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现代篮球防守体系的核心与构建防守体系的因素和要求

(2013-02-23 10:47:04)
标签:

杂谈

分类: 篮球论文

                   现代篮球防守体系的核心与构建防守体系的因素和要求

 

1、现代篮球防守体系的核心——攻击性与多变性

在篮球比赛中,当对方获球时尽最大努力不让其投篮得分;本方获球时则力争得分;这两者的重要性相等,收益相同,因此目的是一致的。如果从心理学角度看收效大小的话,似乎防守成功时的收效还要大一点,因为有的对手在遇到有力的防守而丧失进攻中得分机会时,会产生心理上的压力,导致在以后的比赛中失误增加。所以在加强进攻能力训练的同时要加强防守能力的训练;在比赛中不但要在进攻上投上兵力,更要注意在防守上布置重兵。出于这样的考虑,逐渐形成了攻守平衡的理论。

自攻守平衡理论首次在美国出现并得到广泛的承认并付诸实践后,立即引起了各篮球强国的普遍注意与研究,各队结合自身的特点,建立发展了多种攻击性强、变化大的防守体系。如美国队建立在盯人与区域紧逼基础上的防守体系;前苏联队以稳固联防为支柱的防守体系就是比较典型的代表。目前虽然各队的防守体系不尽相同,但其具有共同的基本特征:一是攻击性强,二是多变性广。而变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保持防守攻击性的持续有效。

(1)攻击性

最能体现攻击性的典型防守是紧逼盯人和区域紧逼。紧逼的目的就是要用适合于我方而不适合于对方的速度控制整个比赛的节奏。采用这种防守有两个具体作用:一是能调动本方防守的积极性,促使运动员认识到防守也是一个主动的过程,从而主动积极地投入防守;二是能有效地切断对方最佳配合传球路线,破坏其最熟悉的习惯打法,造成对方失误或延误其进攻时间。美国教练温帕金森指示,要使防守具有攻击性必须加强队员的个人防守能力,对有球队员施加压力,使其不能轻易投篮、传球、运球突破;对无球队员施加压力,与其争抢位置、路线、时间,使其不能轻易接球,并迫使其离开有效的攻击位置。

(2)多变性

传统的防守战术各有长处。为了将这些长处综合使用就应该采用变化防守战术的方法。变化是指在整个比赛中经常交替采用各种防守战术和在一个攻守回合中进行多种防守的方法。多变的目的是尽量造成不断变化的环境,以使对手的进攻处于不平衡的状态。大多数的队都是根据防守阵形的变化选择自己的进攻手段,因此防守形式的不断变化会给进攻手段的选择带来困难,引起较大的不适应甚至造成进攻混乱。就连我国高水平运动队的比赛,防守单一的现象仍普遍存在,即使有变化也只是形式的改变且多数是在被动情况下变化的,这样就于本方不利,反而对对方的进攻有利。

2、构建防守体系必须考虑的因素与要求

为了适合攻击性和多变防守的要求,近年来对个人防守、全队防守基本原则和防守配合等问题都提出了一些新的具体要求,使防守方法有了很大的改观,提高了防守的效率,并且丰富了防守理论。

(1)个人防守要求

由于现代防守对个人防守能力的要求提高了,因而对防守有其本身的要求也提高了。要求防守者首先要在心理上战胜对手,要有明确的责任感,并凭借这种责任感树立起压倒对手的信心。

美国的教练员们总结归纳出一个好防守队员应具备的心理条件为:①运动员要有成为好防守队员的愿望和决心。他们应知道防守再好也难以获得观众的喝彩,但是要取得胜利则离不开成功的防守;②要有预见性。预见性不仅指快速反应,而是要在正确的时间内出现在正确的位置上以及时阻止对手的行动;③沉着。即便防守中出现错误也不要慌张,要保持沉着想法,应抢在第一时间去弥补。如果些时焦躁慌乱,就会给对手以可乘之机;④专心。防守时要集中注意力专心致志。想在场上休息或放松,可在进攻时根据场上的情况灵活进行,绝不允许在防守时进行;⑤信心。必须有勇气和信心去支配对手,如丧失信心就会随着对手盲目行动。除心理条件以外对身体能力也提出了相应的条件:①灵活性。灵活性的高低是与防守能力的高低成正比的。灵活性好的队员往往能部分地弥补身高的不足;②身体平衡。要始终保持正确的防守基本姿势,移动时一律滑步,不得交叉步跑,除非被对手突破后需追击的时候;③眼睛。目光要虚视对手的身体,既要透过对方身体注视远方,力争同时看到头和人,如不能兼顾就看人;④声音。相互招呼,提醒同伴注意对方进行掩护或潜在的掩护,招呼协防、补防、鼓励同伴,并给对手施加心理上的压力。

以前对个人防守的要求集中有选位、滑步、手脚配合的技术运用方法上,以上的这些要求则更高出了一个层次,充分反映出现代高水平比赛时个人的防守特征。

(2)全场防守配合的基本原则

在采用全场紧逼人盯人和区域紧逼时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进行整体的配合,不能仅靠单兵作战,否则,不但不能使对方的攻击受阻,反而会使自己的防守陷入混乱。基本原则如下:

①快速布阵。要各队员以最快的速度到达指定的位置。

②要保持扇形防守队形避免漏斗形队形。所谓扇形是指以本方球篮圈为扇枢向外扩出的队形;而所谓漏斗形是指以本方球篮圈为漏咀的内收队形,这一队形将中路畅开给对手留出了最直接的进攻路线,所以要避免这种防守阵形。如果扇形防线一旦被突破,每一防守队员都要立即退到球的水平线后重新进行防守。

③ 要想方设法形成夹击。紧逼的最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形成夹击。虽然夹击具有一定程度的冒险性,但只要方法得当,一旦形成夹击就有截获球的可能,就能打乱对方的进攻。

④ 防守中要敢于大胆错位、积极协防。如果在防守中一旦形成漏人,弱侧的队员要大胆轮转补位、积极协防并争取抢断。

(3)防守配合的合理方法

目前对防守队员配合问题的不同看法主要集中在如何对待掩护和夹击地点的选择上。

一是对方进行掩护时,究竟以何种防守为好?究竟要不要换人?对此问题存在两种看法:

①不要换人防守。换人会造成某些非常被动的情况。例如对方利用高大的内线队员给外线队员进行后掩护时,如换人则极易发生小个队员防高大队员的不利情况。当高大队员善于进攻时就更加使防守被动。因此要充分利用挤过等方法进行防守,其中最佳方法为挤过,因为挤过可与对方保持最近的距离,可对对手的急停、变向等动作做出最快的反应。比赛中如出现了非换人不可的局面就说明肯定是防守中出现了错误,而这种错误多数是由脚步动作不积极而致,本应避免的;

②可以换人。由后面的防守人发出信号,如“换人”、“左面”、“右面”等。信号一旦发出,即使情况有了变化不一定需要换人时,也要果断交换,然后再伺机换回。一定不能语言与行动不一致,否则会造成漏人。换人以前要审时度势,如换人后将出现小个防大个的情形就不要换;如不得已换了,小个防守者一定要及时呼救,此时弱侧队员要在对方利用这一情形之前赶回协防,并及时将小个队员换到外线上去防守。

掩护时能否换人,应根据所防对手的情况而定,同时也要参照对方的防守策略。松动盯人时好处大些;紧逼盯人时不换人则能给对手造成更大的心理压力。

二是关于夹击地点的选择。

美国最近有人指出,利用中线边线交角夹击和利用场角进行夹击早已是公开了的秘密,在这些夹击地点实施夹击的企图易被对方迅速误破,因此可能性已大为减少。另外,由于规则的个性更加有利于攻击性的防守,只在上述地点实施夹击也显得过于保守,缺乏咄咄逼人之势,因而导致防守的攻击性不强。为了扩大夹击的范围,首先要提倡前场夹法。有目的地紧逼对手,使其在本方的端、边线交角处、端线处接球,并立即对其夹击;第二是沿边线的任意地点都可作为实施夹击的地点。在全场区域紧逼或全场盯人时,在前场一般只进行两次夹击,如均被突破则应快速回自场布防;在半场区域紧逼时,坚决堵住中间通路,并力争在中场交角、45°变线、端线交角三点连续进行三次夹击。每次夹击都坚决封堵其向中间或异侧的传球通道,逼迫对手只能向本侧端线方向传球。

综上所述,防守是否具有较强的攻击性取决于队员所取的防守态势;而防守的效果大小则看看各种防守配合特别是夹击的运用效果。

三是防守体系的建立。

在一定的指导思想下,结合本队的实际,建立一整套完整的防守体系,是世界篮坛各强队普遍的防守特点。

美国著名篮球教授迪安。史密斯在其著作《篮球——综合进攻与防守》中阐述了他的一套完整的防守体系。其指导思想:“主动行动,再反应”理论。要点为:“大多数防守是依据进攻者的行动作出自己的反应的,我们却要力争先采取主动防守行动,迫使对方依据我们的防守行动作出反应。使对方仅忙于从我们的防守中解脱出来,这样就防止了他们去做想要做的事;至少防止他们用其最得心应手的方法去做。我认为防守主宰着比赛,防守是进攻的组成部分。”美国队的防守确实如此,无论男队还是女队的防守都是咄咄逼人,使人无法解脱。

组成要素:由两大基本要素组成,一是人盯人防守。这是一种完美的防守,任务明确,易最大限度地发挥出防守队员个人的防守积极性和防守能力;二是夹击。不能形成夹击的防守称不上是真正的防守。防守全过程就要不断设计陷阱并制造夹击,使对手穷于应付而不能顾及其习惯打法和节奏。

在上述指导思想下和基本要素基础上建立的防守体系的核心就是“变”字。史密斯认为:不能等到对方开始占优势时才考虑改变防守,应在此之前就变。在整个比赛过程中,我们始终在变化防守,根据场上的的情况不断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构成变化多端的综合防守体系。这样对手就难以很快适应我们的防守。

四是防守形式的选择。

任何一种防守都具有其特定的形式,通过形式可度测到防守的方法、手段以及企图。在篮球运动中,随着防守指导思想的改变、方法、手段的更新,必然带来形式上的变化。“以人为主”的防守指导思想对形式上要求与“以球为主,球、人、区兼顾”的指导思想对形式的要求是不尽相同的。

俗语:“兵不厌诈”,为了保持防守的攻击性、突然性,就要尽量隐蔽真实的防守意图,在这一点上,防守所取的表面形式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常能有效地蒙蔽对方。

在设计本队基本防守形式时必须考虑上述要点,并根据本队的实际情况确定。上文提及的史密斯教练的步骤是:确定基本防守形式为半场紧逼盯人;队员熟练掌握之后再扩大控制面积,由半场扩大为三分之二场地,再进一步扩大到四分之三场地,最后至全场。在此之后,发展区域紧逼,要求无论半场的还是全场的区域紧逼,其开始形式一律为盯人形式,而不是按区落位。最后结合盯人的形式发展联防,他选择的联防形式是1一3一1联防。因为1一3一1联防能与其基本防守形式——盯人紧密结合,不易被识破;所以对他的队来说是较为合适的。

在各种形式的防守中,应有明确的目标。在攻击性防守日盛的时代,以美国篮球界为主流的防守制胜论认为:各种防守的主要目标是要形成夹法。即使是联防也是如此。并且认为夹击法形成的瞬间,全队队员立即开始轮转补位,紧逼盯人,而不管在此之前正在进行何种形式的防守,并且一变到底,直至本次攻守回合结束。

位置的划分,开始实施防守的阵形都应随防守的变化而确定,每一队员在落位之后都要随时随球调整,使全队有较大的防守重合区域。防守队员的活动区域越大,伸缩性越强,重合区域自然大,协防效果好,防守的效果也好。

一支篮球队在赛场上要处于强者地位,除进攻要遵循多点进攻外,防守时一定要多变和善变。 一是指一支篮球队必须熟练掌握和运用多种防守形式。如全场紧逼盯人,半场扩大盯人,半场缩小盯人、23联防、32联防、122联防、131联防、1盯4联、前场紧逼盯人后场联防、包夹重点人轮转补防等。同时要提高这些防守形式的质量,才能使这些防守形式具有威力。不同的防守形式是根据不同的进攻来制定的,每种防守形式宛如一件武器,一支篮球队掌握了多种防守形式,手里就掌握了多种武器。

比赛中就可以根据对手的不同进攻采取不同的防守形式。只有自己的“武器库”拥有多种武器,才能在比赛中运用自如,此谓多变;二是指在防守形式变化上要积极主动、突然迅速。主动由一种防守形式突然迅速地变化到另一种防守形式,场上5个队员的行动要快而统一,使对方感到防守似乎处于一种漂浮不定的状态,忽而这种防守,忽而那种防守,令对方捉摸不定,使对方总处于一种适应某种防守的被动境地。当对方刚适应某种防守形式,防守又变了,此乃善变。

一支篮球队只有在比赛防守时做到“多变”和“善变”,才能在比赛中处于主动和强者的位置,才能从攻防形式上的“被动地位”变为“主动地位”。防守的“多变”和“善变”赋予防守以强大的力量,从一支篮球队的整体来看,如果在比赛中防守不好,总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不能有效地遏制对方的进攻配合,往往是在“多变”或者“善变”上出现问题。北京13连胜的原因就在于与之交手的球队,在全场比赛中不变的使用扩大盯人一种防守形式。没有多变和善变,山东改变成1盯4联效果不错,佛山改变成1盯4联后终止了北京13连胜的势头,体现了不同防守形式的相生相克,体现了善变的力量。

总之,在目前高水平的比赛中,一个队只采用一种防守形式进行防守以不变应万变是不可能制约住对方的,更谈不上控制整个比赛的主动权。要提高防守水平,就应根据自身队伍的特点,不断地进行训练,建立起综合多变的防守体系并熟练运用之,达到在防守中争取主动,只有这样,最终才能战胜对方,才能赢得比赛的胜利。

 

 

分享自李晓波画圆战术 《篮球比赛攻防两端之“孙子兵法”》 - 一、进攻端之“兵法” 要想赢得比赛只有两个办法,其中之一就是想办法得到比别人多的分数,这就要提高进攻成功率和进攻... (来自 @头条博客) - http://t.cn/zYNuCb4

分享自李晓波画圆战术 《善变者强 多变者刚》 - 防守的善变和多变,是指防守方根据对手的进攻态势做出的选择能抑制进攻的多种防守形式中的一种之应变反应能力。也许赛前布... (来自 @头条博客) - http://t.cn/zYNmxV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