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圆战术”体系中的“快传快倒打法”是撕开对方防守的利剑

标签:
杂谈 |
分类: “画圆战术”理论 |

放眼世界的很多球队都还在打着一种旧式的篮球,即站位式进攻成为进攻配合的主体,大多数球员喜欢在接到球后停一下,看一下,运一下,那些死抱着这种旧式篮球不放的球队,已经渐渐被淘汰出主流战场了,去年湖人之所以无缘季后赛,就是缺乏团队篮球、整体移动进攻和多靠科比单打独斗的恶果,在湖人的进攻链条上少有快传快倒的情况,究其原因还是缺失整体移动打法。前不久,中国篮球在马尼拉亚锦赛上连败韩国、伊朗和中华台北无缘四强,我们看到的也是少有快传快倒的落后的站位式进攻打法。
篮球比赛中的快速一手传球更多体现和源于现代足球的快速一脚传球打法,巴西、荷兰、西班牙、巴萨等是突出代表。无论是足球还是篮球,这种打法的最大优点,是对方很难防守。球到手里,对方必须快速做到球到人到,你很快就把球传给别的队友手里,这样几个来回,防守体能消耗很多不说,防守越来越难以到位,就给进攻以可乘之机,这有点像足球训练中的抢圈斗牛一样。很多人不解,为什么这些球队防守的时候不逼得凶狠一点呢?说实话,不是他们不肯凶,实在是凶无可凶而已。在进攻一方娴整体战术配合支持下的快传快倒,你拼着命滑步几个来回下来,很快就没有劲了,防守最盼望的是进攻方运球慢慢悠悠地组织进攻。
所谓的节奏快,是移动跑位多、穿插掩护多、转移传球多、突分策应多、传切反跑多。而我们看到的中国男篮以及那些喜欢站位式进攻的球队,如果你仔细观察,每个人在接球时的表现,会发现他们都喜欢停一下,运一下,球的运转非常缓慢,既毫无流畅感,也容易被对方阻截和协防补防,更难调动对方并撕开其的防线。真正的快节奏有两层意思,一是传球快,二是跑动快、掩护快、拆入快、拉出快。当今节奏最快速的热火,他们的球员,既讲究一手出球,又追求在第一时间与同伴分享球。而马刺,看上去节奏并不快,但球的运转非常快,擅长在球场组成很多个局部的配合,在各个局部配合间快传快倒,通过整体移动来撕开对方的防守,发起进攻时却并不急于向限制区突破和直传球,而是先一边快传快倒一边快速移动掩护跑位、策应调动对方,消耗对方,拖垮对方,创造最好的进攻机会,除非他们认为一开始就出现了最佳的时机。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快传快倒打法是现代篮球的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反映了团队篮球的本质和规律,彰显了整体移动进攻的特点和风格。而那些打了多年的站位式进攻打法已经变得落伍了,谁接球或持球都要运几下或者通过运球来回寻找机会的打法已不合时宜,越来越被现代篮球的快节奏、高对抗边缘化。
“画圆战术”作为一种整体移动进攻战术体系,作为一种现代团队篮球打法,自然而然具备了上述现代篮球发展趋势的“快传快倒”打法特征。“画圆战术”按照基本移动路线和变化路线依次发动进攻,基本移动路线的“传球——反掩护(后掩护)——拆入——通过双掩护或连续掩护拉出”的圆形循环中,快传快倒成为基本移动路线的黄金纽带,在手不粘球的快传快倒中,基本移动路线的各个环节依次出现,创造出限制区左右两侧各三个进攻机会,呈现出流畅连贯、节奏鲜明的战术配合。
在“画圆战术”体系中,对于传球移动跑位的战术执行力要求较高,谁持球都一样,球星也不例外,两秒之内必须传球,超过三秒,就会破坏整体移动的节奏,每一个球员都必须无条件按照这样的传球时间要求进行快传快倒、移动跑位、掩护拆入、策应、突分,一般而言,耐心地快传快倒达4、5、6、7、8次是最后的机会出现的最佳时机。在以上快传快倒中,基本移动路线可以寻找时间差、空间差和位置差进攻机会,如果基本移动创造的机会不好,可随时随地转化升级为以挡拆、突分、策应、传切以及相伴而生的假挡拆、假掩护、假策应以及反跑等更具篮球智商的变化路线。
这样的战术要求,一方面可以保证“画圆战术”的基本移动路线快速展开,有序移动,另一方面也可以化解防守一方的整体防守队形,从而创造出进攻中最好的机会,给对手致命的一击。像前面论述的一样,“画圆战术”是一种“猫捉老鼠”的游戏,一开始并不直接进行突破和强攻以及将球传到篮下,而是讲究控制对方控制时间,三传四倒逐渐加快移动跑位的速度之后,逐渐破坏对方的防守体系、撕开对方的协防以及创造内外线最好的空位机会之后,才发起致命的攻击。
分享自李晓波画圆战术
《从艺术足球看“画圆战术”蕴含的艺术篮球风格》 -
提起艺术足球,人们很容易联想到上世纪1982年世界杯上的那支巴西队,尽管那支球队在意大利的混凝土防线面...
(来自 @头条博客)
- |从艺术足球看“画圆战术”蕴含的艺术篮球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