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闵鹿蕾接受欧媒体专访看中国的整体移动进攻战术体系“画圆战术”
标签:
杂谈 |
分类: “画圆战术”理论 |

闵鹿蕾接受欧洲媒体专访 学习引进欧洲篮球体系
上赛季,闵鹿蕾率领北京男篮击退卫冕冠军广东队,历史性的拿下了北京队史上的第一个总冠军。今夏,在欧洲篮球冠军联赛期间,闵鹿蕾受到欧篮联官方的邀请,亲赴欧冠现场观摩学习,随后他又造访了欧洲篮球总部,并接受了欧洲篮球媒体的专访。在专访中闵鹿蕾表示,他要学习欧洲篮球的团队战术体系,以取得更大的胜利,同时他也指出了中欧篮球之间的共同与不同之处,他也相信中国球迷一定会喜欢上欧洲篮球。
闵鹿蕾谈了欧冠四强赛上,四支球队与现场球迷给他留下的印象,他说道:"(比赛)很令人振奋,我很享受这个过程。因为现场球迷非常热烈,包括四支球队展现出的高超的技战术水平,都让我非常的难忘。"
闵鹿蕾指导表示:"我希望能够学习欧洲篮球的体系。对于习惯于打一对一篮球的中国球员来说,这的确是一套很复杂的体系。但是,我们想学习如何运用欧洲的战术体系,去像一支队伍,一个团队一样打球,这样我们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同时,闵鹿蕾也指出了中欧篮球之间的相同与不同点:"因为篮球是靠团队的,所以,我觉得共同点便是比赛的体系。我们没有顶级的球员,因此就需要打团队篮球。当然,在比赛的规则上会有些小的差异,比如我们每节会打12分钟,而这里是每节10分钟。此外欧洲篮球的打法更加激烈,身体对抗更多。"
欧冠球队的竞技水平很高,现场球迷也是非常热情,这都给了闵鹿蕾很大的震撼,他认为,在现场感受球迷的热情,会让你有种很振奋的感觉,所以,他觉得,中国球迷也会喜欢上欧洲篮球的:"我相信中国迷们一定会喜欢欧洲篮球。当然,最大的问题还是转播时间,中国球迷想观看欧洲篮球比赛,那么就要适应欧洲的时差。"
@李晓波画圆战术
:
近几届奥运会和世锦赛来看,世界篮坛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美国篮球再也不是不可击败的神话。以欧洲篮球为代表的世界篮球水平突飞猛进,他们表现出来的人高马大细嫩化、强悍作风整体化、运用战术多变化的特点已经通过实战得以证明。欧洲篮球一直在学习美国篮球的先进理念,在强调身体和对抗的时候,也没有丢掉自己的看家本领,即扎实的基本技术和战术配合的整体性。欧洲篮球总能在“博采众长、融会贯通”中给世界篮球以惊喜。
欧洲篮球的风格和特点可以总结为“三无”:一是“无球”。无球队员的跑动非常频繁迅速。得分机会往往出现在无球队员那里。而NBA球队中谁手里有球,谁就是球星,谁就有机会崇尚“1对1”进攻。中国篮球有美国篮球的影子,中国篮球被美国篮球潜移默化为“1对1”进攻模式。二是“无我”。欧洲无论多么大牌的球星,都没有在球队里突出自己,对内没有绝对的领袖。而NBA球队中都会力推一名大牌球星,中国篮球亦如此。三是“无限”。欧洲篮球总是在跑动中完成进攻,它永不停顿,永远在跑动中找到空档。他们有了快速移动和整体作战的风格,就能在比赛中打出无限多的配合。而美国篮球总是把球交到一个强点上,然后由这个强点来一打一。中国篮球学美国这一点上学得很像,但效果相去甚远。
“画圆战术”属于整体移动进攻战术体系,讲究团队合作与配合,关注一支球队在没有顶级球员的情况下如何打团队篮球、整体配合。我在创立“画圆战术”时,考虑了中国人的身体状况(身材、素质、力量、弹跳等先天不足)和技术特点(运、传、投、突等基本功后天不足),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整体观,融入了现代系统论、控制论思想,“画圆战术”这种中国的篮球功夫与欧洲篮球的特点有很多相似之处:
首先,“画圆战术”以半场进攻为区域,以掩护配合(侧掩护或后掩护)为基础的移动路线,辅之以挡拆配合、策应配合、突分配合和传切配合为进攻手段,通过循环往复、不断变化以及无球队友按照向相反方向以顺时针或逆时针做圆形移动掩护和拆入以及拉出来创造得分机会,形成了一个个“融局部于整体、融技术于战术”之中的圆形进攻体系。它强调球员的传球移动、掩护拆入、掩护拉出、上提策应、主动挡拆、伺机突分、机智传切等局部基础战术配合以及无球队员不停的按顺时针和逆时针跑位,让防守你的对手跟着你来回奔跑。在这个圆形循环运转中,进攻一方每个人都可能会触球,而不是由一两名球员主宰进攻,具有了亚里斯多德的“整体大于局部之和”的功效,这与欧洲篮球特点之“无球”类似。
其次,“画圆战术”的基本移动路线和变化路线以及“先整体后局部、先战术后技术”的战略指导思想,使每个球员都承担起责任,让每个球员都集中注意力,一旦发动起来,比赛不再依靠一两个人单打独斗,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每个人的最大能力,它强调的是一种集体篮球、团队精神,进攻方式总是在跑动中完成的,它永不停顿,在跑动掩护中寻找空档,完成进攻。此外,“画圆战术”强调的“先整体后局部、先战术后技术”的战略指导思想,让球员在周而复始地“画圆”中必须学会耐心寻找机会,反对和排斥急于求成的突出自己的球星之“单打独斗”。“画圆战术”这种整体进攻理念和美国篮球更崇尚个人能力最大的不同就是在获得空位投篮的机会与面对面投篮的机会之间,美国篮球太看重后者的“一打一”个人英雄主义。在这一点上,“画圆战术”恰恰与欧洲篮球特点之“无我”不谋而合。
第三,“画圆战术”强调全队的整体配合,对球员的传球、掩护、拆入、拉出、策应、传切、突分、挡拆、投篮、突破等等细节都力求做到准确无误。概括起来就是以“整体控制、团队协助型作战”为主。改变了原有的固定落位——组织发动——配合进攻这一固定进攻模式;而成就了不断变化落位——顺势应变发动——连续的机动掩护配合的团队篮球,使球员的移动走位既体现原则性,又富于灵活性,既有严密的战术纪律,又有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它强调的团队进攻以及整体的凝聚力,能够充分发挥出每名队员的最大潜能,在进攻上耐心组织、连接有序,使得战术变化多、连贯性强、后续机会点不断出现,不仅改变了局部战术配合“目标不清、任务不明、单打独斗、战术单一、机会点少、缺乏连贯性和后续手段”的不足,而且还能在比赛中打出无限多的配合。这与欧洲篮球特点之“无限”有异曲同工之妙。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