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国奥战中华台北,一场恶仗,四节比分交替上升,双方一直僵持到最后一刻才分出胜负,国奥男篮凭借王哲林的20+14的两双以及赵泰隆的关键跳投惊险击败对手,中国国奥仅以4分险胜对手,获得亚洲杯第五。台北队的林志杰本场比赛也拿到了20分4篮板球。四节比分分别是:18-16、11-8、20-23、18-19(国奥男篮在前)。
从两队的情况来比较,正如曾文鼎所言,中国队最明显的优势在于身高,全队平均身高2.01米的高度为10支参赛球队的第一名,而台北队的平均身高只有1.92米。曾文鼎虽然作为队中唯一的一名中锋,但是他身高只有2.03米。相比之下,中国队仅达到2.10米的球员就有三人。
在男篮亚洲杯淘汰赛首轮,中国国奥队和中华台北队都不慎落败,但幸运的是两队在第二轮比赛中均以胜利告终。明天最后一天较量,两队将为了争夺第5名而开战。这是一场中国内部的德比战,作为台北队的主力中锋,曾文鼎在赛前就认识到了比赛的困难性,他坦言中国队的身高将会对台北队造成很大威胁。
从整体实力来看,中国队要稍微占优,小组赛中他们就取得了3胜1负的成绩,而台北队是2胜2负。但随着进入复赛之后,台北队的状态有所好转,他们在昨天的比赛中以16分的优势战胜乌兹别克斯坦,最终取得了与中国队争夺第5名的权利。
2米14的王哲林是本场比赛国奥男篮表现最好的球员,面对中华台北的内线主力2米03的曾文鼎,王哲林在对抗中高举高打,全场比赛他13次出手命中8球,砍下了20分14篮板4助攻,在下半场比赛中王哲林几次关键时刻得分,帮助国奥男篮稳住了局势,他也是本场比赛国奥男篮取胜的首功之臣。除了王哲林外,赵泰隆也有不错的表现,他全场比赛砍下14分,最后1分钟命中关键投篮,段江鹏11分,三分球7投3中,此外,张大宇5分,王子瑞6分4篮板,郭艾伦3分4篮板3助攻。中华台北方面,林志杰得到20分,16次出手命中8球。打法简单,助攻较少,依然是中国国奥的软肋。
说实话,拥有身高优势的中国国奥艰难取胜中华台北队说明实力确实有限。这里说的实力不是身高、也不是体能、更不是对抗差,而是战术素养差,最主要的是中国国奥就没有像模像样的整体移动进攻战术配合,范斌主教练负主要责任,没有有据有规的战术配合,叫球员如何移动跑位,中国国奥本来战术素养就不高。没有丰富多元的战术支撑,全队极有可能是一盘散沙,靠什么来统一思想,谁你教练乱吼乱叫也无济于事,换了谁都可能盲目跑位与单打,就看谁的篮球功夫如何了!
最后一节比赛双方开始拉锯战,赵泰隆飚中3分,睢冉也完成突破上篮,但中华台北队此时也是火力全开,曾文鼎飚中3分,林志杰更是内突外投砍下5分,第四节比赛打到一半,中华台北57-56领先国奥男篮1分,关键时刻段江鹏外线果断出手飚中3分,随后郭艾伦跳投得手,国奥61-57重新反超比分,此时双方争夺进入白热化,2分47秒,李学林飚中3分,两队战成63平,最后1分钟赵泰隆命中关键跳投,中华台北连续3分不中后只能采取犯规战术,最终全场比赛结束,国奥男篮67-63击败中华台北,收获本次亚洲杯第五名。

郭艾伦本次亚洲杯几场比赛的低迷标志他已走下神坛。曾几何时,郭艾伦是范斌麾下不可或缺的绝对核心,自打U16国青开始,郭艾伦一直是范斌队中的得分王,但自从U19世青赛开始,这种情况似乎有了一次急转弯,郭艾伦不再是范斌阵容中不可或缺的一员,甚至有些时候,他连球队的首发都不是,而他对球队的贡献以及在球队的作用都与人们的期待相去甚远。
虽然在前面两场与日本、黎巴嫩的比赛中全部得分上双,但是作为球队的控卫,郭艾伦的表现似乎过“独”,粘球不断,选择个人攻击多——全队在和日本队的比赛中的前三节助攻数竟然挂零。
显然,郭艾伦在范斌的球队中作用日益下降,而这支国奥队也曾在关键比赛中想给郭艾伦拯救球队的机会——就像他从前国青队中所做的那样,但这是成年人的比赛,郭艾伦的作用似乎不如从前那么明显,其成长轨迹也不如人们预料中那么疯狂。在和日本队争夺四强门票的那场比赛中,郭艾伦最后时刻临危受命,但在球队还可以看到追分希望的时候,他却显得有些急躁,出手不中外加一次无谓的运球失误,直接看着对手快攻得分,并在最后时刻被再次换下——尽管那一场他拿下了10分,但是他的那次致命失误却令人印象深刻。
这一场景也让范斌在场边长长地叹了口气,而在从前,郭艾伦就是最后时刻的关键先生,范斌的国青队能够在世界赛场屡创佳绩和郭艾伦的表现分不开,从U16亚青赛再到后来扬名立万的U17世青赛,以及后来的U18亚青赛,郭艾伦都是球队的头号得分手——场均贡献都在20分以上,甚至在2010年的德国世青赛上,郭艾伦带领U17国青连续逆转战胜阿根廷和东道主德国队,取得了第七名的历史最佳战绩。但自从U19世青赛之后,郭艾伦走下了神坛,虽然他一度入选国家队,但是他的进步却非常有限,这次亚洲杯,郭艾伦并没有在一些强强对话中打出应有的水平,在小组赛20分大败给黎巴嫩的比赛中,郭艾伦在22分钟内仅贡献了6分。
本场和中华台北队的比赛,郭艾伦依然是球队的首发控卫,但是他的表现依然不能让人满意,范斌对他的信任却没有换来任何贡献,整个上半场,郭艾伦打了10分钟仅仅出手一次没有得分没有助攻,还送出了1次失误。反观在U19国青中一度抢下其首发控卫位置的王子瑞依然打得可圈可点,上半场的9分钟内就拿下了6分和3个篮板。郭艾伦在比赛的下半场有些得分和助攻,但是必须要提到的是,在比赛的关键时刻,郭艾伦却因为太过迷恋个人攻击而让比赛陷入了胶着,连续两次他都选择了自己不擅长的3分出手——结果无一命中,而且还送出了一次传球失误,而终场前51秒,他选择的单打依然未能得手。而在最后一节的关键时刻屡次进攻不中且失误频繁已经成为了郭艾伦本次杯赛的一大特点,这或许也是桎梏他向前跟进一步的关键。
当然,造成郭艾伦发挥低迷、粘球单干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国奥缺乏整体移动进攻战术体系,范斌执教水平尚处于技术层次、体能或战术单一的初级阶段,远未达到战术执教战略选择的高级阶段。在没有体制机制保证的战术前提下,个人单干成为球员个人主观意愿的选择,战术纪律无从谈起,技术战术化成为主教练口头的一种宣泄和摆设。富有才华的郭艾伦再一次成为中国篮球缺乏整体移动战术配合的替罪羊,像他的前辈刘炜背黑锅直到退役一样!这只是郭艾伦篮球生命中遭受批评的开始,在中国篮球没有构建起整体移动战术之前,郭艾伦将孤独地遭受各界的批评和诟病!与此同时,一代又一代所谓中国篮球年轻的“黄金一代”将一个个随着进入成年队后慢慢凋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