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矮个子球员在篮球比赛中的特点和作用
标签:
杂谈 |
分类: 篮球论文 |
篮球运动由于自身的特点决定了身高是获取胜利的一个很重要的基础因素,现代篮球比赛高空争夺日趋激烈,为保证高空优势,不管是世界强队还是篮球弱旅,都特别重视培养和使用高个子队员,追求身高似乎已成为篮球运动的一种发展趋势。但是,笔者近年来通过观看NBA、CBA和CUBA的电视转播和比赛录像以及基层的一些篮球比赛,却发现在很多篮球队中都活跃着一批矮个子队员。他们虽然数量不多,但质量很高,在篮球比赛中的作用绝不亚于高个子队员,有的甚至是球队中的核心人物、明星队员,如NBA中的76人队的艾弗逊、太阳队的纳什、小牛队的基德、热火队的韦德、波多黎各1米83的巴里亚、上海队的刘炜、卢卡斯等。篮球比赛中高空优势固然重要,但地面争夺也绝不可忽视,因为篮球运动毕竟是在地面上展开的。为此,本文对一些矮个子篮球队员在比赛中的特点和作用进行了全面、客观的分析研究。


矮个子队员虽然个子不高,但视野开阔,场上观察能力强,传球时大都不用眼睛直视目标,仅用眼角余光,有的和队友配合熟练到一定程度,传球时不必目视,仅凭感觉,这时传出的球隐蔽性更强,变化莫测。还有的矮个子队员经常突破到对方的腹地,在人群中利用跳起在空中停身,寻找具有最佳攻击机会的同伴,进行巧妙的传球助攻。还有很多矮个子队员可以在快熟运动中或在对方多名队员的包夹中极精确的把球传出。例如凯文.伯特,在1979年美国布莱特职业男子篮球队来华访问时,与上海队的一场比赛中妙传达23次之多;NBA球队中的萨卡拉门国王队的组织后卫杰森.威廉姆斯,身高1.85米,1999年首个赛季平均就有5.9次助攻;还有原八一火箭队的组织后卫范斌,身高虽然只有1.78米,但以善于助攻而著称于国内篮坛。


(1)善快攻:据统计,NBA球赛从在前场的迂回扑捉时机到进攻结束,所耗时间约为10-15秒,而在很多情况下,都是由后场快速推进前场,乘对方立足未稳之机便准确投篮结束进攻。快攻不仅是很多世界强队得分的主要手段,而且是“以小打大”最有效的方式之一。矮个子队员速度快,使快攻的中坚力量,他们不但可以组织发动进攻,而且可以在快攻中快速接应,甩掉或突破对手直接上篮得分。
(2)回防快,抢断多:现代篮球运动的特点之一是攻守对抗凶悍、拼斗性日趋激烈,矛盾的主要方面首先是形成了拼斗性进攻,随着拼斗性进攻的这一发展走向的形成,必然相辅相承地刺激防守技术与战术,如提倡运用平步追访,身体主动用力抢位,堵截与积极错位抢断的个人防守技术。矮个子队员具有极快的速度,当己方进攻得分失利时,他们能迅速地回防,控制对方进攻队员的移动和接球,主动破坏对方的进攻配合,尤其是快攻。矮个子队员在防守移动中,除运用滑步、撤步、交叉步等步法外,现在运用最多的就是碎步、蹉步。碎步就是步幅很小的跑动步法,这种步法由于步幅小,因而起动快;蹉步就是移动步幅较小,不并步的滑步。矮个子队员由于采用了这些步法,因而在防守中表现出了回防快、盯人紧、攻击性强的突破特点。抢、打、断球是具有攻击性的防守动作,矮个子队员因为速度快,身手灵活,判断准确,因而大都是抢断高手,他们成功的抢断不仅破坏了对方进攻,鼓舞了本队士气,而且为由守转攻创造了有利时机。例如NBA上个赛季湖人队的身高1.83米的矮个子泰伦.鲁,他只是个替补队员,但因为在季后赛中曾多次抢断过包括艾弗逊在内的许多大牌球星的球,而在这个赛季转会中身价倍增。
(3)活动范围广:篮球运动是一种动态性的运动,动的表现为比赛中队员在不停的移动,攻守双方布阵互动,动中攻,动中守,动中及时转换,不间断地有谋略地、有针对性地动,有目的、有攻击性地动,以主动的动迫使对手被动的动,以动攻守,以动守攻,反复转换的方式和方法,调整动的意图,变化动的节奏和方向,力求主动,这是现代篮球运动的基本规律和特点。20世纪70年代美国教练员罗伯特.道尔强调提出的“移动进攻”的理论和具体战术一直流传至今且为全球所推崇。矮个子队员都是动的高手,场角、蓝下、边线、端线他们无处不在,在进攻中,他们通过频繁的穿插跑动和队友进行配合,或利用速度摆脱防守找到空档伺机得分:在防守中他们快速回防,盯住对手,破坏对方进攻,所以,矮个子队员活动范围广。据测定,一场激烈的篮球赛,队员跑过的路程平均为8-10千米,有的矮个子队员跑过的路程却长达15千米。还有当今很多世界篮球强队中“摇摆人”的出现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矮个子队员的活动范围广,所谓的“摇摆人”是指在篮球场上位置不定的球员,他们在比赛当中大都同时伺职后卫和前锋两个职位,也被称为“不易定位者”,它们的活动范围很广,大都善于跑动的矮个子队员,像76人队的艾弗逊就是个典型代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