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选手的演讲稿(17)—— 求索之路、责任同行
(2010-10-08 09:38:37)
标签:
杂谈 |
分类: 快乐面试 |
如果说四十年只是时光长河中的一瞬,我们就是那长河中的一颗颗水滴,如果说昭烟的历史树立了一座责任的丰碑,那么无数的昭烟人就是这丰碑中的灵魂。
我们已经无法直接触摸到昭烟的旧址,但可以通过书本感受到昭烟人披荆斩棘、挥泪洒血的拼搏。40年前的这里还是东风公社一排破陋的猪圈,是昭烟奠基的前辈开始了创建昭烟的艰难历程。那时候,交通不便,技术落后,每一条水沟,每一堵砖墙,都要他们亲力亲为,锄头磨破了手掌,担子压弯了脊梁,但简陋的环境没有使他们低头,在困难面前,他们迎难而上。终于,在1978年,昭烟成为了国家计划内烟厂。之后的几年中,龙泉、望海楼等牌号应运而生。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昭烟经历了初期的阵痛,终于开始腾飞。而腾飞的翅膀正是创业者们的责任、奉献,甚至痛苦。1986年,是昭通烟厂发展史上不平凡的一年,金鹰折翅、兵败哈城使昭烟走到即将倒闭的边缘。工厂的明天会怎样?昭烟的希望在何方?为了改变被动局面,在上级领导部门的帮助下,工厂采取了一系列狠抓技改,联合生产等举措,使昭烟看到了漫长黑夜后的光明。 89年,画苑被授予全国畅销品牌,龙泉评为云南省优质产品。然而,命运似乎每16年就要和昭烟人开一次不小的玩笑,02年,昭烟再次陷入低谷,但随着国家局联合重组的方针出台,05年并红河,08年入红塔,经历了艰难困境后的昭烟,越战越勇,朝着更为广阔的蓝天展翅翱翔。
在昭烟发展的道路上,有时布满荆棘,有时蜿蜒崎岖,我没有经历过创业时期的艰苦,但却从父辈身上看到了守业的艰辛。如今,看着这花园式的厂区,宽敞明亮的车间,我们深感今天成绩的来之不易。正是因为几代昭烟人的坚持和努力,奉献和拼搏才有了昭烟今天与世瞩目的辉煌。
在我身边,就有那么多可爱的人默默地用行动诠释着责任,用实践履行着诺言。说到这里,我的脑海中浮现出这样一个身影,朴素的衣着、憨厚的笑容,他就是我刚进厂时认识的王师傅, “努力做好每一天的工作,维护好品牌质量”是王师傅对待工作的承诺,为了保证烟丝吸味纯正,在每一个牌号生产结束时,他总要爬进高温加料滚筒里,清除残留在滚筒里的烟叶,闷热的空气让他窒息,高温的桶壁一次又一次肆无忌惮地灼伤他的手臂,加料后的滚筒异常的湿滑,稍不留神便栽倒在坚硬的扒钉上,在他身上留下了一道又一道伤疤,可这年过四十的中年男子没有畏惧,也没有退宿,弯曲着身子在滚筒里一点一点的扯掉缠住扒钉的烟叶,他没有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赞扬,也从未想过要得到任何奖励和勋章,因为,他深知维护好品牌质量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这满身的累累伤痕已经见证了他对工作的一腔热爱!当清理完所有的烟叶时,他的脸颊通红,犹如在沸水中煮过一般,汗水浸透了他的衣衫,为了缓解疼痛,他不得不把灼热的双手放到冷水管上不停的冲洗,就这样每更换一次品牌他总要清理一次滚筒,一天下来要清理两三次。他这样忘我的工作,不正是立足本职、勇担责任的最好体现吗?他把责任作为自己人生的航标,把敬业作为自己忠贞的誓言。正是有了一个个像王师傅这样平凡的员工、敬业的员工、具有着高度责任心的员工,才使我们的企业蒸蒸日上,才实现了我们今天花园式的工厂的梦想。
作为新时期的昭烟人,有幸把自己的命运和工厂紧密相连,荣辱与共。在我工作的卷包车间,同事们都把工厂当做自己的家,和睦相处,亲如家人。师傅们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就是为了在企业的发展中尽一份力,在责任中感恩,在感恩中奉献,在奉献中执行。因为,大家心中始终铭记“人性化的亲和力,持久性的学习力和军队式的执行力”因为我们肩膀上担负的是工厂兴亡的责任。当我举目四顾时,忽然理解了建厂时那些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的前辈们;理解了为企业发展饱受非议的领导们;理解了为昭烟腾飞而默默奉献的在座的同事们;你们早已经用自己的双脚走出了一条不平凡的人生之路,走出了企业发展的腾飞之路。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40年沧海桑田,40载斗转星移,如今春华秋实,和谐盛景,昭烟人用勤劳智慧,谱写了一曲曲催人奋进的绚丽凯歌。红塔人用艰苦奋斗,走出了一条跌宕起伏的发展之路。将来,在昭烟前行的道路上,可能会荆棘密布,可能会坎坷崎岖,但我坚信,昭烟人必将以“自警、自省、自强、自立”的态度绕过险滩、冲破黑暗,因为,我们的工厂里有着许许多多在逆境中崛起,在困难中奋进,视责任为生命的职工,那个人就是你,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