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独孤求胜

(2011-02-16 09:03:17)
标签:

杂谈

分类: “画圆战术”实践

独孤求胜

    推介产自昭通的“画圆战术”

不像推介昭通红富士苹果

那样给力

推介昭通苹果

是市长的一把手工程

去重庆到上海进太空易如反掌

而推介“画圆战术”

却是一个人的战斗

纯属个人行为

而且还有不务正业之嫌

所以推介过程

显得孤独而艰辛

甚至有点悲壮

哲学老师说过

新事物成长概莫能外

我不是金庸武侠小说中的

独孤求败

因坚持心中的篮球理想

因“画圆战术”

是中国人的篮球功夫

所以再艰难我都必须独孤求胜

国家体育总局和篮管中心

包括看大门的人

我一个不认识

即使我认识人家

人家也不认识我

篮协亦如此

一线的主教练和助理教练亦如此

解说篮球的电视人亦如此

我像一个无头苍蝇

不知道推介的方向

只好硬着头皮摸着石头过河了

我先是给杨毅的博客发纸条

后是给苏群博客留言

再后来就是给于嘉博客打报告

结果除苏群来到我博客瞄了一眼

说没有图解看不出

“画圆战术”的优势之外

另外两位解说大师

都忙于解说篮球不置可否

没有回音石沉大海

让我都开始对

推介“画圆战术”失去信心

尽管吃了一些闭门羹

但我不怀疑该战术的先进性

毕竟是我从事篮球比赛训练实践的思考

类似经过十月怀胎苦难之后的宝贝

尽管它不是出身名门

不是出自篮球发达地区

以及知名教授和知名教练之手

可我知道它的价值

随后我开始联系国内一线教练

先是请浙江工作的弟子王杰

帮助联系了浙江队的王非指导

反正他们都姓王是家门

以为可以轻松搞定

据说联系上之后

他看了看“画圆战术”资料就拜拜了

真实可否不得而知

我曾经在郭士强和巩晓彬的新浪博客

留言无数条

但他们似乎早就没进长满了野草

且荒芜了的博客

所以他们自然不知我的心思

得知偶像孙瑞云

入主云南立得女篮主教练后

我马不停蹄从云南北大门昭通

赶往云南东大门曲靖

尽管她只给我半个小时的时间

我还是用类似高速列车的语速

讲清了“画圆战术”的来龙去脉

得到了她“智慧的都是简单的”一句评语

和以下令人激动的点评

“画圆战术”成功之处

是很好地解决和突破了

局部战术和固定战术

无法解决的整体性与机动性

连贯性与简洁性

流畅性与实用性以及可操作性等问题

这样的评价送给一个业余篮球人

让我兴奋了半年之久

点燃了我心中加大推介的激情

我把目光转向媒体

接受了都市时报的采访

并对“画圆战术”创立经过

和我的篮球故事进行了报道

让更多的人开始知晓该战术

我甚至一厢情愿地

跑到我的母校云南师大

给即将出征参加CUBA的师弟们

演绎了近两个小时的“画圆战术”

尽管我是他们

未曾谋面的老师哥

但由于在国内篮球界没有名气

对于“画圆战术”的真理性

他们表面接受背地里却质疑

上场后基本不用

辜负了我的良苦用心

结果成都之行成为别人的手下败将

失去了千载难逢进入全国

前八强的机会

以后我开始托人历尽周折

转了几道弯终于打听到

阿的江指导的电话

鼓起十二万分的勇气拨通后

先是自我介绍

后是“画圆战术”简介和精髓

但都因他工作忙

一年下来都不了了之

让我更加明白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要求索

昨晚他的助手小杨有短信来

说是看到云南昆明的都市时报

报道的宫鲁鸣指导

亲自接见我的新闻后

找到了我的博客

并把“画圆战术”精华文章

送给了阿的江指导

小杨说他看过“画圆战术”后

很受益也很震惊

与和我在长途电话里

都激动了半小时

似乎天气有阴转晴的迹象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迟迟没有阿的江指导的答复后

我觉得不能栓死在这几棵树上

我决定向当代中国篮球教父

前中国男女篮主帅宫鲁鸣指导

做最后的投石问路

没想到最具人格魅力

最有独到眼光的他

张开热情的双臂拥抱了

我这个无名草根

欣然接受了我的真诚

同意见面细说“画圆战术”

不仅收获了海埂行纪的感动与惊喜

宫鲁鸣指导与董先权指导

亲自接见我近三个小时

面对面听取我演讲的“画圆战术”

高度肯定了该战术体系

整体移动进攻的前沿性

既可攻盯人又可破解联防的两栖性

以及战术理论创新的先进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