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快攻战术(二)

(2010-10-25 11:07:27)
标签:

杂谈

分类: 篮球论文

篮球运动由于自身的本质和特点、规律和功能,使它充满着活力。现代篮球竞技比赛的特点显著体现在“智、悍、高、快、准、全、变”等方面。其中有节奏的“快”是重要的特征之一。谁在最短的时间内争取更多的战机,并且能很好的把握战机,谁就是胜利者。现代篮球运动强调的是“高快结合,灵活多变”。然而,纵使篮球进攻战术的如何千般变化,“以快制胜”、“以快制高”等理念仍是各种战术变化的战术精髓。而快攻是最能体现这一精髓的战术形式。“攻其不备,防不胜防”。美国著名的教练员约翰伍登曾说过:“快攻是教练员首先考虑的战术”。因此,快攻与防快攻一直都是各队争夺的焦点。而有起点才会有终点,有正确的判断和良好的时机以及相应的战术组织形式才是发动快攻战术的关键。
  何谓快攻?快攻是由防守转入进攻时,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在对方尚未部署好防守之前,创造人数上、位置上的优势,果断而合理地进行攻击的一种速战速决的进攻战术。快攻是一种靠速度取胜的战术,它对培养篮球运动员积极主动、勇敢顽强的作风,对提高身体素质水平,发展全面、熟练、快速、准确的技术等,都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现代篮球对快攻更加要求推进的速度要快,完成整个快攻的时间要短,准确性要高。这就要求队员要树立明确的快攻意识,全队必须要统一思想,每个队员都必须积极主动,明确自己的职责和行动路线,保持协调行动和纵深分散的队形。一传及时迅速,推进时以传球为主。结合运球突破,结束时要结合传球与投篮方式,将速度上的优势转化为良好的得分机会。

1、快攻的战术形式。

快攻的形式分为长传快攻、传球与运球结合的快攻和个人运球突破快攻

(1)长传快攻。就是队员在后场获球后,用一次或两次传球把球传给迅速摆脱对方进行偷袭的同伴的一种配合,是由一两个进攻队员利用自己奔跑的速度和同伴的长传球的速度超越防守队员来完成的。特点是时间短、速度快、战术组织简单,但要求快下的队员意识强、速度快,发动队员传球及时、准确、视野开阔。这种方法配合简捷,速度快,常可直接得分。但它要法语身处前沿的队员在攻守转换间有较好的判断能力,奔跑能力,在高速移动中处理球的能力,特别要有较强的一打一甚至一打二的个人强攻能力,这种长传进攻如果能辅之以后续快速跟进,其成功率会更高。也就是说,可以打成在人数上的以多打少的优势,前沿队员的进攻面就广了,可以单刀直入篮下得分,还可以突击掩护跟进队员上篮得分。
   (2)传球与运球结合的快攻。就是队员在防守中获球后,立即发快速的奔跑和短促的传接球,或结合运球的手段摆脱防守队员的方式迫进对方篮下进行攻篮的一种配合。这种快攻的方式虽然在速度上比长传快攻慢,参加人数多,但比长传快攻的配合灵活,而且变化多。这个快攻是由2—3人参加,利用快速短距离传球向前场推进的一种快攻方法。其优点是直接投入快攻前沿的人数多,以便于以多打少。而且灵活易变,不易被防守者破坏。它较能体现我国小、快、灵的特点。表现的动手点多、球转移的快,使防守者忙中出错,达到得分的目的。过去曾常常被用来制服欧洲各“巨人”队,效果颇佳,中国、日本、韩国队擅长这种打法。但近年来却所见不多。这可能是我国篮球界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片面追求高度,淡薄了对我们运动员特点和技战术风格的研究有关。 
   (3)个人运球突破快攻。就是指个人抢断或抢获篮板球后,在不便于传球的情况下,抓住战机,快速运球超越对手直接攻篮得分的快攻形式。这种快攻方法是当前国内各队用得最多的方法之一,其特点是它常常能只有一名全队技术最全面、最成熟的队员担当运球突破对方前沿防线的重任,如果一旦突破成功,前方就会出现一个以多打少的局面。同时,因其他同伴可以集中进攻或接球的地域分散行动,因此在结束联合体往往能形成一个点多面广的攻击态势。这种态势就是快攻战术和阵地战术的中介战术,从以多打少上看接近于快攻战术。这些,都可能置防守于顾此失彼的境地。

2、快攻的结构。

快攻的结构是指在快攻战术中分为发动与接应、推进和结束三个阶段(部分)。
   (1)发动与接应。这一阶段是组成快攻的重要环节,取决于获球队员的快攻意识和能否及时准确地传出第一传以及接应队员的配合行动。一般来讲,先争取长传快攻,再与接应队员配合或运球突破发动快攻。

快攻一传是快攻发动阶段的重要环节,赛场上情况瞬息万变,快攻又是速度的体现,战机转瞬即逝。所以要求一传给控球后卫要快而及时,没有好的一传是打不出高质量的快攻的。
    快攻接应分为固定人接应、固定位置接应和机动接应,随着篮球运动的发展,渐渐淘汰了固定的接应方式,随着比赛场上的形式变化,快速灵活的机动接应为很多的强队广泛采用,这成为现代篮球进攻战术的发展形势。
    快攻发动与接应的要求:一是首先应使队员明确获球既是发动快攻的信号,要争取时间,迅速完成发动与接应;二是一传要快而准。抢到篮板球后,在空中要转身面向进攻方向,最好能在空中传球给控卫,如持球落地后,受到对手积极堵截辨不清接应人时,应积极向边线或限制区外运球突破摆脱防守,再做第一传;三是接应的控卫队员移动要快,并注意观察场上情况,运用各种动作及时摆脱防守,积极主动占据有利位置,侧身迎上接球,不要就地等球,以防止被抢断;四是控卫的接应点应尽量扩大到中场线附近,以加快推进速度;五是完成发动和推进以后,其他队员应协同迅速向前场插上跟进。
   (2)推进。这一阶段应保持分散的、纵深的合理队形。快攻推进一般有三种形式,第一种就是长传推进,第二种是短传推进,第三种是运球推进。在推进阶段,能传的球就不应该运,以提高攻击速度,减少失误。
    一是长传球推进。这种推进方式大多应用于长传快攻中,它具有推进速度快,配合简洁,成功率高等特点。要求一传队员有良好的传球意识和传球技术,接球队员要有优秀的快攻意识和判断力,对个人的强攻能力也有一定的要求。长传快攻的次数虽然不是很多,但成功率却是最高的,因为长传省去了中间的接应环节,省去了不必要的时间,在对手不急防范的情况下发动快攻,因此成功率高,然而其传球过程中球飞得时间较长,极易被截获,失误率也很高。
    二是短传球推进。短传球推进一般由2—3人完成,利用快速的奔跑和短距离的传球,避开防守队员,向前场推进,这种推进方式的优点是参加人员多,可以结合突破,造成以多打少的局势。在统计表中可以发现推进的次数一般,成功率却很低。不过它较能体现我国篮球运动小、快、灵的特点。
    三是运球推进。运球推进是当前国内外各队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可以由一名技术全面的后卫组织起全面的进攻,中间减少了球飞得的时间,有效防止了断球的危险。如果突破成功,很容易出现以多打少的局面,还有同伴的配合跑位,最后形成一点多面的进攻态势。从表中可以看出,这种推进方式的应用最多的,然而运球的限制,转入阵地进攻的次数也是最多的,不过其较低的失误率正是符合了瑞士篮球运动“快中求稳,慢中有变”的先进理念。
    快攻推进的要求:快攻推进时队员应保持纵深队形和适当的距离;推进过程要尽量减少运球,争取形成快速“追着打”的局面;行进间传球要快速、准确,多运用斜线传球,尽量避免横向传球或跳起传球;要正确判断防守队员的位置和意图,灵活地运用传球和运球。在能传球的情况下就不要运球,运球也是为了寻找更好的传球角度或攻击。进入限制区后则要避免不必要的传球,以免影响快攻的速度和造成失误。
   (3)结束。这一阶段是指快攻推进到前场最后完成攻击阶段的配合,此阶段是快攻成败的关键。快攻结束阶段要求进攻队员对防守的意图加以预测和判断,并及时、果断选择攻点,顺利完成进攻。快攻结束阶段要求持球队员判断准确、传球或投篮及时果断,无球队员要占据有利位置,伺机接球投篮,积极冲抢篮板球或补篮。
    快攻结束阶段时会出现以下几个配合:
    一是以多打少的配合。快攻结束阶段最有利的局面是在人数上形成优势,如“二攻一”、“三攻二”等。这时无球队员要分散拉开,伺机向篮下切入,持球队员应利用传、运、投等动作迷惑对方,并根据防守移动中的漏洞,及时将球传给跑入空位的同伴投篮,随后积极准备冲抢篮板球和补篮。
    二是人数相等的配合。在快攻结束阶段处于人数相等时,要趁对方立足未稳,在行进中依据防守情况利用传切、突分、掩护、策应配合展开攻击。如果对方队员迅速回防,并占据了有利的防守位置,这时应该在外围无防守的情况下进行远距离投篮或者转入阵地战,不要急于突破上篮,不轻易浪费控制权。
    三是人数少于防守人数时的配合。在少于对方人员的情况下,对方如果收缩防守,应果断采用中远距离投篮,并且其他队员注意争夺篮板球,适时发动第二次进攻。如果对方已经及时落位,应稳住球速,待己方队员落位后转入阵地进攻。
     快攻结束的要求:队员要保持冷静的头脑,掌握好快攻结束的节奏和时机;队员之间要保持纵深队形和适当的距离,攻击要有层次;持球队员到罚球区附近时,要主动接近防守队员;根据防守队员情况处理球,但首先要注意牵制、拉开和跟进,以保持广阔的进攻队形和传球角度,不要过早跑到篮下把防守队员带到限制区,造成相互干扰。

3、发动快攻的时机。

发动快攻的时机分为抢断球后发动快攻、获得后场篮板球后发动快攻和快攻的运用时机。

(1)抢断球后发动快攻。抢断球后发动快攻也是发动快攻的一种重要的形式,同时也是成功率最高的。因为抢断球通常发生在中圈甚至前场,这时对手参与防守的队员很少,防守位置也处于劣势,所以很容易得分。再一个就是防守一方的队员在成功抢断以后,人和球常常处在有利反击的自然位置,以及由于抢断的突发性和偶然性给对方造成的猝不及防的态势,这都为成功发动快攻他造了良好机会。根据比较分析,利用抢断球发动快攻的成功率之高,是其它所有快攻所难以比拟的。 
    这种时机的发生是因为队员的防守主动、积极,时时带有攻击性。而且反击意识十分强烈,一但抢断成功,全队把握时机,立即就地转守为攻,。即使快攻不下,也会以此给对手造成强大精神压力,为后续阵地进攻创造条件。 
   (2)获得后场篮板球后发动快攻。获得对方投篮不中的篮板球发动快攻是最普遍的快攻发动时机。此时双方的队员都集中在守方半场,守方获得球后即时发动快攻,而对方则必须完成攻防转换,退防落位等任务。常常难形成有效的防守。因此控制后场篮板球是发动快攻的主要来源,而获得篮板球后的每一传是否准确、及时,是快攻成败的关键,它将直接决定快攻的质量和快攻的数量。如果第一传出手快,能将球传出一定的距离,又能超过二、三个人的防守,加上快攻组织者的快速接应,很容易造成快攻人数上的优势,这将给中场推进和结束阶段打好基础。 
   (3)快攻的运用时机。快攻战术最基本的追求就是攻其不备,所以其发动快攻的理论时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赛场上的情况往往是瞬息万变的,在不同的情况也可以发动快攻战术的。一是对方队员退守缓慢时。在对方队员由于某种原因在防守时放松警惕而缓慢的退守时,这时可抓住时机摆脱对手进行快攻。这种时间发动快攻就能打乱对方的防守部署,以使对方的防守顾此失彼、漏洞百出;二是对方队员体力下降时。在高强度的对抗和较长时间的移动中所导致的体力急剧消耗情况下,可趁对方移动速度减慢,警惕性相对较低时趁其不备发动进攻;三是对方善于阵地防守时。快攻的一个主要的效果就是打乱对方的防守部署,往往是在对方未能有效地组织起防守之前就完成了快攻。对方部署的防守战术不能行之有效,因此是扰乱对手防守战术的最好方法;四是战术需要时。赛场上的局势千变在万化,不同的进攻方式,需要别种的战术方式为辅,因快攻有其别具有效果,所以这种战术应用的时候比较多。
    随着篮球运动实践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快攻的理解也在不断深化,特别是以NBA为代表的快攻理念和快攻实践引人深思。当今NBA,“快”是主旋律,“攻”是时尚焦点。“梦九”在土耳其男篮世锦赛上夺冠的主要原因就是他们风驰电掣的“快攻”。现代篮球运动发展迅速,各种先进的战术变化也是日新月异,快攻作为一种重要的篮球战术也越来越多地受到重视,其理论内容和指导方针近年来有了长足的发展。它正体现了现在篮球运动特点和发展的方向。同时也能体现中同篮球运动“快速、灵活、准确”的指导思想和技术风格的进攻战术形式。随着篮球运动的发展,规则的变化,以及篮球运动本身的规律等都决定了篮球运动向着更快速得方向不断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