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立陶宛欧锦赛落幕,西班牙队成功卫冕。“炸弹”纳瓦罗得到27分稍胜帕克,保罗-加索尔再次贡献两双,他们带领球队在决赛中逐步确立优势,牢牢保住领先位置,他们最终以98-85击败法国队夺取冠军,西班牙队连续第二届欧锦赛称王,两支球队都取得伦敦奥运会的资格。
纳瓦罗当选了2011年男篮欧锦赛MVP。在四分之一决赛、半决赛和总决赛这三场淘汰赛中,他场均得到29.3分,均为西班牙发挥最为出色的球员。31岁的纳瓦罗已经为西班牙征战了11年,这是他参加的第六届欧锦赛,场均得分从未低于10分。"在这支西班牙队中,纳瓦罗已经不年轻了,但你可以看到,每当上场打球的时候,他总是活力十足,而且从来不慌乱,因为他经验丰富,无论比赛多么重要,他从来不会令我失望。"西班牙主教练斯卡里奥罗这样评价道。而这,也正是MVP价值的另外一种体现。
西班牙队的纳瓦罗得到27分和5次助攻,保罗-加索尔得到17分、10个篮板、4次助攻、3次盖帽和1次抢断,卡尔德隆得到17分、4个篮板和4次抢断,费尔南德斯得到14分和4个篮板,马克-加索尔得到11分和6个篮板。法国队的帕克得到26分、5个篮板、5次助攻和5次失误,迪奥得到12分、7次助攻和4个篮板,诺阿得到11分和8个篮板,巴图姆得到10分和4个篮板,杰拉贝尔得到8分。
决赛的法国依然是那支欧洲美国队。一根筋到底。充斥着NBA球员的决赛榨出的也是原汁原味的美式篮球,决赛的两支队伍,拥有“加索尔双塔”西班牙的颇有湖人的风范,而法国的战术风格基本走的是“美国队”路线:进攻一端并没有整体固定套路,帕克的突破,巴图姆的奔袭,迪奥的灵活步伐和策应,经常是三外二内或四外一内的动态进攻,或突分,或单打,总之依旧个人实力进行随机应变的局部绞杀。防守端没有细腻精准的延阻和轮换,而是强力单防、边线夹击、大量换防。
法国在进攻大半经由帕克启动,主打动态进攻,人人突分。迪奥的高位策应还是惯用套路,但诺阿的背身单打、巴图姆的运球突破,这些在NBA很罕见的玩意,本场法国打得很起兴。全场法国依然打得痛快:帕克和迪奥的突分,诺阿和皮特鲁斯的扣篮,洒脱的三分球,雷鸣电闪。可是西班牙应付起来,游刃有余。西班牙一向忌惮的是东欧球队,土耳其、塞尔维亚、马其顿、俄罗斯那些长人阵,会让他们不舒服。2008年奥运会西班牙都敢和梦八队拼才华。法国的攻防都是一根筋,防守端协防保护不足,要么夹击,要么各防各的;进攻是帕克突分,其他谁拿球谁单打。法国如头猛牛突袭,而西班牙就是在玩斗牛。
把法国的突破尽量朝翼侧哄骗,断球,反击;进攻端,纳瓦罗游走如鬼魅,两个加索尔不断内切找机会。法国和西班牙如果个个撂出来练单挑,绝无怯色。但纳瓦罗一空切,加索尔兄弟一挡,空挡全出,西班牙的整体战术配合多于法国,这是西班牙取胜的关键。法国的战术套路始终如一,帕克突分、其他谁拿球谁打,单打独斗多,尽管他们的个人能力星光闪耀,但一拳还是难敌四手,特别是遇到西班牙这样在防守端一样讲究整体性的天才球队。而西班牙在第一节和第三节后段,都换了档速度。伊巴卡、萨达、卢比奥一上,西班牙从秀雅斗牛变成了硬碰硬。伊巴卡上场前8分钟送出5记封盖,把法国一溜烟甩远了。西班牙的胜势是从第二节开始累计的。若无巴图姆第二节末奋起神勇断球扣篮缩小分差,第二节西班牙就奠定大局了。
后三节,法国都在苦追。他们总是能打出零星断球、漂亮扣篮、追身三分球,好比拳击里刺拳无数,但像西班牙那样的成型战术套路的组合拳,他们打不出。也不能怪法国:打天分球的队伍,总不如纳瓦罗、加索尔这样搭档几百年心有灵犀的套路摸得熟。法国得了美国的筋骨,但比起去年世锦赛夺冠那支美国,法国少了防守的轮转补防覆盖的压迫性。如此这般,就被西班牙四两拨千斤的干掉了。
本届欧锦赛,法国和马其顿都算美式风格的胜利,两位当家后卫帕克和麦克卡勒比,都可算美国强突式后卫的代表。这个时代,美国风骨的确浸透了欧洲,西班牙五位首发四位是NBA现役,也只剩纳瓦罗是去了NBA再返回欧洲的。但末了,纳瓦罗还是维护了一点老式欧洲后卫的尊严:空切、远射,以及许多慢动作才能体会其细腻的小技巧,欧洲的巅峰,最后还是由他这样有欧洲风骨的人征服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