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三大球已全面落后世界,高考计分体育是一良方

(2012-08-10 10:46:08)
标签:

转载

分类: 篮球论文
分析有理!

[转载]三大球已全面落后世界,高考计分体育是一良方

    举世瞩目的伦敦奥运会已经接近尾声,而最令全世界球迷关注的三大球比赛也进入了淘汰赛阶段,甚至个别项目已经进入最后决战时刻。而与乒乓球、羽毛球、跳水等项目疯狂夺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三大球已经全面落败,无一项目进入前四名,与世界水平渐行渐远,真令人唏嘘不已!

 

    中国男、女足和男排都直接无缘本届奥运会,唯一被寄予厚望的女排在1/4决赛中,遗憾地以2:3输给了近几届奥运会从来没有输过的日本女排,最终以第五名的成绩结束了本届奥运会的征程。女篮则在先扬后抑的情况下,以小组第三进入八强淘汰赛,而在1/4决赛中以60:75输给老对手澳大利亚队,最终取得第六名。男篮则输了个彻底,小组五战全负排名倒数第一。

 

    回首北京奥运会,女排得到一枚铜牌,女篮获得第四名,女足、男篮、男排都打进了前八名,成绩还算不错。时隔四年,中国三大球退步竟然如此明显。要知道我们的女排曾经是两届奥运会冠军,女篮和女足都曾获得过亚军,男篮也曾经和欧美球队有得一拼,现如今沦落至斯,真的令人汗颜!

 

    对比我们的亚洲邻居日本在本届奥运会上的表现,女足打入冠亚军决赛,女排、男足都进入四强,就连韩国女排和男足都闯入四强,我们还有什么骄傲的资本?我们的三大球现在不但落后于世界水平,甚至被日韩全面超越的趋势已愈加明显。

 

    说句实话,即使中国体育在奥运会上拿再多的金牌,三大球全面落后,我们作为世界体育强国的底气也没有那么足。因此,本届奥运会三大球的惨败,给中国体育界敲响了警钟,这也不是什么坏事,正所谓“不破不立”,那么中国三大球振兴之路到底在哪里?

 

    在讨论这个问题时,很多人把它归结为举国体制的问题,我本人始终认为举国体制并不是中国三大球没落的根本原因,本人始终认为现行的高考体制才是制约中国三大球发展的罪魁祸首。

 

    我们首先来看看中国高等教育的现状。我国从1977年开始恢复高考以来,确实为国民经济的发展选拔了不少人才,我国经济也取得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精神生活的需求也相应提高,对子女受教育的程度也水涨船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成为中国家长的共同心声。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随着高校扩招和高等教育普及化,竞争的层次越来越高,门槛也越来越高。

 

    例如一个公务员岗位有成百上千的人去竞争,往往是硕士乃至博士才能竞聘上岗。试问一个普通公务员需要那么高层次的人才吗?没办法,中国大学生多啊!公务员收入稳定,社会地位高。那么对于其他岗位呢?中国的在校大学生有2000多万,每年毕业生也有600万左右,而每年各地的人才市场招聘会往往人山人海、水泄不通,真正能就业的有多少呢?也就顶多80%左右,这就意味着每年有大量的大学生要在家待业,虽然国家也采取了各种措施,积极鼓励大学生创业,但是真正创业成功的也只是凤毛麟角。

 

    我们再来看看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国家教育部门年年喊给中小学生减负,可是实际效果是,年年喊,年年增。高考的指挥棒在那挥着,就业市场竞争又那么激烈,哪个家长,哪个学校都不敢减负,更谈不上什么素质教育了。谁敢减负?好!别人不减负,你减了,你的孩子,你的学生失去考试竞争力,孩子上不了大学,中学升学率降低,最后家长倒霉,孩子倒霉,学校倒霉(因为教育主管部门对你的评价就是看你的升学率)。所以到最后,家长也好,学校也好,都压着学生去学习。

 

    学生书包没有减轻,只有加重;作业没有减少,只有增加,孩子想玩,没门!给我学习,将来考不上名牌大学,工作都找不到!于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中国的中小学生就只有在家长和学校的双重压力下度日如年,不但要上学校的日常课程,晚上、休息日还得去上各种辅导班、提高班、奥语奥数班。这种拔苗助长式的教育最后祸害的是孩子,孩子失去了应有的童年和青少年宝贵时间,成了应试的机器。温总理在去年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说:现在的这种教育制度培养不出中国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我要说也培养不出梅西、科比、郎平等世界级三大球明星。

 

    我们接着再来看中国的学校体育课和体育活动。正是在高考指挥棒的压迫下,中国的学校体育课被一压再压,很多学校一周能上一次体育课就不错了,到了毕业班,体育课就得停,本科大学四年就上两年。尤其中小学生应试课都上不完,作业写不完,哪有时间去打球?你看看中国的中小学生有多少人不近视的?你再看看每天能有几个人在球场上打球?即使你去了球场,马上老师就会追来干涉,家长也会说,先把学习搞好再说。你再到每年大学新生入学军训现场去看看,天一热,马上晕倒一片。据说国内某省招特种兵,居然没有一个符合要求的,可悲啊!中国的学生的身体素质居然会这么差!真得令人不可思议!

 

    我们最后再来看看每年参加高考体育加试的都是些什么学生。现在在中国,一个很有趣的现象,考体育类专业的学生可以说绝大部分都是文化成绩不行,被迫来参加体育高考加试的,不然那一点分数,怎么可能考上非体育类专业呢?即使在少体校的学生,基本都是学习成绩不好的,家长没办法,总得给孩子点出路吧!于是通过各种渠道把孩子送到体校,希望将来能混出点名堂。而事实上往往真正有体育天赋的学生不但谈不上受到专业训练了,连碰球的机会都没有。

 

    其实三大球是具有灵性的体育项目,光有身体没有头脑,那只能是莽夫,根本成不了球星,更谈不上巨星。中国三大球的后备人才就是这种材料,你指望他们将来能怎样是不可能的。其实三大球人才的黄金培养期就在中小学时代,这是打基础的年龄,而一旦错过了这个年龄段,再想有什么作为那是痴心妄想!难道我们能指望这样的材料将来振兴我们的三大球运动吗?

 

    说句实话,在这样的体制下,无论谁来执掌国家队帅印,都很难拯救如今处于尴尬中的中国三大球。可能有人会质疑,为什么当年中国女排、女足、女篮能创造辉煌?我可以回答你,首先中国女性的身体素质并不比欧美人差,但是男性的差距是很大的。其次,当年的女排、女足和女篮那帮人马高考应试教育和就业的压力并没有现在如此之大,他们很有灵性,头脑都很灵活,对三大球的新理念和新技术接受很快,她们身体好,技术全面。最后,对于女足来讲,由于当时各国对于女足运动重视不够,而中国起步早,所以在当时能创造辉煌。

 

    但是随着各国对女足运动的日益重视,尤其是一些原本不重视女子项目的国家在这方面加大了投入(因为足球项目的影响力要远远高于其他体育项目),比如日本等国,使得女足项目的竞争日趋激烈,而我们在后备人才的储备上存在着如此的问题,因此现在全面的落后是必然的趋势。

 

    那么国家要想振兴三大球,就必须从基础抓起,改革现行高考制度不合理的现状,采取措施鼓励更多更好的苗子来参加这项运动,比如通过创办三大球大学,提高优秀苗子高考成绩优惠幅度等途径来改善后备人才培养问题,中国三大球的春天才会真正来临。

 

    在这方面,本人觉得南京的中考模式很值得借鉴。他们将体育纳入考试范围,并且占40分计入到总分之中,其中有一项考试项目就是篮球运球跑和排球垫球,这至少可以让孩子们能够有时间而且必须去打球,不至于为了应付考试而无暇打球,本人认为这种方法可以推广。

 

    如果国家能够将体育纳入高考计分,尤其是对三大球作为必考项目,这对于中国三大球的发展必将注入强心剂。只要孩子们都能够打球,让更多学习好、智商高的孩子来从事三大球运动,中国就不愁培养不出明星球员,中国三大球就会很快得到振兴。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