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画圆战术”训练营周末训练——给弟子们讲扬纳基斯★

(2013-05-26 20:36:55)
标签:

杂谈

分类: “画圆战术”训练营
“画圆战术”训练营周末训练——给弟子们讲扬纳基斯★

   
美国11岁篮球神童训练视频 看看天才是如何打造的http://t.cn/a9gQLv
 
 
昭通连续几天一会儿晴一会儿雨的,给人以雨季提前的感觉,其实昭通的雨季还早着了,不管怎样,对于干旱的大地就是及时雨。今天,又到了训练营训练的日子,乌云没了,暴雨没了,太阳出来了!
中小队员们按照我的哨音继续训练“击鼓式”运球,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不论是单手运球,还是双手运球,不论是体前变向、跨下、身后等运球形式,都必须按照我吹出的节奏进行练习,孩子们的运球越来越精到,有的已经可以杂耍了,童子功日臻娴熟。
中队员们在练完运球之后,继续强化了一分钟自投自抢半截篮训练,我要求要出手12——14次才算到量,8个及格,10个优秀,随着一组组投篮的进行,他们已经大汗淋漓,这样的训练都是在不断的移动中进行,往返跑抢球与跳投,完全从实战出发来进行,不仅练习了体能,更练习了在快速移动中出手的习惯。
大队员今天来了10个多个,正在度蜜月的陈兴林也到场给同伴们助威。大队员们首先练习了一分钟自投自抢,接着练习了单手变向三次运球突破抛投,三次的节奏是咚咚咚,然后突破抛投。两手交替进行。看得出他们运球基本功差啊,还不如中队员中的运球功力深厚。后来是练习后转身后仰跳投,昭通目前掌握此项技术的太少了,非练成不可。多数球员已经学会,需要时间来强化。
今天我专门讲了新任中国男篮的希腊名帅扬纳基斯的先进执教理念与“画圆战术”理念的一致性。扬纳基斯这个外国名字不好念,也不好记,但是只要将中国的一项菜肴改改就能永远记住了,将“麻辣鸡丝”的“麻”改为“扬”即可。
扬纳基斯是希腊名帅,世界级名帅,曾率希腊队队击败过梦七队,其执教水平毋庸置疑。在中国这个缺失战术文化的国度,他的到来将给中国篮球带来整体移动进攻战术的新理念。中国小农经济几千里,单干的农耕文化和小农经济意识,给人们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烙下了深深的印记,不善团队配合,善于个人的技巧,在中国的体育项目中,单干的都比较好,团队的项目一般都差。团队合作是西方工业革命以后的产物,欧洲工业革命几百年来塑造了他们善于合作,讲究团队的人文精神和现代文明的组织程序。现代化大生产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越来越细,培养了欧洲人在团队里各司其职、各展其能的精神力量和行为特质。表现在篮球场上就是讲究团队配合,团队配合的载体就是战术配合。所以欧洲人自幼开始学篮球接受的就是团队至上的战术配合,接受的是如何通过战术配合来展示个人技术,因此,欧洲球员的战术素养较高就源于此。中国小农经济意识一直几千年萦绕在国人心中,尽管古人早就有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整体观,但似乎更多用去做风水之类的事情去了。现代工业和市场经济一直远离国人,近代以来虽有发展,可发展因各种因素十分滞缓,尤其是市场经济在上个世纪90年代才建立,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特质核心的东西不是工业文明和市场经济的本质——团队合作,而是小农经济的单打独斗。表现在篮球场上主展现自我的多,团队配合的少,喜欢技术,轻视战术,注重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所以扬纳基斯的到来,会给中国篮球点燃一把火,一把“团队至上,战术至上”的星星之火。
扬纳基斯的整体移动进攻理念是,团队至上,战术为本,技术为先,快速移动跑位、频繁无球掩护,辅之以挡拆、突分、策应等,总之,不能站住打,反对单打独斗,也不喜欢1人打4人看或2人打3人看。这与“画圆战术”整体移动进攻战术体系完全一样,不同的是,“画圆战术”比扬纳基斯的理念更先进的是,将整体移动进攻理念变成了操作性极强的战术模式,变成两条路线的移动跑位(基本移动路线和变化路线,方与圆的关系),而扬纳基斯的整体移动进攻还处于原则的层面,这对中国篮球的智商和体能是一个挑战。因为,扬纳基斯的整体移动跑位还没有形成战术模型,尽管强调了掩护、挡拆、策应的战术配合理念,但往东、往西、往南、往北、往中跑?需要球员自己来审时度势,这太难了,对于自幼缺少战术素养训练的中国球员,随时都可能出错,有时会变得十分痛苦。而“画圆战术”不存在这些问题,球员按照其战术模式的两条路线跑位,基本不会出错,圆中有方,方中有圆,方圆有序,而且对体能的要求也相对较低。王治郅如果打“画圆战术”,还可轻松打5年。
从这个意义上讲,扬纳基斯为什么会成为严厉的教练,就自然明白了。因为在欧洲以及作为欧洲人的他,战术是第一位的,战术执行力更是第一位的,战术是不可侵犯的和随性执行的。他的战术理念的是跑动进攻,无球掩护,挡拆,在没有战术模式只有原则(强化掩护、挡拆、无球跑动、寻找最好的机会)的情况下,球员因移动跑位就会出现随意和混乱甚至是瞎跑,必然遭到他的怒吼,他也没有办法,随着球员跑位中的不可确定性以及对篮球的理解与扬纳基斯出现冲突时,作为主教练的他必然选择的是批评或怒吼。这一点我的恩师曹俊也是如此,曹俊老师在八十年代就是一个非常讲究整体移动的教练。当年带我们训练战术时,弟子们最怕,因为他要你不能站着打球,必须跑起来,掩护、策应、突分、传切说起来简单,打起来很难,因为涉及5个人,涉及团队,所以就会出现,不跑会遭到老师批评,跑又会出现往哪里跑的问题,因此训练中瞎跑的有,乱跑的有,盲目跑的有,乱成一锅粥的时候有,老师气愤之极时,不仅会怒吼,还会打人。老师也没有办法,指责我们篮球智商低,我们也认为是这样。
直到我用哲学反思篮球,用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整体观、团队精神以及现代系统论控制论思考并创立了整体移动进攻战术体系——“画圆战术”,才找到了篮球场上进攻的方圆融合的整体移动路线,即基本移动路线(圆)和变化路线(方),找到了整体移动进攻战术的载体或叫战术模式,把整体移动进攻理念变成了有效的有序的移动跑位,克服了无序的移动跑位。中国篮球终于拥有了自己的整体移动进攻战术体系,足以比肩西方和欧洲的篮球战术体系。我终于明白,曹俊老师原本也不想骂我们、打我们,而是出于无奈的困境,他由于没有整体移动进攻的战术模式,只有整体移动的理念,自然移动跑位会出现5个人在球场上无序的跑位状态,他无法改变,只好把责任推给我们。他的理由很充分,他已经讲了要强化无球跑位,加强掩护、强化挡拆、不断策应,增加突分等原则和理念,可篮球智商差的我们实在是不知道这些原则实施的时机以及相对确定的移动路线。这样的无序或没有战术模式的整体移动战术状态下,曹俊老师被我们的瞎跑逼上梁山,成为弟子们心中的“暴君”。
扬纳基斯要求队员传球6次以上,寻找最好的机会,这与“画圆战术”的要求完全一样,这是整体移动进攻战术的内在要求也是现代篮球防守水平的提高,对抗性的增强有关,在这样的高强度防守下,寻找机会成为一支球队在进攻中必须思考的重大问题,耐心成为战术成功的第一要素。扬纳基斯要求的6次传球寻找最好的机会,讲的就是耐心,而中国球员善于打一锤子买卖的球是一支战术上的最大颠覆。

    在《《耐心寻找机会是“画圆战术”实施的前提》一文中我指出:“画圆战术”有点类似猫捉老鼠的游戏,最大的耐心表现在按照“传球——反方向移动——掩护——拆入——拉出——再掩护——再拆入——再拉出,循环往复寻找机会”的基本移动路线之走位,一般传球到三、四、五、六次左右(越往后机会越多)对方防守队形就会出现大面积的混乱,此时下手,往往事半功倍,对于突破来说更是最佳时机,因为此时对方基本没有协防。所以我在“画圆战术”实践中原则上要求球员传球必须到四次至六次以上才能进攻(特殊情况除外,比如内外线出现空位机会)。有人可能会认为,这样传球时间会不会超时导致24秒违例,这样的担忧是多余的,首先控制时间是篮球比赛掌握主动权的主要策略,你再强大,时间被我方牢牢控制,想要赢更多得分你办不到,其次,时间绰绰有余。一般来说,运球推进前场最快速度在4秒左右(传球更快),到前场后落位在耽搁2秒开始发动“画圆战术”,离一次进攻24秒还剩18秒钟时间,我做过测算,球员按照“画圆战术”基本移动路线“传球快、掩护快、拆入快、拉出快”的要求,传一次球一般需要2秒,传两次球需要4秒,传三次球6秒,传四次球8秒,传五次球10秒,传六次球12秒,也就是说,全队按照“画圆战术”传六次球后所用时间12秒,离24秒一次进攻还剩6秒(如果体力充沛,速度还可以提升,在5秒中传三次球,10秒传6次球),尽管如此,也还有充裕的6秒时间进行最后的挡拆或突破或投篮,因此充分地耐心地利用前场18秒(至少18秒,能努力在争取2秒更好)的时间来组织战术配合是衡量一支球队战术素养高低的试金石。耐心寻找最好的机会是“画圆战术”内在的要求。

    讲完这些,进入分组半场对抗比赛,因为我今天分组前专门给大家讲了半个小时的战术文化,所以今天的战术训练效果明显,大家打球严格按照“画圆战术”基本移动路线和变化路线寻找机会,掩护不断、挡拆不断、策应多多、突分时机很好,反跑反切不断,球员不再粘球,传球次数明显增多,两秒一次的传球,把5个球员串联在一起,像一部机器一样快速运转,耐心明显提升,打出不少漂亮的配合,多次得到在场观战的球迷的鼓掌,可以这么说,如果中国男篮前来观摩,他们一定会以为我们在打欧洲篮球,还也以为莫非是扬纳基斯教的,咋会如此讲究整体且进攻的连贯性如此之强之多,耐心咋这么好,像一部机器在运转。他们错了,我们打的不是欧洲篮球整体移动进攻,我们打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整体观的产物——整体移动进攻战术配合“画圆战术”,这是中国人自己的篮球功夫,中国的月亮比外国的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