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李晓波画圆战术
李晓波画圆战术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79,607
  • 关注人气:3,61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欧洲篮球的特点与风格(下)

(2010-06-24 15:49:02)
标签:

杂谈

分类: 篮球论文

欧洲篮球的特点与风格(下)

    与美国本土球员相比,欧洲球员总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他们中的许多人已跻身NBA一流球星之列,风头却无法比肩艾弗森、科比、卡特之类“内外兼修”的本土球员,像罗德曼这样以二流球技却博得一流知名度的“先进业绩”更是令欧洲人难望项背的。但是,NBA中欧洲球员的技战术水平时至今日已毫不逊色于美国人,试想一下,以诺维茨基、加索尔、帕克、斯托雅科维奇、伊尔戈斯卡斯、特克格鲁、基里连科等欧洲球员为班底组建一支球队,美国人要拿出怎样的阵容才能与之抗衡?

欧洲篮球的特点与风格(下)

    按NBA官方的统计,NBA中国际球员已有一百余人,其实这是危言耸听、言过其实的虚妄之谈,有虚张声势之嫌。把尤因、邓肯、奥拉朱旺、穆托姆博算到牙买加、维京群岛、尼日利亚、扎伊尔帐下,位列国际球员,着实勉强。他们虽出生在美国本土之外,但却成长在美国的篮球环境中,也就是说,他们的技术特点、战术思维、篮球意识完全成型于美国,他们的篮球是美国本土化的篮球,与其出生地并无多大的关联,他们与美国本土篮球文化之间,是儿子与父亲的血缘关系,没有丝毫风格上的DNA障碍,把他们也算成国际球员,是毫无道理的机械主义划分。好比网球高手张德培,除了一张黄色的面孔,其网球技术、成长经历、训练手段乃至思维方式、生活习惯都是完完全全的美国化,把他的成功也算作中国人的成功,是不是有点无耻呢?

欧洲篮球的特点与风格(下)

    只有技术定型于美国篮球文化之外并挟浓厚的异域风格融入NBA的外籍球员才可以称得上是货真价实的国际球员,成长于美国简言之有一年以上NCAA经历的则不能算数。统计中的一百余位所谓的国际球员,至少有一半有水份。按这个标准,高水平国际球员的代表人物除了上面提到的那几位欧洲人,欧洲以外只有吉诺比利、纳什和姚明三人够资格,至于阿罗约、纳胡拉之流,则逊了不止一筹。也就是说,能与美国篮球文化相抗衡的国际篮球文化,擎大旗者主要是欧洲人。

欧洲篮球的特点与风格(下)

    那么,什么是真正的欧洲风格呢?二十年前的欧洲篮球基本是前苏联队和前南斯拉夫队,与NBA相比,他们投篮更为精准,力量十足,拼抢十分积极,其技术简练实用,毫不花哨,但非常细腻,注重整体打法,不太强调速度,尤其是内外线的配合,五个人来回穿插跑位,经常轻而易举地形成投篮机会,他们位置区分比较明确,内线队员恪守篮下攻防职责,并高度重视策应与掩护。彼时的NBA,位置分工有些模糊而并不明确,代表人物魔术师与伯德,都是能打五个位置的全能战士,诸队很少研习整体打法,多采用两三个人的小配合或个人单打,为了迎合商业化需求,技术比较花哨,攻防转换速度要远胜于欧洲篮球。简言之,欧洲风格是“抢”,而美国风格是“耍”。

欧洲篮球的特点与风格(下)

    当时以中韩为代表的亚洲篮球风格被总结为“投”,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这三种风格在中国大陆曾有过碰撞,五六十年代,中国男篮曾有过战胜匈牙利、苏联等欧洲劲旅的辉煌,到了七十年代末,欧洲篮球在身体素质与整体打法上又有了长足的进步,当时中国男篮和八一队曾先后与前苏联几个俱乐部队交手,无一例外大败亏输,人家的中锋拿球后强攻篮下,速度不快,缓慢地硬吃内线,而我们毫无办法,根本扛不住。欧洲人让我们见识了力量后,美国人又让我们领教了速度与技术,NBA华盛顿子弹队来访,中国男篮跟不上人家疾如流星闪电般的快攻,疲于奔命而大比分告负。有意思的是,此前从未与美国篮球正面交锋的中国队赛前还在以外交姿态讨论,如果大比分领先怎么办,是否应该让子弹队进几个以彰显我中华上国风范云云。

欧洲篮球的特点与风格(下)

    二十多年来,美国篮球与欧洲篮球一直是中国男篮须仰视才见的两座山峰,但是,当NBA挟举世无匹的商业化运作袭来时,我们不知不觉间忽视了欧洲篮球的发展,而把NBA视作前行的唯一的神圣目标。在这二十年间,欧洲篮球向美国篮球虚心取经,欧洲人开始重视攻防速度,在半场攻防上积极向NBA靠拢,同时他们进一步提升技术全面性,外线队员的突破与内线队员的远投成了重要的得分手段,这是欧洲人通过加盟NBA“师夷长技”而取得的巨大进步。与此同时,美国篮球雄霸天下之余不免妄自尊大,并未取得什么实质性的进步,相反,其球员源自扎实基本功的全能战斗力有所削弱,这促使球员为扬长避短而加剧了位置分工的明晰,从而造成整体打法的萎靡,雅典“梦六队”之败,便始肇于此。北京奥运会西班牙与美国决赛打得难解难分,可以这样说,欧洲篮球在低调中一步一步脚踏实地赶了上来,他们在高水平球员方面与美国相比只存在数量上的劣势,随着NBA的国际大融合,这个问题必将得到解决。

欧洲篮球的特点与风格(下)


    难能可贵的是,欧洲人向NBA学习的同时从未丢掉自己的风格,这使他们的进步站在了无比坚实的基础上。欧洲人清醒地认识到,白种人与黑人先天存在着身体素质的差距,NBA技术并不能完全借鉴过来,因此,学习NBA的核心是其攻防战术的精髓,同时,必须进一步加强整体配合与投篮的准确性,这是欧洲篮球的优良传统。正是基于此,他们从来没有像中国人那样盲目崇拜NBA,而是恪守着朴素的“自留地”,他们自觉地与NBA保持适当的距离,并不以跻身其中为至尊无上的荣耀,也没有把“海归派”置于至尊无上的地位,建立一支人尽其职、团队精神至上的国家队才是理想的目标,正是在这种正确、冷静的思维引导下,拥有斯托雅科维奇、诺维茨基、加索尔的南斯拉夫队、德国队、西班牙队等劲旅才拥有强大的竞争力。这足以给离了姚明就玩不转的中国男篮上一堂思想教育课。

欧洲篮球的特点与风格(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