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面试》之成功者感言[一]
(2009-03-09 08:24:25)
标签:
杂谈 |
分类: 快乐面试 |
巫琳,毕业于云南大学。2006年参加云南省法检系统公务员考试成功。她的面试感言是:“做快乐的自己”。
进入六月份以后,一年一度的公务员招考又开始了,而六、七月份刚好是即将毕业的大学学子们为自己的工作奔忙的时候,这时候大家的注意力便集中在了公务员招考上,有哪些单位招考、招多少人、招考的条件是什么,这些话题就像六、七月份的天气,火热的不行。
回想当年,我和同学去报考公务员的时候,来自全国各地、各个学校的学生们,在报名点门口排成了一条长长的人龙,惹得过路的老头老太太们驻足观望,以为商店又在搞什么促销活动,大家正在抢购呢。好不容易进得门去,发现场内早已水泄不通,空气混浊,只看见无数攒动的人头,只好用游泳的姿势拨开人群,奋力向自己钟爱的岗位那边划去,等到一天忙下来,已经是腰酸背痛,饥渴交加了。
这样艰辛的报名过程,只是个开始,起码只证明了你有报考这个岗位的资格,后面还有笔试、面试、体检等等的关卡在等着我们。如果说笔试考察的是一个人知识的积累的话,那么面试考察的,便是一个人的能力和外在的表现,怎样把自己十年寒窗苦读所得,在短短的十多分钟里展现给考官,的确是门学问。作为一名现在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公务员来说,我的面试经历让我难忘,也让我受益终身。
我是个性格内向的人,不善言辞,更不擅长在众人面前展示自己的优点,所以在我笔试过关进入面试以后,家里的人很是为我担心,怕我一不小心遇上个能言善辩的对手,三两下就把我PK回来,正在这个时候,我慕名找到了李晓波老师,早就听人说他的面试培训方法新颖又独特,对人的塑造能力很强,于是我便有幸当了李老师的学生。
之前,我也看过几本面试方面的书,于是理所当然的以为老师会先给我们讲讲面试的时候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面试的技巧,所以什么也没有准备,就去上了我的第一节课。俗话说“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这句话在我身上应验了,当然,我是印证这句话的反面事例。去上课之后才发现,老师根本就什么都不说,马上进入了模拟实战,我在诧异、慌乱、紧张之中回答了第一道自我介绍题,大脑一片空白,连自己哪一年毕业都忘记,说到最后已经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了,只好哭丧着脸坐回去。第二道题又轮到我,还没回过神来的我,茫然的站起来准备答题,老师问:“请说说你的爱好?”我心里一阵狂喜,这个题目实在是太简单了!似有千言万语在我脑海中,马上就可以如泉水一样喷涌而出,可是最后只化成一句“我的爱好是看书……”之后便看着老师沉默、沉默、再沉默,原来回荡在脑海中的词语,那么虚幻缥缈,一句也抓不住了,最后,我只好又哭丧着脸坐回座位上去……
上课第一天给我的感觉,除了尴尬便是丢脸,想想自己在学校里也算是个优秀的学生,怎么就那么差劲呢。然而在经历了一些尴尬之后,我慢慢适应了李老师的培训方式,并且体会到了其中的快乐。
老师是个睿智的人,和睿智的人交谈,本身就是件快乐的事情。而我们上课的内容不仅仅局限在答题这一方面,他要求我们不但要答得好,答得流利,还要在答题中展现个人的自信和气质。为了培养我们的自信和气质,老师经常随性的出题让我们辩论,或是抽一段文章让我们演讲,从深度和广度上挖掘我们的潜力。这些随性的辩论和演讲,不仅让我们的思维活跃起来,也让上课的气氛轻松活泼,上课的时候,经常是笑声不断。在将近半个月的培训过去后,我如愿以偿的以司法岗位面试第一的成绩,进入了昆明市检察院。
李白的《将进酒》里有一句大家熟知的名句“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潜力,我们在生活中经历的点点滴滴,都无形的积淀在我们的内心世界里,有的人自信张扬,能毫不费力的展示自己的优点,有的人内敛含蓄,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但是不管是什么样的人,在面试考场上,都必须激发自己的潜力,证明自己不仅有能力胜任这份工作,更重要的是,要让考官看到你的个人魅力。为自己争取一份好工作,是挑战,但是也是种快乐,我们一边忐忑不安,怀疑自己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去得到它,另一方面又无比的自信,相信这份工作非我莫属。就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心情和付出的过程,才让我们珍惜自己的机会,才让我们在如愿的时候激动兴奋,无比的自豪。
总之,我想说的是,当李老师的学生,能学到的不仅仅只是怎样面试,还有怎样做人。刚走出校门的我们,就像一枚枚青涩的茧,终有一天我们会破茧而出,变成美丽的蝴蝶。在这之前,我们必须为之付出努力和代价,而这个蜕变的过程,就是你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过程。或许我们天资并不算好,但不说明我们没有迎难而上,笨鸟先飞的精神;或许我们已经很优秀,但是也不妨碍我们再多一点谦虚内敛的涵养。步入社会以后,我们会面临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但是不管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我们都应该自信、坚韧,保持真我,做快乐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