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李晓波画圆战术
李晓波画圆战术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963,077
  • 关注人气:3,61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一届中国男篮应该形成“以柔克刚、团队整体”的战略风格体系

(2014-02-15 12:28:29)
标签:

杂谈

   新一届中国男篮应该形成“以柔克刚、团队整体”的战略风格体系

    @李晓波画圆战术新一届中国男篮战略风格和体系应该是“以柔克刚、团队整体”,其战术风格和特点应为:“快攻打死你、进攻兜死你,防守贴死你”。即在快攻战术系统中“求快”,在阵地进攻系统中“求动”,在防守系统中“求狠” 
   

 

言之有理//@南海浪花1: 如果我们对抗上不如欧美,身高弹跳不如欧美,那只好打造以柔克刚,以小打大,以快打慢,灵活多变的风格。 //@李晓波画圆战术:@南海浪花1
 

  

            新一届中国男篮应该形成“以柔克刚、团队整体”的战略风格体系新一届中国男篮应该形成“以柔克刚、团队整体”的战略风格体系新一届中国男篮应该形成“以柔克刚、团队整体”的战略风格体系新一届中国男篮应该形成“以柔克刚、团队整体”的战略风格体系


    中国篮球在经历了太多的磨难之后,主帅的帅印又回到了“土帅”宫鲁鸣指导的手上。处于低谷的中国男篮亟需重建攻防两端的风格打法。十年来,随着洋帅、洋帅、土帅、洋帅、洋帅的走马灯更换,中国男篮的风格在不停的变化,无所适从,时而欧洲风格,时而美国风格,时而中国风格,但最终变成几不像风格。

    十年磨一剑!但中国男篮这十年把一把剑磨成了一把不锋利的刀。中国男篮十年来始终没有一个坚持的技战术打法风格。原本像钱澄海时代的“小快灵准”到蒋兴权时代的“三从一大”到宫鲁鸣时期的“团队篮球”,这种明显的风格没有了,都是在打法上“忽左忽右、忽上忽下、忽高忽低”。失去战略风格,缺失打法特点,是中国男篮十年败走麦城的主要原因。

    新一届中国男篮应该有什么样的打法和风格呢?受命于危难之中的功勋教练宫鲁鸣指导自有其良策!笔者认为,从中国男篮球员的技术特点不精、体能对抗不足的实际出发,根据十年来的中国男篮经验教训以及世界篮球的发展趋势,应该形成“以柔克刚、团队整体”的风格体系。

    1、战略上需要确定以柔克刚的风格。风格和特点是一支球队的灵魂,这是一个带有全局性、根本性、方向性和战略性的问题。以柔克刚是中国篮球的国情决定的。一是符合中国传统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二是中国球员的自身素质和实力使然。老子说,柔弱能战胜刚强。中国男篮应该放弃身体篮球而进入思维篮球之路。中国男篮要改变过去那种“硬碰硬”的战略思想,z你不是说中国人身体对抗不行吗、力量不强吗?我非要与你争个高低,与你强对抗、与你比力量。亮剑精神是必须的,但要讲究亮剑的方法。几十年,尤其是近十年的实践证明,“硬碰硬”这条路行不通。中国人的人种摆在那里,无论你如何“三从一大”都不可能在对抗和力量上超过欧美人种,为什么不比比智慧?因此,中国男篮应该明智的认清这一现实,自觉走一条以柔克刚、扬长避短的战略道路。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确定以柔克刚的战略思想更多的是在打法上的定位,而不是否定球员去练对抗和力量,该练的必须去练,而且要最大限度去练好,有时甚至需要严格的训练,以保证篮球比赛中必要的对抗和力量需要,按照宫鲁鸣指导的理念,中国球员还练得不够练的不好,还需要下力气去练,但这与以柔克刚的战略思想并不矛盾。在这个问题上,这中国男篮应该学学马刺队,马刺队中一大批年纪偏大的球员,为何能在NBA立于不败之地,原因很多,但主要的原因是波波维奇的战略思想符合马刺球员年纪偏大、体能偏弱、对抗不足的特点,用以柔克刚的打法充分调动和挖掘了马刺球员的积极性和潜力。马刺队从不与对手“硬碰硬”,包括很少有低位强攻,而是与对手不断周旋,调动对方,避实击虚,声东击西,伺机寻找机会。

    2、战术上需要确定团队整体的体系。团队和整体是中国篮球的传统,曾经给中国篮球带来过辉煌。远的不说,上世纪90年代中期蒋兴权和宫鲁鸣指导率领国家队两次打进世界前八,依仗的战术体系就是团队和整体。但近十年来,中国篮球仿佛得了一种怪病,言必称单挑,单打独斗成为球员的骄傲,中国篮球丢失了过去引以为豪的团队篮球、整体打法的特色,转而去与比自己力量更强、对抗更好、技术更精的欧美篮球实施单打独斗的所谓对抗,实在是不自量力、以卵击石之举。中国男篮需要根据球员的技术特点、体能状况、对抗水平、力量程度制定切实可行的以柔克刚和团队战术体系。局部战术太简单,不适合缺乏球星的中国男篮,对手容易识破;固定配合太僵化,点少变化少,直线思维模式,机会点依次而出,若防守卡住一个环节,战术体系随即崩溃。尽管更趋于整体,但其机械系难以形成多点进攻的态势,邓华德在伦敦奥运会上给中国男篮制定的20多套固定配合在对手强大的防守对抗下全部流产,也不适合中国男篮。中国男篮亟待形成一种连贯、多点交叉、立体火力、相互钳制、后续手段多、声东击西、以柔克刚的、发散性极强的团队配合战术体系。“画圆战术”改变的不仅是球员打球的习惯和思维模式,还彻底让一支球队由弱到强!“画圆战术”将伸出去的五根手指攥成一个拳头,这就是团队的力量。“画圆战术”就是这样的一种战术体系,也许不一定拿来使用,但其中蕴含的团队战术思想值得中国男篮借鉴。当然,如果新一届中国男篮能解放思想、破旧立新、海纳百川,采用中国传统文化哲学天人合一整体观产物的“画圆战术”作为球队的基本战术、常规战术,加上若干特殊时期使用固定配合战术,中国男篮在进攻端一定会成为马刺那样配合华丽和犀利的球队,改变过去一直被诟病缺失团队战术配合的尴尬。

    3、防守端需要确定包夹重点人轮转补防的整体特色。中国男篮的个人防守能力需要提升,局部协防需要强化,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最根本的是需要构建和提升团队的整体防守能力。就像前面所述,中国男篮的体能、对抗、力量不及欧美球员,如何强化训练,个人防守能力都不可能达到欧美球员的水平。因此,有限地提高球员个人防守能力和局部协防能力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提升球队整体防守来弥补个人防守的不足,是中国男篮治本之策。而这一治本之策就是不管采用何种形式的防守方法,都要将包夹重点人轮转补防体系构建起来,包夹重点人包括包夹内线和外线球员重点人。我专门撰写有论文叫《篮球比赛中的包夹重点人轮转补防》,我将其称为防守中的“画圆战术”。希望能给中国男篮一点帮助和借鉴。面对欧美球员的犀利进攻,中国男篮个人能力是难以防守成功的,没有包夹的没有轮转的所谓整体也是防不住欧美球员的进攻,只有在局部实施多人包夹,在整体上启动轮转补防,保持整体连贯的平衡,才能抑制对手的强大攻击,唯有采用智慧的富于整体的包夹之后的轮转补防,中国男篮才能在防守中变被动为主动。纵观十年来的中国男篮,很少有这样的团队防守体系,多为局部的包夹,整体轮转尚未形成,所以经常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 分享自李晓波画圆战术《篮球比赛中包夹重点人的轮转补防》 - 一支身高不高的球队,拿什么去与身高比自己高一个头甚至两个头以上的对手较量?拿什么去与技术比自己高一截的对手比拼?拿什么去... (来自 @头条博客) - http://t.cn/aeneqJ

    4、执行力是中国男篮成功的关键。中国男篮执行力差有目共睹,单打独斗善于变通,顺而不从的毛病早就出现,不喜欢打整体和团队,因为这样会牺牲个人的数据和自以为是的风光。这是对篮球团队本质的理解有误。中国球员不缺能力和智慧,缺的是对篮球以及中国球员如何打好篮球的理解方式。新一届中国男篮亟待强化球员的战略战术纪律和执行力,树立战术至上的理念,将个人技术完整地智慧地融入团队配合,要像士兵那样无条件执行命令,唯有如此,中国男篮才有走出低谷的可能。执行力是团队篮球的灵魂和本质要求,不懂这一点,就不配在篮球这个集体项目中生存和发展。可以说缺失执行力的球队是一盘散沙的球队,不服从主教练的球员不是职业球员应具备的素质,不应该呆在球队中,尤其是代表国家队打比赛,必须牺牲个人利益成就大局利益,而执行力的好坏高低就是一种检验。所有技术训练和运用、体能强化、对抗练习都必须无条件服从和服务于上述战略战术风格和体系。

     总之,在风格特点上,新一届中国男篮要发扬五六十年代和八九十年代老一代球员“快字当先、积极主动、快中求变、变中求快、多点开花、以柔克刚、团队至上、勇猛顽强、灵活准确、朴实过硬、攻守转换快”的战斗风格,特别是积极的防守,压迫式防守,包夹重点人轮转补防,准确的中投,犀利的突破,巧妙的传球等方面,要求在新的条件下,继续发展、充实和丰富。

 

   

    下面这篇文章叫《重塑昭通篮球的战术特点和风格》,完全可以改成《重塑中国篮球的战术特点和风格》,中国篮球何尝不是需要这样的打法!笔者认为:

    新一届中国男篮的战术风格和特点应为:“快攻打死你、进攻兜死你,防守贴死你”。

 

 
中国篮球何尝不是需要这样的打法!
 
感谢马鸣指导的高看和厚爱!//@马鸣篮球: 云南确实需要组建一支CBA或NBL的球队了!
分享自李晓波画圆战术 《重塑昭通篮球的风格和特点》 - 我从1987年进入昭通男篮,司职控球后卫近20年,代表昭通篮球南征北战,在云南省一直处于前三的水平。昭通篮球的身高一... (来自 @头条博客) - 重塑昭通篮球的风格和特点
  • 重塑昭通篮球的风格和特点

    重塑昭通篮球的风格和特点

    我从1987年进入昭通男篮,代表昭通篮球南征北战,在云南省一直处于前三的水平。昭通篮球的身高相对不占优势,几十年的实践证明,凡是坚持发挥积极主动、快、灵、准的特点,就能打出风格,打出水平,取得较好的

分享自李晓波画圆战术《中国篮球的现状和技战术革命方向——兼论“画圆战术”的以柔克刚》 - 中国篮球与欧美篮球的差距是何其深刻的篮球哲学与篮球思维的差距。2012年中国男篮兵败伦敦奥运会,五场皆墨,一场未胜,我们... (来自 @头条博客) - |中国男篮的差距
  • 中国男篮的差距

    中国男篮的差距

    1、在进攻中多以内线为主,外围投篮次数少、两分球命中率低。中国队在亚洲的比赛中内线占有较大优势,投篮次数、命中率、篮板球、得分等指标均略强于对手,得分主要来自篮下。以第28届奥运会来看,中国队平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关键词
后一篇:等待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