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昭阳区第三届职工篮球运动会5月24日顺利圆满落下帷幕,但美中不足的是其间经历的一些曲曲折折、是是非非依然历历在目。本届运动会原本旨在以在编在册职工参加的全民健身活动,但由于资格审查较难,所发文件规程终成一纸空文,难得糊涂和不了了之之间就演变成只要报了名的外援又无人举报,比赛开始后不再受理,由此演变成了外援参与的开放式比赛。无论是区直组还是乡镇组的冠亚军争夺全部外援球队之间展开就说明了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严格按文件规定由清一色单位职工组成没有请外援球队的积极性。
这样做的结果是,各队之间由于没有外援和外援的多少以及外援的强弱等决定了实力差距较大,水平参差不齐,特别是区直机关组大比分领先的场次较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比赛的观赏力。对于主办方来说,举办运动会往往陷于两难,既要注意观赏性又要考虑职工的的参与。所以到底是球员资格全放开,或者限制一定数量的外援,抑或是从严回到职工参赛的本意上去等等问题,都值得主办方认真思考并加以完善,一旦行文就必须一以贯之,否则,朝令夕改,说话不算数,好事就难以办好!
昭阳区篮烟才灭,彝良又烽火连天。彝良县充分吸取了昭阳区本届比赛和其他县区组织类似比赛十分尴尬的教训,既考虑了提高比赛的观赏性,又充分让单位职工有参赛的机会;既注意把握培养彝良本土球员,又兼顾培养昭通范围内的球员。所以文件规定:凡是彝良籍球员,哪怕你在天涯海角,都可以返彝参赛,凡是昭通籍球员,哪怕你在长城内外,都可以有资格到彝良打球。条件是有球队要你喜欢你抬举你并给你明送秋波。同时还规定,不管你请多少昭通籍外援,比赛时只能有三名该籍外援上场,彝良籍在外球员视为本土球员。
彝良县职工篮球运动会打破了清一色职工参与,并限制一定数量的昭通籍外援,不仅可以提高比赛的激烈程度,还可以吸引彝良籍在外球员返乡并由此增强热爱家乡的荣誉感,又将视野放到了昭通范围内来审视,无形中给昭通籍球员也提供了锻炼打球的机会,为昭通篮球人才的成长培育了土壤,不仅锻炼了本土篮球人才,也繁荣了昭通的篮球文化,同时也增加了较强的观赏性,这“一石三鸟、以点带面”的举措,开创了培养昭通本土篮球人才比赛新模式的先河,值得昭通各县区举办职工篮球运动会借鉴。
据悉,彝良县第N届职工篮球运动会于2010年6月11日在县城中心文化广场隆重开幕!届时,昭通市直单位和各县区十路老中青球星将云集天麻之乡、矿产之都、罗炳辉将军故里彝良县,上演十面埋伏、虎踞龙盘的篮球大戏。
http://www.ztnews.net/upload/2008_06/08063015537482.jpg彝良又烽火连天" TITLE="昭阳区篮烟才灭 彝良又烽火连天" />
图为彝良去年举办的职工篮球运动会。每天到赛场的观众都达1万余人(次),只能容纳近2500人的灯光球场气氛非常热烈,足见彝良篮球文化氛围之浓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