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半场扩大盯人防守的攻击性

标签:
杂谈 |
分类: 篮球论文 |

攻击性防守一词最早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美国篮球理论界。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攻击性防守已深受各国篮球人士的关注和重视。《篮球大词典》将“攻击性”防守界定为,是在防守的基础上主动出击,给进攻者以强大的压力,控制进攻者的一种防守配合。我国大多数学者认为“攻击性”防守从个人防守角度来讲就是首先要通过控制无球队员使其无法接球或接球失误。当无球队员一旦持球后,防守队员就要马上果断地靠近紧逼,利用手臂和身体的动作,妨碍其行动威胁他的球造成攻方失误或失球,而达到控制球权的目的。对于防守来讲,就是要采用综合多变的防守。防区紧逼对手,趁对手在防守战术变化上的不适应或来不及适应,控制比赛的主动权,从而获得比赛胜利。
一、防守攻击性的表现
2、在防守有威胁的无球队员时提前移动对其贴身紧逼,形成绕前、卡堵,减少其接球次数。在防传球时主要是控制传球方向、封堵传球路线。
4、协防、夹击、关门、补防等攻击性很强的防守基础配合在现代篮球比赛中被频繁使用,这是现代篮球运动防守方面的重要特点。在防掩护时,要尽量使用挤过和绕过,适当的时候也可以交换防守。
5、在全队防守配合方面主要是人盯人防守、区域联防和混合防守的运用。全队防守战术的攻击性主要体现在主动性、集体性,针对性、多变性和综合性。
1、提高对攻击性防守的认识,更新陈旧观念,加强防守意识的训练。
2、防无球队员时要提前卡堵,必要时贴身对抗,减少其接球次数。
3、防有球队员时要贴身紧逼,手不断去找球,给球强大的压力,要善于运用合理的身体对抗去干扰对手,同时注重结合抢、打、断球技术。
4、抢防守篮板球时要挡抢,注重连续起跳和挑拨抢球的训练,建议采用多人围抢篮板球的战术。
5、防守战术方面使用半场扩大人盯人防守或是对位联防,合理运用协防、补防、关门、夹击等配合,增加战术变换的次数,要求队员互相呼应,彼此协调,提高防守的整体质量。防快攻时要求所有队员快速回防。
2、防无球队员时要提前卡堵,必要时贴身对抗,减少其接球次数。
3、防有球队员时要贴身紧逼,手不断去找球,给球强大的压力,要善于运用合理的身体对抗去干扰对手,同时注重结合抢、打、断球技术。
4、抢防守篮板球时要挡抢,注重连续起跳和挑拨抢球的训练,建议采用多人围抢篮板球的战术。
5、防守战术方面使用半场扩大人盯人防守或是对位联防,合理运用协防、补防、关门、夹击等配合,增加战术变换的次数,要求队员互相呼应,彼此协调,提高防守的整体质量。防快攻时要求所有队员快速回防。
2、2011-2012赛季CBA总决赛所运用的半场人盯人防守战术中,以半场扩大人盯人防守为主,这种带有紧逼性质的防守阵型,提高了比赛的身体对抗性、防守的攻击性和破坏性等。
3、2011-2012赛季CBA总决赛联防运用占全部防守战术的17.1%,可以看出联防在比赛中的运用已经越来越少了,如今随着大量优秀外援、国外的训练师引如CBA联赛,更多的是采用攻击性极强的扩大盯人防守。
篮球比赛中的攻防是一对矛盾的对立统一体,进攻促进防守,而“攻击性”防守在促进进攻的同时,又向进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目前篮球技战术有了新的发展。
当今世界强队“攻击性”防守在技术上和战术上表现为“攻击性”、贴身加力、综合多变,所以,对篮球要加快自身“攻击性”防守的训练,在身体素质、力量、耐力、速度以及攻击性防守战术等方面加以强化,从而使球队取得优异成绩。
后一篇:篮球半场人盯人防守战术和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