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47岁的一场冠亚军比赛——我造犯规数十次获得18次罚球中14分

标签:
杂谈 |
分类: 篮球啊篮球 |
市委机关篮球赛经过14天的角逐,昨晚终于走到了剑拔弩张的决赛之夜。对阵双方是同一个小组的武警支队和市人社局,小组赛上武警支队曾7分被市人社局击败夺得小组第二。两支球队分别在半决赛上战胜各自对手,挺进决赛,一方是来自军营的青春派力量,一方是机关老龄化的球队。两支球队一看就不是一个档次的球队,鹿死谁手,似乎没有悬念。
市委机关篮球馆被双方球队的啦啦队围得水泄不通,弹丸之地连鸟都飞不进。红旗招展、锣鼓喧天、拉歌阵阵、加油助威的庞大气势震耳欲聋,强大分贝营造了不亚于NBA总决赛的浓烈篮球氛围。就连暂停布置战略战术都无法听清楚,只好多次制止双方啦啦队声浪滚滚的交响乐停下来方可进行,根本听不到裁判的哨声,裁判每一次判罚要连续吹多次哨声才能制裁,嘴都吹肿了。担任本场比赛的裁判分别是国家一级的唐定裕和杨朝中,他俩汗流浃背,气喘吁吁。
来自军营的青春派力量武警支队,年龄二十出头,未婚青年,平均身高1米83以上,人高马大,青春激情,身怀武艺,体能充沛,冲击力强。而市人社局除了24的杨帅青春燃烧外,其余全是基本熄火的老人,50岁、48岁、47岁、39岁、36岁、35岁、34岁、33岁年龄段球员一大堆,平均年龄已近40,平均身高1米72左右。双方球队的比赛简直就是“儿子打老子”。
原本武警支队是以机关名义出队的,打到半决赛之后,发现以机关一己之力,难拿冠军,他们便开始动员全军之力,从县区紧急抽调武林高手入队。本来已经违背了赛程规定,但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组委会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大家也不多说,更不举报。决赛之夜,又添新人。比赛以来武警支队先后“冒名顶替”球员达4人。面对这样一支来自全市武警系统的球队,市人社局再一次成为“弱势群体”。
比赛一开始,气势如虹的武警便先声夺人,接连攻城拔寨,打出了7:0的高潮。态势呈现出了一边倒的局面。人社局球队在本次系列赛上多次出现这样的开局,遇强不弱,遇弱不强,一路走来、跌跌撞撞,每场比赛都以微弱比分险胜,每支球队打市人社局都能打出自信,找到篮球的快乐。8场比赛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了后发制人的战斗姿态。
稍作调整,市人社局便找到了比赛的节奏,双掩护、三掩护、“画圆战术”基本移动路线和变化路线频频走位,向武警把守的军营发起一次次的冲锋,高位挡拆、双挡拆、连续高位挡拆、高位策应、突分配合等利剑杀向武警,比分很快迫近。应该说,从战略和战术层面而言,武警支队不如市人社局。市人社局球队尽管没有身高、没有体能、没有速度,但组队比赛20天以来每天都在接受战略战术以及战术执行力的熏陶。尤其善于用战术应对各种急难险重的复杂局面,多次化险为夷。
由于武警各个位置的配置都是全是精挑细选的金牌球员,尽管市人社局顽强抵抗,但毕竟决赛的武警支队调整了几位球员之后已不再是小组赛上7分负于市人社局那支球队了。武警支队身高、体能、冲击力的优势随着比赛的进程越发突出,市人社局身高和体能速度的劣势越发显现。倒不是武警的谋略极高防不胜防,倒不是武警有声东击西的战术防守无措,实在是防不住这些“高高在上”年轻的力量。比分又一次拉开,这一次拉开比分实在不少,多达足以令人丧失斗志、摧毁意志的18分之多。昨天党校就曾领先16分,最后被市人社局逆转,今天又一次走到了绝境深处,市人社局男篮能再演逆转大戏吗?
正当所有观众都认为市人社局大势已去,比赛将不再有任何悬念的时候。年纪47岁、身高1米66的我站了出来。在各种战术配合的掩护以及战友们不放弃不抛弃的信念以及无私的掩护下,我拿起几十年独步江湖的数件突破技术开始独创军营。十八般武艺轮换使用,一次次犀利的真真假假的突破像手术刀一样把武警的防守队形切开,不断地突破撕开对手认为固若金汤的防线得分,数次造成对手犯规罚分,武警战士们很快被我方打晕了,把防守的重心从年轻帅气的杨帅身上转移到我身上,对我实施两人协防、三人包夹,都被我音乐一般的节奏虚晃突破,一一甩开,防守者在我“左右为难、前后(进退)两难”的突破理念中一次次失去重心,持续地制造出篮圈下面的混乱后接连上篮得分。
47岁,一个快到有孙子当爷爷的年纪。我没有想到47岁的我还有这样的力量,在同伴的掩护下,像孤胆英雄那样一次次去抗击和突破一群军人的防守底线,去挑战和撕开武警战士铸就的铁捅一般的队形。2004年我39岁那年在一次比赛中不慎大腿肌肉撕裂,废了我80%的武功,从此告别篮坛。2009年开始复出,每天咬牙坚持跳绳,从50次开始,100次、1000次、2000次、3000次,强化锻炼之后,撕裂的肌肉开始康复,运动量开始加大,但运动能力肯定回不到从前了,逐渐恢复后开始参加一些比赛,都是小打小闹,零零星星,腿上肌肉撕裂直接断送了我拿手的突破技术,比赛中我只传球不突破,只助攻不亮剑。
本次比赛是8年来第一次系统地连续打满九场比赛,一刻也没被换下,肌肉不再是原来的肌肉,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脂肪,抗打击能力和奔跑的速度明显不足,尤其是我擅长的传球和突破两项杀手锏只剩下传球一项,眼花缭乱的突破绝活早已因为腿伤弃而不用,后来的小孩都认为我只会传球不会突破了,原因就在于腿上肌肉撕裂的缘故,今天数次突破过人得分,我会随时担心大腿肌肉撕裂处再一次地震撕裂。今天高强度、高对抗的比赛检验了我大腿肌肉撕裂恢复十分完好,以后我可以放心大胆去突破了,八年来再一次回到了有节奏突破的殿堂。
篮球除了体能之外,重要的是技术和智慧。跑不赢对手,两队又不在同一起跑线,那我们就开动脑筋,用彰显计谋和智慧的战略战术迎敌。我一直坚信“技术一旦有了战略战术的支持,将犀利无比!个人一旦有了团队合作的帮助,将一飞冲天!”全场比赛,我智慧拿下28分12次助攻,仅罚球一项就有18次,命中14分。罚球原本是我的强项,记得40岁时的一次比赛中我获得21次罚球机会,一分未丢。7年过去了,老了,18次罚球丢了4分。有人说这是信念的支撑,也有人说这是智慧护佑,我想都应该是吧,更多的是团队篮球的配合,战略战术的鼎力相助,同伴的无私串联。
有了团队战术配合的强大支撑,我深入虎穴不再孤掌难鸣,我前进的路上布满了同伴的掩护和无限信任,我仿佛回到了36岁时的篮球水平,面对高我15公分以上的强力对手,我似乎是在丛林里作战,在森林里打球,遮天蔽日的封盖和包夹,没有挡住我蛇形而犀利的华丽舞步,无法阻挡我声东击西的突破上篮和妙传,数次罚球也有如神助,手感极佳尽往篮圈里钻。
尽管在半决赛与党校的比赛中,我大腿腹股沟有拉伤的疼痛,全身有乳酸堆积的折磨,我甚至在赛前跑篮时还不敢大步上篮。但18分的比分就这样在众目睽睽之下被我以及我的战友们往里打海底捞月捡了回来,面对强敌,能扳回18分又反超3分本身就创造了一个奇迹。武警支队开始乱了分寸,悬念再一次出现,观众球迷议论纷纷,啦啦队员蠢蠢欲动,零星的鼓点开始变得疯狂,比分开始进入了犬牙交错的状态。比赛一直打到第三节结束,比分在伯仲之间,乌蒙铁军没有占到丝毫便宜。
决战的第四节打响了,所有的观众排山倒海的助威声此起彼伏,鼓声跌宕,号声嘹亮。弱小的市人社局男篮又一次冲进了炮声隆隆、刀光剑影的武警军营,与之肉搏,与之亮剑!一波三折之后,武警男篮凭借体能和身高的优势不断加大防守力度,发起猛烈攻击,快攻一个接着一个,冲抢篮板一场比一次凶悍,防守区域越扩越大,防守我的人换了一个又一个,车轮大战硝烟四起,比分再一次被拉开,年迈的市人社局所有队员的所有努力在最后几分钟内戛然而止,功亏一篑。
输球也快乐!失败也幸福!关键是过程中有没有智慧的火花与辛勤的付出!这是一场以弱差点胜强的比赛,是一场更多用智的亮剑,没有什么比智慧篮球更美丽、更值得回味!市人社局打完最后一颗子弹,洒干所有汗水,拼尽全部力气,亮出所有血性,最后光荣地倒在了武警犀利的剑下,成为虽败犹荣的亚军。武警支队用他们坚韧的作风、充沛的体能、居高临下的强攻、精准的投射,凶悍的防守、打得赢不变质的信念和铁的纪律,实至名归地夺得耀眼的冠军!
描绘一下本场比赛胜负的轨迹,那就是,开始输球就是我方在外面投篮过多命中率过低,保证不了篮板导致比分被拉开的,后面扳回18分之多赢球,是我方连续突破往里打造犯规很多罚分追回来的,最后几分钟输球我方又开始在外投篮却没有高命中率、造犯规较少、篮板无法保证、快攻增多最后输球的。这就是冠亚军比赛的胜负轨迹!也是今后以弱打强时的需要注意的策略和经验!
其实,认真总结,最后一节往里打战略不坚决,除了我之外,全队上下往里打技术还需要苦练,尽管受体能不足的影响、实力悬殊的制约,但正确的战略还是应该像第二节第三节那样加大突破造犯规的力度,以内为主外线为辅,这既是一种从战略上控制强队打快攻又能杀伤对方获得罚球得分的一种谋略。因为我前面已经造对方多人的多次犯规,一旦进一步强化突破,至少可以打下他们三个主力队员,局面就可能改观了。很遗憾,我有能力却没有去坚决打,而是把球分给没有能力往里打的同伴,最后多为外线作战,接连投不进,篮板无法保证,对方很快打出快攻,输球就不可避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