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长人: 关于全场紧逼答网友

标签:
转载 |
分类: 篮球论文 |
"全场紧逼、突分、快攻"是中国篮球的三把利剑。但实际情况是当下CBA各队少见使用“全场紧逼”这把利剑。请前辈分析一下,CBA球队为何极少采用“全场紧逼”战术(是教练不喜欢,还是不会使用,或是球员的能力达不到全场紧逼的要求)在比赛中什么样的球队应该多些或少些使用全场紧逼,什么时段和形势下应采用使全场紧逼?
至于比赛中什么样的球队应该多些或少些使用全场紧逼,什么时段和形势下应采用使全场紧逼?这些并没有硬性规定。一般来说,防守脚步动作灵活、身高比较矮的队在和身高高的队比赛时可以打全场紧逼,通过紧逼争取场上主动权。
上面提到,开局、比分领先时可以打全场紧逼。如果教练没把握,退一步说,就是在比分落后时打全场紧逼,也必须控制好采取全场紧逼的时机,绝不能出现上面提到的现象。无论是哪一节出现比分落后,当对方领先自己几分正在起势时,教练要紧紧抓住这个时机立刻采取全场紧逼,而绝不能在落后10、20分时再打全场紧逼!通过防守的变化遏制对方的气势,并让对方处于不习惯全场紧逼的状态之中,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但遗憾的是,就是这种退一步运用全场紧逼的方法和策略,现在在CBA也非常少见!
由于教练员、包括球员对全场紧逼缺乏正确的认识,他们似乎认为,全场紧逼就是从对方手里抢球,所以现在很多队在运用全场紧逼时常常出现一紧逼就上手抢球、一抢球就犯规或漏人、让形成对方以多打少的现象。
全场紧逼的目的决不是从对方手里抢球,而是通过紧逼造成对方传球失误,创造反击机会提高自己的士气〔以前打紧逼时五个人全大声喊“逼、逼、逼!”,给对方以压力。现在倒好,全打哑巴球!〕。
有关全场紧逼的防守方法以前的博文有详细介绍,各位网友可点击“目录”搜索有关博文进行了解。这里针对目前采取全场紧逼五个人在场上的站位布局问题再多说几句。请看下图:
中间绿色部分是防守方严加控制的区域,即绝不能让对方往该区域内运球!因为对方一旦从中路运球突破,全场紧逼就失败一半了,对方能以多打少!图中四周区域就是“陷井”、就是“口袋”!即防守队员有意识地让对方往这个区域内运球,以便在中线附近形成双人夹击!被夹击的对方一旦传球失误,其他人就可以抢断球打反击!这才是全场紧逼的真正目的!
所以,全场紧逼时要“防中放边、形成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