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觉得之前我们的队伍缺乏基本功训练。我不知道教练们为什么要跳过这些部分。你想,我上了三年大学之后进入联盟,还在坚持这些基础训练,不明白他们有什么理由不这么做。”
——乔丹
-
上午还是阴天,下午却晴空万里,昭通的冬天让人琢磨不透。气候变化不是问题,即使再冷,训练营的队员们依然不会无故缺席的,他们对篮球的热爱像他们的童真,纯洁无暇。两点差5分当我去到训练馆,大大小小的球员们早已等候在那里了,门卫开门之后,球场便响起咚咚咚的运球声以及“练球了”!的呼唤声,新一周周日的训练就在这样的温暖中揭开了序幕。
“画圆战术”训练营旨在以战术训练引导技术的训练,把技术训练融进战术训练之中,让球员完成技术战术化的篮球必由之路。因为中国人长期受美国篮球熏陶,偏爱技术,单打独斗,轻视战术,没有处理好两者的辩证关系。通过战术训练引领技术训练,既强化战术意识、练好战术配合、树立团队合作意识,又在战术配合中发现技术运用的不足,强化技术的完善和提升,两者相得益彰,共同进步。
今天依然是分为三组同时训练,小队员们和中队员们开始一道训练,依旧练习球性,各种运球形式依次展开练习,我一边作出示范,一边逐个来回巡视,我不断地喊着:“加力、加力!加快、加快”,要求他们运球的力度再大一点,速度再快一点,练就杂耍般的击鼓式运球风格。运球必须有力且快才能适应球赛的需要。很多球员运球看上去不错,但运球没有击鼓的声音,缺乏力度,远远不能适应比赛中高速快变的运球节奏。高运球、低运球、单手运球、双手运球、体前变向运球、身后变向运球、胯下运球等练习结束后,小队员开始快速冲刺左右手交替运球比赛。中队员则开始练习快速多种变向运球。
一个半小时后,小队员们结束的本周的训练,在连串的欢呼声中离开的球场,球场顿时变得安静了。中队员们在杨万和朱红伟的教练下,开始温习“画圆战术”5人基本移动路线跑位,并在逐渐熟悉的过程中加快移动跑位速度。前两周都是陈兴林教他们,经过三周三次的练习,中队员们开始比较熟悉“画圆战术”基本移动路线跑位了。今天的训练主要在熟悉的前提下,纠正掩护的动作,提高掩护的质量,强调接球时面筐的“三威胁”动作、传球的时机以及传球的短平快等。中队员中部分上初中,部分还是小学4、5年纪的队员,尽管年纪小,但学“画圆战术”毫不含糊,穿着“画圆战术”训练营的衣服却一直在练技术,早就盼望学“画圆战术”这一天了。因此,个个学起来劲头十足,聪明的他们仅用三周、三次,每次一小时的时间就基本掌握,足见“画圆战术”简单易学。
欧洲球员战术素养极高,与他们自幼接受的技战术同步训练分不开,这是中国篮球的差距,必须改变长大之后再练战术的缺陷。我要自幼给他们播下战术的种子,让他们提前进入智慧篮球、团队篮球的境界,实现技术战术化的梦想!
中队员们的运球技术,很多大队员们都自愧不如,毕竟他们跟我练球,特别是运球已有三年了,童子功练的好。他们唯一的不足,是传球技术练得不够,所以传球不到位,今天专门做了强调,今后需苦练传球技术了。两个半小时后,中队员们满带笑容和汗珠离开了训练馆。
场上还剩下大队员,我把精力全放在他们身上,他们都是18岁以上的球员,年纪大大小小,各有层次,多数为24、5左右,最大的35岁,最小的18岁,有老师、有学生、有公务员。首先是1分钟自投自抢半截篮训练,每人6组,三人一组开始,8个几个,10个良好,12个优秀。今天优秀的一个没有,良好的不多,不及格的也有,投篮是篮球技术中核心技术,半截篮又是其中的黄金技术,非练好不可!
其次是“画圆战术”基本移动路线5人移动跑位练习,传球5次后在罚球线一带拆入点跳投,依次跳投一次,轮转进行,然后第二组上来按此方法进行,然后交替轮换小组。目的还是进一步熟悉基本移动路线跑位,使之战术定型,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战术必须定型,才能做到“先死后活、死中求活”。
第三是练习连续突分基础配合,这是“画圆战术”变化路线中的基础配合。三人一组,弧顶队员持球向一侧突破,运球至限制区后将球分到外线边角同伴,传球后落位边角,边角同伴接球后向限制区突破,分给另一侧同伴落为同侧边角,边角同伴向限制区突破后,分给另一侧处于边角的同伴,如此依次进行,分组交换。目的是强化队员突分意识和能力,训练中队员突破时压迫力不够,没有突破到限制区就开始传球,我示范后有所改进和提高,这项训练需要强化。尤其在突破中得寸进尺的压迫防守到限制区后在分球的意识更需提高。这样做既可压缩防守吸引协防,又能轻松将球传给外线同伴,没有压迫的突破等于没突,即使传球外线同伴也不会有好的空位机会。
第四是练习高位手递手策应,这也是“画圆战术”变化路线中的基础配合,即在外线站两位队员保持4米距离,一人传球给同伴后快速向接球人方向移动绕过接球人接到手递手回传球后上篮,持球人在同伴快要接近自己的时候持球前转身挡住防守人,手递手回传给同伴球后快速顺下。
第五是练习挡拆配合。这是“画圆战术”变化路线中的基础配合。这项配合中要求队员上提挡拆时与防守人保持两个拳头的距离,贴近了容易造成挡拆犯规,挡拆完毕后拆入时先做后转身,再做交叉步到篮下,很多队员要球不深,交叉步太小,训练后改进较大。挡拆练习完毕,我示范和讲解了传切配合在“画圆战术”变化路线中的各种打法和反跑变化。
第六是高位策应接高位挡拆配合。这是讲两种基础配合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当手递手的高位策应没防守破解后,迅速启动高位挡拆,让防守来不及调整步伐而遭到攻击。即持球队员手递手回传同伴后发现被防守一方绕过或换防,立即上前一步做挡拆便可。
第七是半场分组对抗,检验训练掌握的技战术水平。在对抗中发现,少数队员一旦对抗就忘了“画圆战术”基本移动路线,乱跑一通,说明战术尚未定型,还需苦练战术路线。有的传球后站在原地,连最基本的传球后必须做反掩护都往了,有的队员穿底拉出后无人下压去做双掩护或连续掩护,甚至出现穿底人大声呼喊同伴掩护,都无人前往,说明少数队员缺乏战术素养,按照“画圆战术”基本移动路线要求,不需要同伴喊叫,你就明白必须下压去给另一侧穿底过来的同伴掩护的。按照“画圆战术”基本移动路线跑位,两秒钟就会在限制区两侧形成一次依次出现各三个基本进攻点,其中拆入点像一把楔子直插防守的心脏,牵制左右前后的防守队员作用极大,可有的队员该上提罚球线一带居住策应,比赛中却常常上提不够或者走一半就撤了,没有走到位,对这一点的军事意义理解不不够,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因为战术尚未定型的结果,需要进一步苦练战术路线方能彻底解决。
最后我结合“画圆战术”,给队员们讲解了热火最近使用的助攻模式,即“冰球式助攻”。指出了画圆战术本身就蕴含着这一思想和传球要求,即在战术配合中要做到传球—传球——再传球,谁持球都不能超过3秒,否则违例。这样就能保证战术配合的流畅、连贯、整体。战术训练是检验一个球员综合素质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练好战术比练好技术更难,因为战术更多关注整体,除了勤奋和执着,还需要指智慧、眼界、胸怀、见识、无私、团队意识以及不断地重复的冲动和激情,直到条件反射一样的形成本能和战术定型!而战术素养这一优秀球员须具有的宝贵品质,就在这其中潜移默化地提升和孕育了!
战术定型之后,与之相应的战术等级就相应提高了。随着球队的战术在训练和比赛中不断得到应用,球队战术的熟练度也会随着训练比赛的增加而增加,当熟练度达到一定程度时,战术等级将会提升,从而在同等条件下,进一步提升了球队战斗力。战术等级的提升与球队战术定型紧密联系在一起。战术越定型,战术等级越高,战斗力越强。
训练从2点开始持续至6点结束,4个小时过的很快。今天王磊在训练中起跳后落下时踩在篮球上,脚踝软组织受伤,肿得像小馒头似的,映果送他去医院照片后医生说没有伤着骨头,我们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医生说一周才能基本恢复,祝愿王磊早日康复,早日归营训练!
每个打篮球的孩子不一定都能走向职业,而且真正把梦想当作工作和谋生的手段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所以我希望所有青少年能从自己打球奋斗的过程中理解篮球和团队真正的意义,体会其中的精神,不管成功与否,都能在他人生的道路上起到好的作用,这就足够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