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篮进攻端战术打法过于简单 “画圆战术”可助一臂之力

标签:
杂谈 |
分类: “画圆战术”理论 |
今天白天我写了一篇博文叫《谁说进攻不可控,“画圆战术”让阵地进攻变得可控》。主要针对中国男篮在本届比赛上与韩国的一场小组赛上存在的问题有感而发。尽管中国男篮以61:54战胜韩国男篮,但我认为还没有达到高枕无忧的地步。赛后代理主帅李楠接受记者的采访说的一番话引起我的关注:“我们赛前的策略就是从防守做起,因为进攻发挥成什么样,往往是不确定的,而防守是比较容易控制的”。李楠的这句话,我只能理解成中国男篮目前就处于这个水平,至于是执教的问题还是球员的问题我不得而知。我认为无论是防守还是进攻都有可控和不可控的一面,关键是你把握了防守和进攻的本质与规律没有,防守上构建起个人防守、协防、局部补防和整体轮转补防战术体系没有,进攻上构筑起“融个人技术于团队战术之中”的整体移动进攻战术配合没有,否则,就是不可控。不能简单地说防守可控而进攻不可控。既然说防守可控,怎会被对方打出21:0的进攻高潮,怎被日本男篮在一节多的时间里疯狂逆转30分。既然说进攻不可控,为什么前两节结束却领先对手达14分。
我在该篇博文里写道:“目前看来,这支中国男篮尚处于“进攻发挥成什么样,往往是不确定的”的水平,李楠说的话道出了中国男篮在进攻上面临的尴尬,也说明这支球队尚未形成整体进攻体系和战术风格,仅靠防守是不可能走得了多远的,我们姑且认为他们的防守已经做得够好,一旦没有构建起局部协防和补防以及整体轮转补防战术体系,那么本次东亚男篮锦标赛能否夺冠都是一个问号,这些问题值得来自美国的主教练邓华德以及教练组认真思考,并着力解决。篮球比赛类似战争,试想一下,如果是战争的双方,指挥员在战前部署时只谈防御,不讲进攻,甚至认为因为进攻带有不确定性,主要靠士兵去发挥,无法控制部队的进攻。士兵发挥得好就打胜仗,发挥不好就被全歼,这样的军队怎能打胜仗,又怎能当常胜将军,听起来这是多么严重的问题。
笔者认为,中国男篮打法过于简单,缺乏足够的耐心,战术配合传导球太少,四次以上传球很少,团队合力和整体移动进攻配合不多,站位式进攻普遍,没有寻找最好的机会就结束进攻,无论是二队还是一队都存在这样的问题,这是中国篮球的战术风格问题,即使在亚洲,这样的风格都已经难以抗击日韩伊朗约旦,走出亚洲更是抵不过欧美诸强。这一问题不解决,中国男篮将沦为亚洲二流水平。因为中国男篮的战术配合已经是亚洲二流水平了,你还能走多远。正所谓,打法决定出路。走整体移动进攻之路,才是中国篮球的未来。
要真正解决中国男篮进攻可控的问题,必须用中国的篮球功夫“画圆战术”才能破解。”不幸言中,看来中国男篮不仅的确在进攻端处于不可控的水平,只得62分,就是在他们认为可控的防守端也是豆腐渣工程啊,被日本得到72分。中国男篮的确没能走远,与冠军失之交臂,被日本男篮阻击在决赛的大门外,值得邓华德以及教练组还有所有球员深思再深思。
首节比赛开始阶段,中国和日本都打得比较紧张,日本队进攻机会虽然不少,但是他们对球的处理上做得太差,甚至连快攻三打一的机会都没能把握住,中国队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在进攻端他们出现了太多的失误,队员显得有些不在状态,首节比赛过半,中国队仅仅以5-2领先对手3分,随着比赛的深入,日本队慢慢找到感觉,利用中国队的失误,日本队连续打出反击,很快他们以8-7反超中国队两分,眼看球队陷入被动,李楠立刻请求暂停,但在暂停归来后,日本队反击完成上篮,在比分上中国队反而以7-10落后了对手3分,首节比赛最后2分钟,中国队终于找回感觉,韩硕连突带投拿下4分,中国队11-10夺回领先优势,而新上场的莫科和张兆旭也都发挥出色,他们在攻守两端限制住了对手箭头人物的发挥,第一节比赛结束,中国队15-12领先日本队3分。
次节比赛刚开始日本队加强了防守反击,在开局阶段给中国队制造了一定的麻烦,不过中国队也很快找到了比赛感觉,孟铎外线飚中两个3分,张兆旭在内线也是连续强攻得手,中国队在第二节比赛打到6分钟左右时以25-16领先日本队9分,但比分领先后中国队的队员似乎出现了一点松懈,结果日本队抓住机会连续完成抢断反击,将分差重新缩小到5分,上半场比赛进行到4分钟左右,中国队加强了前场篮板的拼抢,董瀚麟二次进攻得手,于澍龙和张博也用罚球给对手制造杀伤,中国队一下子打出一波6-0的小高潮,在比分上以31-20领先对手11分,随后双方各自把握住了几次进攻机会,中国队一直将分差保持在10分左右,最后1分钟,莫科和张兆旭接连强攻得手,尤其是张兆旭,发挥十分抢眼,还送出了漂亮的暴扣,而日本队手感下滑,投篮连连打铁,半场比赛结束,中国队38-24领先日本队14分。
下半场比赛双方易边再战,中国队开局又是连续两次出现失误,日本队抓住机会,用上篮先拿两分,韩硕马上发起反击,他连续两次上篮得手,为中国队重新稳住局面,第三节比赛打到一半左右的时间,中国队保持了12分的领先优势,可随后的比赛风云突变,第三节比赛4分钟左右,日本队陡然提升防守强度,迫使中国队多次勉强出手投篮,在进攻端,日本队川村卓也和广濑健太连续命中两个3分,日本队在第三节比赛还剩3分钟左右时将比分追到40-44,中国队被迫请求暂停,但在暂停归来后,中国队依然没能找回感觉,反而日本队越打越好,除了拿手的抢断反击外,日本队还利用三分球和二次进攻制造杀伤,中国队在对手狂轰滥炸下完全没了感觉,日本队很快打出了一波10-4的进攻高潮,在第三节比赛最后30秒左右时以50-48反超比分,中国队最后时刻进攻还是不中,第三节比赛结束,日本队50-48领先中国队2分进入最后一节。
第四节比赛刚开始,日本队石崎巧强攻打三分成功,日本队53-48领先中国队5分!或许中国队的球员根本没想到比赛会出现这种情况,结果他们身上的压力越来越大,进攻更加的急躁,失误也开始增多,第四节比赛打到6分钟左右,中国队竟然没有得分。中国队由于进攻端战术打法过于简单,多为单打独斗,尽管不断的将球送到内线,而内线无论是老将莫科,还是新人苏伟、张兆旭、董瀚麟,尽管他们每次都能够接到球,但死扛、死打的方式毫无效果,最终的结果,失误、失误还是失误,打铁、打铁还是打铁,这样的打法成全了日本一次又一次的快攻。
反而日本队越打越好,在进攻端他们打的十分耐心,不管是强攻篮下,中投,还是反击,投三分,日本队打的更加出色,第四节比赛进行到一半,川村卓也强攻内线完成暴扣,随后他又突破完成上篮,中国队在第四节开始5分钟的时间内被日本队打了一个14-0!上半时结束时中国队还领先对手14分,现在已经落后16分,日本队逆转了30分!比赛最后4分钟,张博外线命中3分,中国队终于打破得分荒,随后张兆旭暴扣打三分,中国队将比分追到54-66,中国队最后时刻终于放手一搏,最后2分钟,孟铎罚球命中,张博随后在外线飚中3分,孟铎紧跟着又突破上篮得手,中国队终于将比分追到60-68,日本队请求了暂停,暂停归来后,柏木青介上篮得手,日本队将分差再度拉开到10分,中国队最后时刻抢投3分不中,全场比赛结束,日本队72-62击败中国,杀入到决赛之中。
中国队首发:于澍龙,董瀚麟,韩硕,苏伟,易立。
日本队首发:木下博之,竹内让次,川村卓也,竹内公辅,纲野友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