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篮球比赛攻防两端之“孙子兵法”

(2011-12-29 11:11:08)
标签:

杂谈

分类: 篮球论文

一、进攻端之兵法”

要想赢得比赛只有两个办法,其中之一就是想办法得到比别人多的分数,这就要提高进攻成功率和进攻次数。进攻好的球队其进攻效率必然是很高的,而提高进攻效率主要靠三个方法,即利、快、变。
    1
、“利”:即锋利,有两层意思:一是指球员的超强能力;二是指全队整体战术配合“多点进攻、四处开花”的犀利。你纵有千般招数,无奈敌人手持倚天,透甲破盔,一剑封喉,你又有何为?因此,这利字便成为建队的首要法宝。君不见,各队经理为抢得知名球星和知名教练这些“利”剑而绞尽脑汁,使出浑身解数,得到的视若珍宝,百般呵护,得不到的眼红心乱,扼腕叹息。可见其“利”非同一般。
    2
、“快”:即速度,快攻制敌。兵法有云:“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你尚立足未稳,敌剑已近咽喉,虽不甚利,但其快已足以致命。当你回过神来的时候,敌人已经退回阵地,等你进攻了,其快,直如行云流水。中国篮球的三大利剑之一就是快攻,NBA球队制胜法宝也是犀利的快攻。
    3
、“变”:即变化,进攻要善于根据态势而变,不能一种具体的进攻战术打到底。孙子曰:“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又曰:“治兵不知九变之术,虽知五利,不能得人之用矣”。因此,变包括因敌而变和自身用人的变化,没有变化的球队,难以成为真正的强队。你的剑再锋利出手再快,但你只此一招,遇到真正高手,他必会轻轻一笑挡住要害避过锋芒,你只有无奈了。正所谓,“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进攻战术除上面所说的效率方面的三个因素外,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进攻次数,也就是进攻机会和二次进攻机会的取得,这跟抢断、阻截、24秒、篮板等防守手段和对手的进攻成败有着直接的关系。当然,敌人进攻得手后,你会取得一次被动的进攻机会,而有时战术需要,你会拖延进攻时间,降低总体进攻次数。这些跟具体对手和场上情况有关,这里不做深入讨论。

     
二、防守端之“兵法”

上一部分说到要想赢得比赛有两个办法,其中之一是得到比别人多的分数,而另一个,就是想办法使对手得分比你少。也就是要靠防守使对手进攻效率大大降低,进攻屡屡无功而返。相对的,降低进攻效率也要从防利、防快和防变入手。
    1
防“利”。对付倚天剑,最好的武器莫过于屠龙刀和圣火令,我挡,我再挡。没有?那只好施展张无忌的太极剑法般的缠丝大法了,一柄木剑竟然将手持倚天的八臂神剑缠得七晕八素,嘿嘿……。防守分为个人防守、局部防守和整体防守。当个人防守不能抑制对手个人超强进攻或者战术配合的“利”时,就要考虑使用局部的协防和补防,当局部的协防和补防依然不敌对手的超星和团队“多点进攻、四处开花”的犀利,就要使用整体防守战术来进行阻击了。像包夹中锋的轮转补防(包夹奥尼尔、姚明等)、包夹外线重点球员的轮转补防(小牛包夹詹姆斯、韦德等)、包夹边角球员的轮转补防、防底线突破后的轮转补防等。对付进攻球员的“利”,还可采取不同的防守形式,比如各种区域联防或缩小、半场扩大、全场盯人。对付这种“利”,也可合理利用犯规战术等等,NBA对付篮下大鲨鱼奥尼尔就采用了“砍鲨战术”。
    2
防“快”。记得令狐冲初学独孤九剑的时候,连对付田伯光的快刀都费劲,而当他精通以无招胜有招的要旨以后,对付迅捷无伦的辟邪剑法已成竹在胸了。要诀何在?那就是制敌之先!防守快攻是由攻转守的刹那间,快速度抢占有利的防守位置,利用强有力的个人防守行动和配合,达到限制对手的速度,破坏对方攻击,使对方转入阵地进攻的一种防守战术。具体来讲;一是防快攻的发动与接应;二是防快攻的推进;三是防快下队员;四是提高队员以少防多的能力;五是合理地运用封、夹、抢、断球等手段,尽最大的努力破坏、减少对方发动快攻,后线防守队员退守速度要快,前线防守队员在控制对方发动快攻后也要快速退守,同时提高以少防多的能力。
    3
防“变”。对付多变的战术还真没有非常有效的办法,或者以不变应万变,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金钟罩铁布衫,那需要有超强的功力;或者与时俱进,比对手变化更多,见多识广,见招拆招,那只有靠阅读比赛的能力和驾驭比赛的经验了。而纵观东西诸强,大都将此两点结合使用。比如,一支球队不仅要会守盯人或联防等各种防守形式,掌握各种防守形式的防守重点、用途和规律,更重要的是要具有主动运用、主动变化防守形式的能力,什么时候应该守联防,什么时候又不能守联防,什么时候守盯人,什么时候又不能守盯人,什么时候包夹重点人,什么时候以防内为主,什么时候以防外为主,这种主动运用判断决策的能力对于教练和球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说不能死板地运用联防或者盯人,当对方已经熟悉攻联防或者盯人时,要能迅速改变防守,及时主动地采取另一种防守形式让对方重新陷入被动地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