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林书豪成功的模式——勤奋加上头脑和智慧

(2012-02-13 08:52:05)
标签:

杂谈

分类: 篮球论文

               林书豪成功的模式——勤奋加上头脑和智慧
  
     又是一次“20+7助攻”的表演,林书豪还一手导演了尼克斯的逆转森林狼的好戏,帮助球队以100-98取胜,拿到了五连胜。从一个落选新秀,到如今尼克斯受人喜爱的球星,林书豪已经创造了一个奇迹,无论是从数据上,还是从历程上。林书豪在上半场就完成了一个历史性的纪录,他在上半场得到了15分,成功超越阿伦-艾弗森,成为自从ABA-NBA合并(1976-77赛季)以来,在生涯前4场首发中得分最多的球员。 艾弗森生涯前4场首发得到101分,奥尼尔为100分,乔丹为99分。

    长期以来,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运动员的形象往往被定格在“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之上,除了棋牌之类的少数非对抗运动之外,肌肉男和猛女基本上就是运动员的代名词了。但实际上呢?运动界的确存在着博尔特这般天赋异禀,每一寸肌肉、骨骼和肌腱都为短跑天造地设的素质超人,但更多的成功者依靠的大多是头脑与智慧,而头脑和智慧又源于文化知识底蕴。在美国还有韩国,加盟NBA的球员都必须上完大学,只有其中优秀球员才能通过选秀入选,极少数天才高中生除外。

    最近一周,一个选秀未果、被勇士裁掉、火箭也没给他机会、身高普通( 191)、体重平常(90.7公斤),既没有超人的运动能力也不是飞来蹿去的运动超人,却依靠着自己的头脑和智慧,将整个NBA搅得天翻地覆,人人顶礼膜拜的林书豪,将运动引入到了一个高智商时代。在连续四场的刷分之后,林书豪最近场均得到28.53.8篮板8.0助攻1.8抢断,命中率高达57.5%。仅次于场均29.2分科比,同时命中率在所有控位中高居榜首,力压纳什,甚至超过了所有得分后卫、所有的小前、所有的大前锋都要高!这是76-77赛季以来,NBA球员首发头三场比赛得分合计最高纪录。


    林书豪的爆发有很多主客观原因,譬如他的坚持和勤奋,又如队中核心安东尼的受伤,没人跟抢控球权,他擅长的挡拆刚好符合主教练战术体系等等。用头脑和智慧打(踢)球,主要体现于球员的战术素养上,包括对教练战术意图的领会贯彻、对场上瞬间变化而做出的应变、对自身及对手技术能力的权衡判断、技术战术化等。这需要球员拥有良好的阅读比赛能力,而这又与球员自身的文化素养、知识结构息息相关。一句话,要打好球,必读好书。


    描述林书豪的智商到底有多高并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字,但他这个哈佛经济系的文凭却是经得起方舟子考验的。虽然从高中开始他就是当地的篮球明星,可他打动哈佛的并不是自己寄去的那盘比赛录像带(因为哈佛所处的常春藤联盟是没有体育奖学金的),而是他4.2的高中毕业成绩(这个成绩代表他优于98%的同级毕业生),以及2300多分的高考(SAT)成绩(满分2400分)!在哈佛大学获得经济学学位后,同年进入NBA勇士队,成为时隔57年后进入NBA的首个哈佛毕业生。显而易见,林书豪的成功非偶然,与其自身素质有很大关系。


    要知道,如此出色的成绩都是在他没有耽误一次训练、一场比赛的情况下取得的。这位初中三年级就修完了全部大学高数的人到底有多聪明由此可见一斑。聪明的头脑不但让林书豪成为了哈佛的骄子,更让他在竞争激烈的篮球场上显得游刃有余。虽然身体素质远比不上那些黑人后卫,甚至和孙悦都差上几条街,但在比赛场上,他技术细腻,战术素养极高,善于配合,大局观强,关注整体,视野开阔,走位灵活,预读比赛能力强,审时度势,既懂得利用对方失误长驱直入,也能自己创造机会迂回前进,照样可以将一干身体素质远超过自己的对手耍得团团转。聪明的头脑和智慧还造就了林书豪成熟的心智,帮助他在颠沛流离当中保持自信,在良好机遇面前克服紧张,在短暂成功之后远离沾沾自喜……


    
或许,你可能觉得,林书豪只能算是个例,但实际上,运动场上的高智商人群比比皆是。林书豪之前征服NBA的亚洲人自然是姚明。尽管226的绝对身高是大姚立足NBA的首要条件,但“小巨人”的睿智、幽默、出色的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样是他甩开其他巨人、跨进巨星行列不可缺少的因素。每一个接触过姚明的人,都会由衷地竖起自己的大拇指,赞一句“聪明”。果然,最近全美著名的智商研究网站“IQ测试网”的测试支持了人们的观点姚明的智商高达132,是当时现役球员中智商最高的一位,远远超过了联盟83的平均数字。此外身体不是很强壮的球员库科奇、加索尔、吉诺比利、帕克、纳什、基德等的成功无一不是如此。


    此外,用头脑和智慧打(踢)球,不仅适用于篮球,在其他球类项目同样如此,尤其是足球。日本足球最近二十年突飞猛进,球队的技战术理念和素养已接近世界足球先进国家水平,球员的脚法细腻,传、控、射球等意识俱佳。这与日本足球重视青训是分不开的。足球场上的那些中场指挥家同样个个智慧超群,切尔西的兰帕德,除了超强的体能之外,高达150的智商也是他指挥若定、挥斥方遒的原动力,而曾经打进过温网决赛的巴托丽更是所有运动员中智商最高的达到了惊人的175!超过了爱因斯坦的水平。 

   

    这样的培养模式与中国先踢球,再读书球员成长模式完全不同。我们一直是体教分开,搞体育就离开常规教育,要是学习的话就不能搞体育。但事实证明,有文化素养的球员在球场上才更具竞争力。林书豪的成功开始让越来越多的人反思中国篮球的选材机制,但说一千道一万,如果不改变远离学校教育的专业队模式、不改变学习不好的人才去练体育的固定思维,就很难培养出属于自己的林书豪。


    那么,在现在中国篮球这样的体制下,中国篮球是不是就无所作为呢?不是,球员必须做到善于学习。要善于挤出时间学习文化知识,给自己充电,历练自己的头脑和智慧。千万不可放松学习,不能以比赛训练太苦太累作为借口,这一点老一辈球员已经给我们作出榜样,他们学哲学、学兵法,做到了学以致用。当然也包括对篮球理论、篮球技战术学习以及对实战的总结和反思。通过学习,进一步强化对篮球运动规律的认识和对篮球技战术运用规律的理解,拓宽自己的篮球思维和篮球眼界,把握篮球是整体和团队运动的真谛,从而提高自己阅读比赛的能力、技战术合理运用的水平!


    一个身体条件绝算不上出色的球员,一个曾经在选秀营中落榜,接连被两支球队扫地出门的球员,却最终成为了麦迪逊花园这块篮球圣地的宠儿,林书豪的这段故事不仅具备了太多励志的好莱坞元素,更重要的是,也给了大批中国篮球球员一个启示:并不是只有姚明这种天才型高大的中国球员才能在NBA立足,只要有合适的土壤,只有足够的勤奋加上头脑和智慧,亚洲球员依然可以像欧美球员成为篮球场上的掌控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