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波画圆战术
华裔球员林书豪所以能立足NBA靠的就是较高的战术素养和篮球智商,而非身高和体壮!
李晓波画圆战术中国篮球从下到上、从小到大、从业余到专业球员需注重战术素养和篮球智商的培养!
目前,在中国男篮兵败马尼拉的大背景下,中国篮球在技术能力和战术素养上,已经全面落后于中华台北队,由于身体条件在亚洲处于绝对优势,中国篮球技术单一化和战术简单化的趋势就越发明显。在国外,无球、持球和力量这三块基本上是齐头并进的。但国内永远强调的是持球,根据很多人的理解,打篮球就是投的准。于是,国内无比常见的状况是,几个人围着框投,白天投了晚上投,有的球员投篮很准,打起比赛来就是没机会投,有的NBA球星的突破技术练了又练,可一打比赛,面对协防也无计可施。从小就这么练,只练技术,不练战术,不练整体战术,战术素养显然落后很多,缺失战术创造机会,上乘的技术也发挥不出来。
而世界篮球的发展趋势,则是技术全面化和特点化以及战术丰富立体化。因此,中国篮球需要放弃片面追求高大化的人才选拔模式,注重战术素养和篮球智商的培养,特别是培养一些有技术特点的球员。中国篮球的现状是缺失战术文化,战术素养是从小开始,始终坚持按照战术打球培养出来的,可国家队打个热身赛,跑几个战术就一大堆人在喷;评价球员也紧盯着几个数据或者一两次个人表演,而不是个人在战术体系中对战术理解执行和对团队的贡献程度。
我们的很多球员有球能力是非常不错的,但无球能力一般,这是中国球员里普遍存在的问题。无球能力指的是在没拿球的时候该怎样移动跑位给队友创造时间差和空间差,这就是球队在进攻当中的战术素养问题。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小在训练技术的同时就开始各种战术配合的训练,养成有球时该做什么最合理,无球时什么是更合理的移动跑位才能给同伴也给自己创造突破、投篮、传球的机会,离开从小坚持训练的战术配合,技术无法战术化,打球总不合理,战术素养何谈培养和提升。
◆◆
中国篮球的青少年基本能力其实是不错的,但一到了球场上的战术素养一片空白,很多孩子(包括成年球员、青年球员)个人技术很好,但战术素养一点都没有,表现在为“见球不得”:有球时眼睛只有篮筐没有同伴,无球时眼睛没有同伴只有篮球。队员之间各自为战,相互的掩护和策应较少,球员粘球多,传导球慢,进攻流畅度不够,这是从小战术训练不够或缺失战术训练以及重技术轻战术的思想造成的恶果。
从篮球专业角度讲,应该像欧洲美国篮球一样,从小培养小队员们的战术配合以及无球跑动的战术素养,技术战术化实现较早,他们的12岁左右级别的孩子打的战术配合与成年的已经大同小异,他们已经看得懂教练员在战术板上布置战术。但这个理念中国人很少有人愿意去接受。从小给队员们练战术需要一个成长期,看上去似乎练技术比练战术来得快,很多教练宁可选择给小球员练技术、练力量,也不给孩子们练他们认为复杂或者没用的战术,练技术和练体能,这样可能马上就会见成效,可这是个急功近利拔苗助长的做法,长大了发现他们似乎还是不会合理的移动跑位和合理的打球。
中国篮球重技术轻战术表现在练技术就单练技术,很少将技术置于战术的背景下来练,即技术战术化程度不高,这与欧洲篮球差距较大。欧洲篮球战术素养里似乎与中国篮球功夫“画圆战术”一样需要心理、体能、技术做保证,打的是“战术技术”、“战术体能”、“战术心理”的篮球,即在整体战术的框架下如何训练队员的心理、体能和技术。
“画圆战术“左右逢源(圆),智圆行方,既是开放体系,由能内部循环,具有可逆性,而其他战术只有一条不可逆的移动路线,这是世界上任何战术不具备的。八一男篮主教练阿的江指导:李晓波老师用多年的努力和研究总结出来的“画圆战术”很有针对性和特点,对提高球员和球队战术意识、战术素养和寻找进攻机会有很大的帮助。
原北京首钢女篮、云南立德女篮主教练孙瑞云指导这样点评“画圆战术”:智慧的都是简单的!“画圆战术”作为一种整体移动进攻战术,从中国传统文化
“方圆之道”里吸取营养,将篮球运动复杂多样的移动跑位简单明了化为两条移动路线,即“基本移动路线(圆即内在融合机制、注重整体)和变化路线(方即个性的技术张扬、关注局部)”。“画圆战术”让球员的移动跑位变得“有圆有方、有规有矩,圆中有方、方中有圆”,这对于培养青少年乃至成年队的篮球意识以及提升战术素养和篮球智商,养成合理的无球移动跑动是一条再快捷不过的训练模式。
云南师大体院教授、男篮主教练杨建昆:“画圆战术”改变了以往球场上无球队员移动跑位时的·不知所措问题,极大地调动了球员的积极性,让每一个球员都能、都会在场上积极、合理的跑动,是讲究整体性的一种全新战术。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球员只有在长期的战术跑位实践中使得战术定型从而技术定位,才能学会在比赛中合理的移动跑位以及分享球,让打球变得更加合理。分享自李晓波画圆战术《“画圆战术”使孩子们的战术意识大大增强》
- 篮球战术是篮球比赛中队员所运用的攻守方法的总称,也是队员个人技术的合理运用和队员之间相互配合的组织...
(来自
@头条博客)
-
|“画圆战术”使孩子们的战术意识大大增强
-
篮球战术是篮球比赛中队员所运用的攻守方法的总称,也是队员个人技术的合理运用和队员
中国篮球尚处于站位式进攻打法阶段,1人打4人看比比皆是,在无球跑动和挡切配合意识远在欧洲球员和南美球员之下。与中国篮球理念不同,欧洲篮球和南美篮球在一开始都是更注重整体性,强调队员之间的相互掩护、策应、突分、传切的默契配合,重视球员的基本功和技战术素养的培养,于是在世锦赛上你会发现希腊、阿根廷和西班牙是无球跑动相互掩护、挡切、策应、突分配合最娴熟的球队。
2012年5月17日,新科CBA总冠军北京鸭主帅闵鹿蕾在土耳其观摩了欧洲篮球冠军联赛四强战。在谈到此行的收获时,闵鹿蕾表示欧洲篮球先进的是球员对战术的理解,他们从小就养成了很好的战术素养,这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都说欧洲篮球先进,其实先进的并不是战术本身,现在各国家、各队的战术都是大同小异。战术本身也是互相借鉴学习的。欧洲先进的是球员对战术的理解,例如他们能把每一个掩护不光做到位,而且知道什么时机去掩护。 再例如,每一次战术出来的的几个机会。他们能选择最好的一个并且用最恰当的方式和时机传到位。欧洲球员从小就养成了很好的战术素养,这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2013年年8月22日,登陆欧洲篮球联赛的中国第一人尚平抵达希腊,在球队首堂训练课结束后尚平表示,在训练中能够感受到欧洲球员的战术素养非常高。“我的感受就是欧洲球员的战术素养非常高,很多战术,根本不需要教练去怎么教,球员自己都能够领会教练的意图。”
奈-史密斯博士在发明篮球时,就把篮球运动定义为“整体性”和“非身体接触”两条,这也是篮球的两个最基本理念。整体性就是配合,而非身体接触就是在比赛中确保对抗的同时而又使比赛顺畅地进行,但是在比赛中的身体接触不可避免时,就催生出了犯规这一规则。因此,篮球的基本理念就是,在比赛过程中尽量避免身体接触的情况下依靠整体配合的战术去战胜对手,“画圆战术”就是这样的团队整体战术。而篮球理念最直观的反应包括:平时的训练、比赛时的技战术应用、对球员个人能力和战术素养的培养几个大方面。
-
-
在篮球比赛中,球员大部分的时间都在无球跑动。因此,如何正确运用无球跑动参与到进攻和防守当中去,既是现代篮球一
分享自李晓波画圆战术 《关于篮球的若干哲学思考》 -
“先战略后战术再技术” “战术创造机会,技术把握机会。” “战术执行力高于一切。” “技术战术化、战术战略化。” “战术路线就...
(来自
@头条博客)
-
|关于篮球的若干哲学思考
-
-
“先战略后战术再技术”“战术创造机会,技术把握机会。”“战术执行力高于一切。”“技术战术化、战术战略化。”“战术路线就是生命线。”“融个人技术与战术之中。”“技
-
@李晓波画圆战术:篮球箴言:““一个掩护、两人受益、三人策应,四处开花,五人画圆、多点进攻”。这不仅是篮球团队战术的真谛,更是做人做事的精髓!”1、
//
@篮球心语:
中国篮球过分看中身高,从体校的选材就可以看的出来。这样不仅抹杀了有篮球天赋身高不够的青少年的机会,而且在培养方法上也比较极端,容易养成高举高打,思维单一,缺乏变化,技术粗糙,战术素养低的坏习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