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画圆战术”的优点以及运行中的四个问题

(2012-06-26 23:12:36)
标签:

杂谈

分类: “画圆战术”理论

“画圆战术”的优点以及运行中的四个问题    “画圆战术”的优点以及运行中的四个问题
            图示为“画圆战术”基本移动路线中的双掩护和连续掩护移动破解盯人跑位

一、“画圆战术”的优点

“画圆战术”属于整体移动进攻战术配合,其特点是调动球员跑位,正确利用球场空间,五位球员连续进行以掩护配合为主的基本移动路线形成的多点进攻和突分、挡拆、策应、传切、反跑配合为主的变化路线移动跑位。其中,基本移动路线和变化路线都隐含了无数的变化,体现了战术运用的原则性和灵活性。

1、“画圆战术”五人在场上不断地按照基本移动路线“传球—反掩护—拆入—拉出”的循环,拉出时都有“双掩护或连续掩护”进行配合,创造限制区两侧各三个进攻点。使得防守一方的每个人都要专注地做好防守,每次移动跑位都迫使对手做“跟随”或“交换防守、挤过防守、绕过防守”的决定,遇到双掩护或连续掩护时更多要做交换防守的决策,这样一来,出错的机会就会增多,一旦交换防守经常出现,掩护队员拆入限制区内线攻击或策应便是对防守方的交换防守的致命一击。

2、由于以掩护为主的基本移动路线导致对方频频换防,限制区左右两侧依次出现的三个基本进攻点以及变化路线的各个变化进攻点,导致防守方各自为追,其防守的整体性会变得越发支离破碎,协防能力势必减弱,以突分、挡拆、策应、传切、反跑的变化路线“组合拳”战术配合便有机可乘,使得防守方顾此失彼,首尾难顾。

3、“画圆战术”极大地提高和考验球员的传接球技术以及掩护、突分、挡拆、策应、传切、反跑等基础配合的功夫。长期打这样的战术,还可提高球员的战术素养以及对战术的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理解、战术纪律的养成、善于在战术中变化的智慧。画圆战术”表面上看去都在移动,其实不然,就好比是五人共同完成100米跑,每人只需跑20米就够了,最大限度地节省了体能。对于防守方则不同,防守方要全力追击赛前教练叮嘱的防守人,对体能和专注力完全是一种挑战。

4、“画圆战术”可根据己方球员的优缺点和技战术能力以及比赛态势变化,战略性的选择内外线进攻比重。在创造出时间差、空间差、位置差后从实际出发进行进攻选择,投篮准的外线投篮,突破好的强化突破,内线拆入点有机会将球传入,投篮不准、突破不强的球员专司传球后给同伴掩护拆入内线获得机会进攻,做到了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各司其职、各展其能,克服了球员在场上随意移动和无序移动的状况。

5、“画圆战术”打破了锋卫界限,模糊了各个位置的角色功能,主角和配角不再变得泾渭分明。每个人都参与了进攻的细节部分,每个人都有了均衡的进攻得分机会。而有了机会得不了分、传不好球,只怪自己,怪不得别人不给你机会,因此,球员训练和比赛的积极性得到空前提高。

6、“画圆战术”既给草根球员机会,也能保证球星作用的发挥。如果队中拥有1-2名球星,为了保证其在关键时刻得分的稳定性,在五人整体移动中机会点依次连贯而出,其他球员出现机会而自己的进攻能力有限得分不稳定或者机会不好时,可根据场上的比分差距以及教练的部署做出战略性放弃,本着“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攻击策略,在牵制对方防守的同时,将球送到按照基本移动路线轮转出机会的球星手中,保证球星最大限度的个人攻击。

7、“画圆战术”既可破解盯人也可破解联防,这是“画圆战术”设计的独到之处,也是相比其他战术体系更为先进的地方。“画圆战术”是一种“两栖战术”,既可以破盯人防守,也可以破解联防防守。传球、掩护、拉出等“画圆战术”其它基本移动路线完全一致,变化只在“拆入”环节。

(1)破盯人时往篮下拆入(下拆)或罚球线一带拆入(上拆)皆可,倘若往罚球线一带拆入没有机会,不能随意拉出,而要兜底拉出,即拆入时走V字形拉出。需要注意的是,拆入限制区后必须停留两秒左右的时间做出要求动作,没有机会才能拉出;

(2)破联防时要区分对方使用什么样的联防后决定拆入的路线 :  

“画圆战术”的优点以及运行中的四个问题“画圆战术”的优点以及运行中的四个问题

                 “1—3—1”落位进攻”2—3“联防基本移动路线图解

     A、如果是“23”联防则向罚球线一带上拆即可,该种联防的薄弱环节是罚球线一带和两个45度角十分脆弱,有相对较大的空间,这一带也是兵家必争之地,一旦拆入居中策应,不仅可直接投篮,还可以盘活整个球队的空切移动进攻以及外线进攻,最后使防守在罚球线一带顾此失彼;需要强调的是,攻“23联防时往罚球线一带拆入(上拆)没有机会,不能随意拉出,而要兜底从另一侧V字形拉出。训练时可专门练习5人攻“23”联防的移动路线。尽管掩护有时会在联防中失效,但可按照基本移动路线移动即可,到达掩护位置掩护不上就直接拆入。

      “画圆战术”的优点以及运行中的四个问题“画圆战术”的优点以及运行中的四个问题
             “1—2—2”落位进攻“3—2”联防基本移动路线图解
   
   B、如果是“32”联防,则向篮下拆入(下拆)。这种联防形式的薄弱环节在两个底脚和限制区(油漆区)篮下,拆入篮下便可直接威胁篮筐,也可吸引防守缩小防守从而球传向底角,使得防守在篮下和两个底角顾此失彼,拆入路线与破盯人的拆入路线一致,都要向篮下拆入,没有机会兜底拉出。

C、如果是破“1-2-2”联防既可向篮下拆入也可向罚球线一带拆入。向罚球线一代拆入之后的拉出与破解“2-3”联防一样。(图解原理同上)

D、如果是破解“2-1-2”联防,则向罚球线一带拆入,该联防的薄弱环节在三分线的正面和30°-45°区域和罚球线一带,一旦往罚球线拆入,就会使该联防在其薄弱环节顾此失彼。向罚球线一代拆入之后的拉出与破解“2-3”联防一样。(图解原理同上)

E、如果是破解“1-3-1”联防,则向篮下拆入,该联防的薄弱环节在两个50°—70°角区、底线、限制区内及两个场角,一旦拆入篮下,就会使防守在这些区域顾此失彼。(图解原理同上)


    二、“画圆战术”运行中的四个问题

1、球员何时选择运球。

“画圆战术”属于整体移动进攻战术体系,其基本移动路线和变化路线运行过程中要尽量减少运球,多传球,做到“手不粘球”。

1)突破上篮或者连续突分配合以及挡拆配合;

2)改变传球路线;

3)摆脱对方的防守以及防止5秒为例;

4)传球距离超过4-5米以上需要运球调整传球距离防止被断球;

5)运球交叉掩护策应。

6)需要调整进攻组织。

2、持球时始终保持“三威胁”姿势和耐心。

外线球员每次接到球都要保持“三威胁”姿势,这样就有三种选择:投篮、突破、传球。除了“三威胁”姿势外,外线球员还要做到:

1)观察“画圆战术”基本移动路线创造的限制区左右两侧各三个基本进攻点,首选双掩护或连续掩护之后下线掩护队员拆入限制区内的内线进攻点,其次是通过双掩护或者连续掩护拉出到外线45度处的进攻点,第三是双掩护或连续掩护的上线队员掩护之后反弹到边角处的进攻点;

2)阅读防守伺机选择投篮或突破,出现时间差和位置差(错位差,外线小矮打高,内线高打矮)选择突破,出现空位差(空位机会)选择投篮(命中率不高时要学会放弃调整进攻战略,或等待将球传给同伴或多突破往里打造犯规)。持球队员既要耐心又不能错失机会,处理好自己攻与同伴攻的辩证关系;

3)在“画圆战术”运行中,接球队员要善于阅读比赛防守态势,不能盲目运球,要避免接到球后运一次球就收球的现象出现,这样做就意味着已经失去了投篮和突破的选择,那么当防守者贴近,另外的防守者也准备夹击和断球,传球会变得更加困难。因此,球员接球后的“三威胁”姿势至关重要,投、突、传必须观察清楚后果断决断。

3、球员间距和球队落位。

“画圆战术”是一个外线以反掩护或后掩护、内线以限制区两侧的双掩护或连续掩护为基本移动路线,在不断调动对方防守移动后创造出时间差、空间差和位置差后发起攻击,当基本移动路线运行开始后,随着限制区左右两侧依次出现的三个基本进攻点的出现,对方的防守体系会被逐一打破,形成各自为追的态势,协防能力必然下降,此时包括突分、挡拆、策应、传切、反跑在内的变化进攻点展开的变化路线便可得以全面实施打击。因此,球员之间合理距离非常重要,移动跑位中必须时刻保持4-5米。尽量避免球员之间间距过远或过近,否则会造成抢断、夹击、拦截和失误。

“画圆战术”的落位多种多样,可根据自己球队的实力进行选择性落位:

1)三外两内的球员配置。这样的配置就是“1-2-2”落位,如果球队内线强就可这样配置,这个配置平很好的平衡了内外线。同时,这个配置也很好的控制了前场篮板。这个五个位置球员可根据基本移动路线进行轮换或机动轮换。

2)四外一内或者五个全外的配置。如果球队的内线不是非常强而外线球员更加出色,可考虑四外一内或者五个全外的配置。当然也可考虑“1-3-1”和“1-4”站位。

    3)不管如何配置,进攻中一定要保持攻守平衡,当弧顶位置的同伴移动跑位离开后,要确保有人移动跑位到弧顶位置补缺,当同伴投篮突破后,要留在后面以防止快攻。

          4 、战术连贯性是“画圆战术”运用成功的关键和核心。

 首先要努力保持基本移动路线的连贯性

 其次要努力保持基本移动路线和变化路线的连贯性

 第三要努力保持变化路线之间的连贯性。

 通过上述三个方面的战术连贯性,实现一个战术不成,紧接着打出另一个战术,一个配合不成,快速接上下一个配合,不能出现随意运球调整进攻的现象,实现战术之间的无缝衔接,做到行云流水的战术连贯性和流畅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