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热火助攻模式看“画圆战术”蕴含的“冰球式助攻”原理

(2012-11-10 11:02:05)
标签:

杂谈

分类: “画圆战术”理论

从热火助攻模式看“画圆战术”蕴含的“冰球式助攻”原理

    2012—2013新赛季打了5场比赛,热火的进攻表现成了全联盟之最。新赛季开始后,热火以强劲的进攻表现让人眼前一亮,5场比赛过后,热火场均可以轰下110分,这在全联盟高居第一位。自从1996-97赛季的公牛之后,东部球队便再没有在得分榜上领跑过全联盟(整赛季),当时公牛以103.1分的表现和爵士平分秋色。

从比赛过程来看,热火的进攻也确实打得极为流畅。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效果?是热火主教练斯波尔斯特拉强调的“冰球式助攻”。大家都知道,篮球比赛的助攻是进球前的一次传球,进球的前两次传球是不算助攻的。而不了解冰球比赛的人可能不知道何为“冰球式助攻”?在冰球比赛中,每一个进球的前两次传球都是记为助攻并计算得分的。也就是说,热火现在提倡的是在真正助攻前发生的那些传球。“画圆战术”正式如此。

韦德表示,他大学母校的主帅汤姆-克里恩就经常提“冰球式助攻”。“在马奎特大学,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东西,”韦德说道,“教练平时对这些送出冰球式助攻更多的队伍会给予更多的褒奖,多于那些送出平常助攻的队伍……这就像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当你走进更衣室,那里会有东西在等着你。如果你在比赛中没有送出冰球式助攻的话,那么你会得到一个巨大的甜甜圈(即零蛋的意思)。”

“这支球队是一支非常全能的队伍,什么都懂,”巴蒂尔说道,“你扔给他们一个类似于‘冰球式助攻’的术语,他们也马上领会……这是非常棒的篮球理念。如果有传球机会,那你就传球,如果场上传球很多的话,你的球队就没必要有很多持球在手的人。进攻端自然不会陷入停滞。考虑到我们球队里投手这么多,我们的球永远都不应该出现停滞的情况,球应该时刻都在流动着。”巴蒂尔这席话好像是在说“画圆战术”的整体进攻打法。

斯帅称赞了勒布朗在“冰球式助攻”方面的天赋,称其是全联盟少数几个在这些助攻未发生之前就能够预见到的球员之一。“他能够做出这些计算,像我在这个联盟中见过的任何一个球员一样快,”斯帅表示,“就像我所说的,如果他考虑自己,考虑个人数据的话,那么他可以送出12次助攻,但他没有,他考虑的是什么对球队来说是最好的。”“现在,我们在进攻端的表现打出了一个很高的水平,”勒布朗说道,“这是因为我们大家都是无私的球员,我们不介意谁去投篮,我们不介意谁传球,我们只为了寻找空位的球员,每个在场上的球员都可以组织进攻。”这好像是在点评“画圆战术”。

以上便是新赛季热火采用的“冰球式助攻”模式,这样的助攻模式直接导致热火再比赛中通过不停滞的传球发动进攻,表现出进攻转移球的流畅性,三传五倒,球在空中来回飞舞之后,就落在了空位球员手里,得分不仅变得容易,且进攻十分流畅、连贯。不会在某一点停滞下来,影响进攻的连续性。热火所采用的“冰球式助攻”在“画圆战术”里比比皆是,而且是通过制度固定下来的,球员持球之后不允许在手里停滞超过3秒,没有机会投、突,要求在两秒之内将球传出最好。“画圆战术”要求的整体移动进攻是在真正助攻前发生的那些传球,与“冰球式助攻”打法完全一致。

“画圆战术”基本移动路线运行过程中所有队员接球后作出三威胁,传球时间是两秒钟传一次球,即队员手上持球不能超过三秒就要传给同伴,原地持球不能站住超过三秒时间。“画圆战术”基本移动路线展开后,队员按照“传球——反掩护——拆入——拉出的循环移动跑位,在限制区两侧依次出现双掩护或连续掩护给同伴从限制区内拉出”。在这一循环画圆的过程中球员传球之后必须快速去做反掩护,不准传球之后呆在原地不动,然后拆入篮下,最后拉出到外线,每一名队员都是如此移动跑位。

“画圆战术”按照基本移动路线移动跑位中,一般不需要运球,所有传球都是在不停地掩护、拆入、拉出的循环中实现的,所有传球都不是死球以后的传球,而是三威胁前提下的传球,“手不粘球”是保证”画圆战术“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一旦有队员持球以后随意运球或三秒以后再传球,连贯而出的机会就会被葬送。所以,传球、不断的传球是“画圆战术”正常运行的保证。我们不介意谁去投篮,我们不介意谁传球,我们只为了寻找空位的球员,每个在场上的球员都可以组织进攻。这就是“画圆战术”进攻原理。

《围绕“拆入和拉出”来传球是“画圆战术”的传球风格》一文指出:“在篮球比赛中,传球被誉为是篮球技战术的血液循环,就好比我们人体需要靠血液循环把氧气养料输送到身体的各部位一样。而篮球比赛当中我们需要通过传球把全队组合成一个整体。传球是篮球比赛中进攻队员之间围绕战术的实施有目的地转移球的方法,是进攻队员在场上相互联系和组织进攻的纽带,是实现战术配合的手段。“画圆战术”完美地体现了篮球比赛的这一规律。在“画圆战术”的整个实施过程中,通过球员不断地传球把全队组合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传球成为“画圆战术”依托的核心技术,很多助攻都是全队上下连续传球之后把球投进篮筐,中间没有一次运球,这些助攻得分与“冰球式助攻”完全一致。

文章还说,如果球在一个球员手里停留超过三秒,即过于粘球,“画圆战术”就无法实施,球员必须树立“传球——传球——再传球”的战术意识和素养,从这个意义上讲,“画圆战术”就是最大的传球战术。球员按照基本移动路线实施大范围的传球转移,来制造掩护和拆入进而拉出的进攻机会,从而调动防守寻找战机,这便是“画圆战术”的精髓。”,这样来看,冰球式助攻”不谋而合地成为“画圆战术”进攻的精髓。

在《“手不粘球”是保证“画圆战术”实施的先决条件》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画圆战术”是一种整体移动配合的进攻战术,与局部战术相比更要杜绝球员的“粘球”问题。因为它的所有战术形式都由传球连接,而且是在第一时间衔接,一旦错过传球衔接的最佳时机,就会严重阻碍“画圆战术”的顺利实施。从“画圆战术”的基本移动路线“传球——反方向掩护——拆入——拉出”这一循环的战术配合可以看出,发动需要传球,掩护后的拆入需要传球,拉出后的空位机会需要传球,而且是第一时间传球。在以上几个战术配合环节一旦出现球员不快速传球的粘球现象,“画圆战术”必然瘫痪。由此可见,“画圆战术”的衔接大多依靠球员的“手不粘球”、巧妙快速的传球来组合完成,这不仅体现了球员高水平的传球技术,也体现全队良好的战术素养,更体现了“画圆战术”快速、流畅、连贯的整体移动风格。

该文还指出:“随着“画圆战术”的发动和展开,球员不断的掩护、拆入和拉出,连贯的机会点会依次出现,此时如果球员粘球过多,谁接球都在原地运几下球然后再传球,不仅会使这些连贯的机会点丧失殆尽,攻击性减弱不说,而且也影响了战术组织的流畅性和实效性,所有移动全部停滞。”

文章最后说,“画圆战术”从制度上杜绝了“手不粘球”的出现,它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连续不断的机会点不允许谁接球后都在原地运几下球,然后再传球,这看似小问题,但它却造成了全队不能流畅地进行半场配合。一旦球员存在粘球现象,内线瞬间出现的空位机会,只因那几次原地运球就失去了,外线出现的难得的空位机会,也会因球员单打独斗的粘球而失之交臂,更为严重的是后续机会点会因粘球而出不来。因为,五个人的整体配合主要是靠传球“穿针引线”联系起来的,从某种角度来说,没有准确可靠以及快速的传球,就没有流畅的配合和连贯的机会。少数球队之所以运用不好“画圆战术”,之所以打的断断续续、磕磕绊绊、没有流畅性,没有连贯性,主要原因除了球员传球技术差特别是传不出渗透性直传球以外,更多的还是少数球员“手在粘球”。因此,“手不粘球”是保证“画圆战术”实施的先决条件。

《“画圆战术”从体制机制上增加和强化了阵地进攻助攻的次数和机会》一文说,“画圆战术”为中国男篮找到了一条不用强烈的身体对抗、火星的力量碰撞就可以充分发挥中国球员速度快、投篮准等特点的整体进攻战术体系和风格,有效地弥补中国球员对抗差、力量软的不足。“画圆战术”按照基本移动路线“传球-反掩护(后掩护)-拆入-拉出的循环,途中在限制区两侧形成双掩护或连续掩护之后,会在限制区左右两侧像一个爆炸钩一样爆炸出限制区内、外线45度、边角处三个基本进攻点,在创造时间差、空间差和位置差的同时供持球队员选择传球的最佳机会和把握突破、突分、空位投篮以及内线大打小外线矮突高的机会,这样的传球选择生生不息,不管是谁持球都有这样的传球选择机会。不仅给后卫,也给按照基本移动路线轮转移动跑位到持球位置的其他四位球员之一创造这样的连续传球助攻机会。如果按照场上变化态势,顺势启动变化路线之挡拆、策应、突分、传切(反跑)之后,对方防守队形必然撕破,球员们连续传球助攻的机率越来越大,不想传球助攻都不成,只要具备一定的传球能力和战术视野,就能成功。

综上所述,“画圆战术”的进攻模式多为助攻模式,原理与热火选择的“冰球式助攻”原理完全一致。“传球、传球、再传球”成为“画圆战术”一轮又一轮攻击的主线。在这样的过程中很多助攻得分都是由接二连三的传球之后完成的,符合“冰球式助攻”原理。事实正是如此,如果没有进球前多次的传球连接,哪有最后一次传球助攻得分的结果。不同的是,篮球比赛只计算进球前一次传球为助攻,冰球是计算进球前两次传球为助攻。这只是计算方式不同,我们不能急功近利,因为篮球比赛只计算进球前一次传球为助攻就丢掉篮球运动的客观规律,即“连续传球是传球是篮球比赛中进攻队员之间围绕战术的实施有目的地转移球的方法,是进攻队员在场上相互联系和组织进攻的纽带,是实现战术配合的手段。这也是冰球运动的客观规律。唯一不同是计算助攻的方式不同而已。

“画圆战术”的篮球哲学——球员个体完全融入整体、又更能借助整体展现自我技术的整体移动进攻战术体系。在“画圆战术”的实践运用中,常常不需要运球、甚至是不需要突破就轻松出现“冰球式助攻”助攻得分的情况。按照其基本移动路线移动跑位过程中,三传五倒之后便会出现限制区两侧依次出现的内外各三个机会点,类似热火采用的“冰球式助攻”得分就水到渠成,不仅让助攻变得轻松,而且让进攻变得更加流畅连贯、多点进攻、多点开花!学习、训练过“画圆战术”的球员对此应该再熟悉不过了!如果有传球机会,那你就传球,如果场上传球很多的话,你的球队就没必要有很多持球在手的人。进攻端自然不会陷入停滞。考虑到基本移动路线会不断创造出限制区两侧依次出现的内外三个机会点,我们的球永远都不应该出现停滞的情况,手不黏球,球应该时刻都在流动着。“画圆战术”就是要求这样打的。

“画圆战术”经典的“冰球式助攻”发生在2011年元旦之夜,我带领“画圆战术”训练营去到永善县与其县队打的一场友谊赛至今历历在目,尽管我方身高实力不如永善县队,队中有两位球员年纪47、46,但全场比赛我方在阵地进攻中几乎没有运球、没有突破,全部都是在“画圆战术”基本移动路线移动跑位中传球、传球、再传球,从未有粘球的情况,三传六倒就助攻得分,整体进攻效率较高,最后大比分胜出。我一个人助攻就达30多分。我所有助攻之前都是同伴之间倒手之后最后传到我手里完成的,没有他们前面的多次传球,就没有我最后一次的传球助攻得分。这就是“画圆战术”蕴含的“冰球式助攻”原理!

 

 

     

     看了上面两幅“画圆战术”基本移动路线动态图,就能看出其中蕴含的“冰球式助攻”原理。“传球—传球—再传球”成为其基本移动路线的主线和手段。在不断的传导球中寻找时间差突破、空间差投篮、位置差内线高打矮外线矮突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