3 0 3 0 0 5 0/0 15
易建联 9 39:07 9-18 (50%) 0-1 (0%) 12-15 (80%) 4 5 1 6 1 3 2 3 9 0/0 30
刘晓宇 10 10:39 0-0 (0%) 0-2 (0%) 0-0 (0%) 0 1 0 0 1 1 0 0 1 0/0 0
周鹏 11 32:54 1-6 (17%) 0-2 (0%) 0-0 (0%) 0 3 5 4 0 0 0 0 1 0/0 2
鲍威尔 21 38:14 6-13 (46%) 0-0 (0%) 5-6 (83%) 7 8 1 4 1 0 1 1 5 0/0 17
艾维 12 28:21 5-9 (56%) 3-5 (60%) 4-5 (80%) 0 1 2 5 3 2 0 0 4 0/0 23
董瀚麟 32 10:28 0-4 (0%) 0-0 (0%) 1-2 (50%) 1 0 0 1 0 0 0 0 2 0/0 1
任骏飞 20 03:36 0-0 (0%) 0-1 (0%) 0-0 (0%) 0 0 0 1 0 2 0 0 0 0/0 0
王仕鹏 7 28:24 1-4 (25%) 0-4 (0%) 0-2 (0%) 0 3 3 1 0 1 0 0 2 0/0 2
陈江华 6 17:28 3-4 (75%) 2-4 (50%) 0-0 (0%) 1 3 2 2 2 2 0 0 1 0/0 12
李原宇 5 01:47 0-0 (0%) 0-0 (0%) 0-0 (0%) 0 0 0 0 0 0 0 0 0 0/0 0
广东 -- -- -- 26-59 (44%) 8-23 (35%) 26-35 (74%) 14 27 16 27 8 14 3 4 30 0/0 102

北京主教练:闵鹿蕾 领队:袁超

球员 号码 出场时间 首发 2分中-投 3分中-投 罚球中-投 进攻篮板 防守篮板 助攻 犯规 抢断 失误 盖帽 扣篮 被侵 快攻 得分
陈磊 12 17:55 1-3 (33%) 0-0 (0%) 2-2 (100%) 0 0 1 3 0 0 0 0 1 1/1 4
孙悦 9 33:48 3-6 (50%) 2-5 (40%) 2-2 (100%) 0 3 3 5 4 0 1 2 3 1/1 14
吉喆 51 20:31 0-1 (0%) 1-3 (33%) 1-4 (25%) 1 4 1 3 2 1 1 0 4 0/0 4
马布里 3 40:27 8-9 (89%) 1-6 (17%) 12-19 (63%) 1 4 5 3 2 3 0 0 11 0/0 31
朱彦西 13 30:24 1-3 (33%) 4-6 (67%) 0-0 (0%) 0 4 3 6 0 0 0 0 0 0/0 14
李学林 6 01:36 0-0 (0%) 0-0 (0%) 0-0 (0%) 0 1 0 0 0 2 0 0 0 0/0 0
莫里斯 32 31:33 8-17 (47%) 0-0 (0%) 6-6 (100%) 2 10 1 4 0 4 2 1 5 0/0 22
李根 1 12:42 3-4 (75%) 0-1 (0%) 0-0 (0%) 2 0 0 1 0 0 0 0 1 0/0 6
翟晓川 20 31:13 2-3 (67%) 0-3 (0%) 0-0 (0%) 0 4 1 3 0 4 0 1 0 1/1 4
张松涛 35 13:32 2-3 (67%) 0-0 (0%) 2-2 (100%) 1 0 0 1 0 0 0 0 1 0/0 6
王骁辉 33 06:19 0-0 (0%) 1-2 (50%) 2-2 (100%) 0 2 0 0 0 0 0 0 1 0/0 5
北京 -- -- -- 28-49 (57%) 9-26 (35%) 27-37 (73%) 7 32 15 29 8 14 4 4 27 3/3 11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