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浅析交叉策应配合在“画圆战术”体系里的具体运用以及变化中的变化

标签:
转载 |
分类: “画圆战术”实践 |
解读“画圆战术”,提升战术素养!
策应配合 是指处于内线的队员背对或侧对球篮接球,由他做枢纽,与外线队员的空切相配合而形成的一种里应外合的方法,策应配合通常高大中锋运用较多,策应时进攻队员背对或侧对球篮接球后,以他为枢纽,通常策应配合可以根据策应的区域和位置分为内策应、外策应、高策应、底线策应等,其策应配合方法都基本相似。今天我主要探讨的是交叉策应配合在画圆战术里的具体运用以及变化中的变化.
“画圆战术”是一种整体战术体系,离不开局部战术的支撑,它是由掩护、策应、突分、传切的等局部基础战术配合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它以掩护(侧掩护、后掩护、定位掩护)为基本移动路线,以策应、挡拆、突分、传切为变化路线。在“画圆战术”发动后的展开途中,策应战术运用较多,当持球队员传球后向相反方向移动去给同伴做掩护,此时,在掩护点上会形成两个机会点,一是被掩护队员向外拉出后的外线远投或突破的机会点,另一个就是掩护队员向罚球区拆入的内线攻击点,这个内线攻击点如遇到防守后接到外线传球就变成了策应点,外线队员传球给拆入的内线同伴后的插入,就与内线构成了策应配合的态势,内线持球队员既个自己进攻,也可根据情况将球回传给切入篮下的外线同伴。 这种蕴含在基本移动路线中的策应配合,体现了“画圆战术”两条移动路线的有机结合与变化。
此外,当每一次掩护后的拆入罚球区一带没有抢占到内线攻击的策应机会点时,中锋也可随时根据“画圆战术”的变化,不过掩护直接选择好策应时机上提罚分线背对篮或侧对篮要球,在接到外线队员的传球后主动做策应配合。当然策应配合如果不成功,球员既可拉出与外线球员做挡拆,也可以下压给边线左右两侧球员做掩护,开始新一轮拆入和策应。以上只是画圆战术的常规策应配合.
隐藏在"画圆战术"里的交叉策应配合如图所示,基本移动路线开始后.反掩护队员A3上提要球后,由A1把球交给A3,A1朝着图上指定的路线空切进去,然后A2朝着交叉的方向同样的空切进去,外线的两个队员空切的同时,中锋(A3)有多种处理球的方式.第一种将球传给A1,由A1上篮.第二种将球传给空切的A2,由A2上篮.第三种左右都无法开花的时候,可以自己选择转身投篮.当然,当A1和A2空切进去的时候,在零度角落位的A4和A5要向三分线45度角走位,这样就形成了第四种和第五种处理球的方式,也就是传球给A4和或A5.因为当A1和A2的路线都被切断了的时候可以选择把球传到A4、A5这两个点,不仅启动了新的传球路径,而且还可以保护后场,预防投篮不进时,被对方快攻.当然如果一旦把球交给45度的A4和A5两个点,中锋在中位策应后,还可以立即上去给45度角的A4或A5队员挡拆,这样也就又有了第六种和第七种方式.
我们知道,画圆战术的特点是灵活多变.他融合了多种局部战术为一体,表面看似复杂的战术,其实真正打的好的话,还是打那些局部战术,只是打这些局部战术之前必须建立在基本移动路线的基础上才能进行的.交叉策应配合只是这个体系里的一种打法,而这一种打法又可以延伸出多种打法,就拿这个交叉策应配合来说,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打法,通过图形我们还可以看出,假如A1、A2空切进去都无法得到球,那么A4、A5可以同时和A1、A2在两侧分别同时做单掩护,A1、A2又按照基本移动路线溜出来到45度角策应.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打法就是A1、A2都朝着一个方向走位,比如A1和A2空切进去可以都朝左边走位,假如A2在前面,A1在后面,A2队员可以和A4形成呼应,双掩护站位给A1做双掩护,这个时候下线队员向罚球线上提要球,上线队员落位到零度角,与此同时,之前负责策应的中锋应该向弧顶走位,把罚球线的位置留给拆入上提的队员,这样就能体现画圆战术里每跑一次位都保证罚球线有队员落位的特点了.所以在画圆战术里,只要善于动脑筋,善于移动,就不断地有机会出现,就像堵洪水一样,堵住了这边,那边又崩溃了.以上列举的只是个人的肤浅只见,只是一小部分,根据场上的变化还可以衍生出更多的打法来.
前一篇:胯下运球后停顿急起过人
后一篇:很实用的低位单打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