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李晓波画圆战术
李晓波画圆战术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63,191
  • 关注人气:3,61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长人:论双中锋挡拆配合

(2012-04-19 13:57:19)
标签:

转载

分类: 篮球论文
双中锋挡拆配合与单挡拆、策应、突分、传切一样属于局部战术,分为罚球一带靠近三分线的横向和竖向挡拆配合,此文介绍的是横向挡拆,双中锋拉到三分线外,离开一端距离给居中的后卫左右方向突破挡拆。还有一种是竖向的即双中锋肩并肩竖向摆在弧顶出,给左右横向运球的后卫挡拆。

            [转载]长人:论双中锋挡拆配合

双中锋掩护〔挡拆〕战术配合适合中国女篮吗?

   图中所示的双中锋掩护〔挡拆〕战术配合是继单中锋挡拆配合后在世界篮坛又一流行的配合。

单中锋挡拆几乎成为世界篮坛“统一”的配合,高至NBA、低至业余篮球爱好者,一比赛,几乎清一色都是挡拆,就好象篮球没有其他配合了。大概觉得一个中锋给后卫做挡拆不过瘾,现在又来个双中锋挡拆。不过,这回NBA可落后了,几乎还没看过NBA有哪个队打过这个配合;爱打这个配合的,多是欧、澳州一些男女球队,自然而然,马赫也把这个双中锋挡拆配合作为中国女篮的主要战术配合。

  据说法国人讲究个性,尤其是国际时装之都巴黎,你要流行什么款式、颜色的时装,我偏不穿,偏跟你反其道而行之不可,你流行短的,我偏穿长的,你流行黑的,我偏穿白的,用以尽显个性!

  可如今的世界篮坛这个“舞台”却恰恰相反,你越流行什么,他〔她〕越打什么,不管这件“衣服”合不合自己的身,只要是流行的,甭管肥瘦,穿起来箍得慌也好、咣当也好,也得穿!赶时髦嘛!结果,几乎大夥都穿一个样式、一种颜色的“时装”,真有点千头一面的架势,叫人认不出来是美国人啊、还是欧洲人?是中国人啊、还是澳州人?这不禁叫人想起560年代中国男女老少都穿一色儿蓝制服的那个年月。那时节外国人老拿蓝制服跟咱中国人说事,指责中国人没个性,生活颜色单调〔当然,那时也的确如此〕。可如今,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着装五颜六色、丰富多彩,讲究!除了一部分贫困农村,在大城市,很难很难再看见有人穿蓝制服了!中国人变了;可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如今的世界篮坛似乎回到560年代咱中国人都穿蓝制服的那个年月,“外国人”倒都“穿起蓝制服”了!你说怪也不怪?!这里说的“蓝制服”当然不是衣服,而是指“挡拆”!现在又流行于欧洲、澳州的“双中锋挡拆”无非是“单中锋挡拆”的变种而已。如果说“单中锋挡拆”好比是“蓝制服”、那这个“双中锋挡拆”也许就是旧中国的“长袍马褂”,还得外带一顶“瓜皮帽”!

   法国之所以成为国际时装之都,在世界时装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大概和法国人爱张扬个性不无关系。个性促进了发展,个性促进了竞争,所以法国时装成为世界时装舞台的晴雨表。时装如此,篮球运动也如此,世界篮坛只有充满个性,才能促进世界篮球运动的发展。

  现在欧、澳州篮球队流行“双中锋挡拆”,因为马赫执教中国女篮的缘故,所以中国女篮也加入了这个行列。

  话说回来,既然“双中锋挡拆”是个战术配合,现在又广泛流行于世界篮坛,按黑格尔所说,存在就是合理的,它必然有其存在的道理。这个配合有如下好处:

1.         双中锋都提高到罚球线两端,居高位,这样就把篮下腾空了。这一点符合“欲下先上”的原则,为中锋在篮下进攻创造了空间。

2.         由于是双中锋居高位,所以给后卫做挡拆比较机动灵活,哪个中锋做挡拆有利,就由哪个中锋做,比单中锋做挡拆的机会多了。

3.         A中锋做挡拆拆开后如果接到后卫球,可以和B中锋配合,B中锋可以向篮下空切,接球进攻,能形成双中锋配合。

这个配合由于存在双中锋之间的配合,所以不仅要求两个

中锋要有很好的默契,而且要求互相之间要有很好的传接球技术。另外,要求中锋在篮下进攻要经得起对方中锋的顶撞!

这个配合也有其薄弱之处:

1.在后卫与做挡拆的中锋拆开后、在A中锋接球后传球给B

锋时,在这两种情况下几乎都是直线传球,非常容易被对方中锋抢断球!尤其是对方中锋弹跳力好、抢断球能力强时,更容易被对方抢断球!

2.这个配合、尤其是双中锋之间的配合完全集中在三秒区,是

攻守力量最密集的区域,无形中增加了配合的难度。如果进攻中锋在身高、块头、弹跳力、篮下进攻能力全占优势的话,倒也可以,否则的话会增加中锋在篮下进攻的困难。

3.这个配合绝大部分进攻机会几乎都是从面对篮的正面进攻,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对方容易防守。

  那么,这个配合到底适合不适合中国女篮?笔者认为,利用这个配合打弱队、尤其是对方中锋不占优势的队倒也可以。但是,如果在奥运会上用这个配合对付身高、块头、弹跳力比中国女篮中锋占优势的欧美强队,恐怕要吃亏!正如央视嘉宾评论员杨毅所说的,咱们中国女篮的中锋,虽然有身高;但如果大块头的美国女篮、捷克女篮在中国女篮身后一撞腰眼儿,动作就变形了、发挥不了作用了,那么,笔者觉得,到时候如果还用这个配合,大概不利!

  中国女篮如果在奥运会比赛中要用这个配合,笔者觉得这个打法得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改进〔当然,人家马赫也不会听咱们的,只不过在这和各位网友作为饭后茶余聊聊天而已〕:后卫、中锋不从正面攻另一个中锋球,迅速向强侧转移球,从侧面攻中锋球,既不容易被抢断球,中锋又便于接球进攻,而且还能变化成强侧的三角进攻,进攻灵活性和机动性大大增加!〔详见后附图

 

     [转载]长人:论双中锋挡拆配合[转载]长人:论双中锋挡拆配合[转载]长人:论双中锋挡拆配合[转载]长人:论双中锋挡拆配合[转载]长人:论双中锋挡拆配合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