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昭通的篮球文化》

(2010-05-04 14:22:41)
标签:

杂谈

分类: 篮球啊篮球

昭通的篮球文化

 

《昭通的篮球文化》一文

出自在外求学的篮球书生

赵连杰之手

自幼受篮球熏陶的他

从四个方面概述了

昭通篮球文化的成因

以及花开花落

尽管这篇博文获不了

诺贝尔文学奖

但意义已经超越文学本身

让人对昭通的草根篮球

产生更多的联想

正如作者所言

和外界的许多人

谈论起昭通的时候

就不仅仅局限于

昭通文学现象之好大一对羊

鹤乱云山的中国黑颈鹤之乡

小草坝长相酷似土豆的天麻

五尺道上的美色豆沙关

以及中国西部千里大峡谷

话题已由

人文历史和自然风光

慢慢向

篮球文化方面过渡

 

                                  

                                  昭通的篮球文化

                                           文/连杰

    昭通人爱打篮球,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就像巴西人爱踢足球一样。

    土生土长在昭通,对篮球的热爱取决于对篮球文化的认知度,昭通的篮球文化或多或少有些了解,尤其近年来,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比赛接踵而来,掀起了全民健身的热潮更丰富了篮球文化。和外界的许多人谈论起昭通的时候,就不仅仅局限于昭通的黑颈鹤、天麻、五尺道、豆沙关、《好大一对羊》及昭通文学现象,话题由人文历史慢慢向精神文明方面内容过度,尤其在体育运动篮球方面最为明显。

    一、篮球从娃娃抓起

    近些年来,由于受篮球运动的渲染和一些知名球星的带动,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徘徊于花哨的运球和飘逸的灌篮,从小就开始接触并喜欢上篮球,于是出现了许多青少年篮球培训中心,如昭通体育馆,李晓波老师带领的篮球之梦2队、烟厂活动中心,“我们的梦”篮球队等都是以培养青少年为主的地方,除了体育馆外,其余的都是篮球教练利用自己休息时间无偿地培训学员,大则十七八岁,小则五六岁,可以说这是很难得的,有如此良好的基础,昭通的篮球才不会断后,才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二、篮球赛事的兴起

    作为一名球员身在昭通是及其幸福的事情,不管是业余还是专业的。对于球员来说,最大的幸福莫过于经常有比赛可打,如果没有比赛来检验和展现,那么再好的球员也只能是无用武之地。这几年以来昭通各个行业也不断地掀起篮球风暴,如:即将举行的第三届职工篮球运动会,举行过的教育系统的篮球运动会,卫生系统的篮球运动会,农行杯篮球运动会、春季男子篮球运动会等等。无形中给广大篮球爱好者提高了学习和交流的机会。也给茶余饭后无聊的人们提高欣赏比赛的机会。如此下去,一个城市的篮球氛围就这样慢慢地高涨起来。即使不用组织也会有人自发地约上几个球友,到活动中心或者是师专打打3v3,或者找一块没有车辆的场地干脆来个5v5。完后,大家又坐在一起侃侃哪个球没有投进哪个球没有传到位哪个球又被盖了个火锅······。如此惬意的事相信大家都有体会。

     三、明星球员的带动

    在昭通只要对篮球稍微有点了解的人对昭通的球星可以说是如数家珍,李晓波老师声东击西魔术般的传球,刘凯、李肝炎,孟智勇的精准三分,小脑壳、李昆犀利的突破、小米渣箭般的速度。有了这些,一个地区的篮球就不缺乏引导和带动,因为他们就是模范啊!就是教材啊!不用面对面,不用教,他们的传球、突破、投篮手型不知不觉被一群毛孩偷学了都不知道,这也说明明星确实能产生效应啊!

    四、体育品牌的涌现

    记得我们刚上初中的时候,当然那时的篮球氛围没现在那么浓厚,哪个单位要举行球赛,服装只能到陡街的李宁专卖店购买,那时是昭通城唯一的一家体育品牌专卖店,近几年来,政府机关开始打篮球,乡镇企业学会利用篮球运动打出自己的招牌,学校开始篮球比赛丰富学生课余生活,许许多多的系统开始用篮球比赛丰富业余生活,于是运动装备需求量不断攀升,现在昭通的体育商业市场已由当时的李宁垄独家断到现在的匹克、阿迪、耐克、安踏。。。。。齐头并进的局面。试想一下,如果不是篮球运动的兴起和普及这些运动品牌的走势会有那么可观吗?从这一方面也足以说明昭通的篮球文化发展是符合时代潮流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