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是前行的动力
(2008-12-03 17:09:17)
标签:
杂谈 |
分类: 关于哲学 |
有位国王,他有个奇怪的爱好,每当要处死囚犯时,他都要亲临现场,并让他们选择两项“死法”中的一项:一是闭上眼睛,等待冷冰冰的枪口射出致命的子弹;二是钻进旁边的一个深不可测的黑洞中,让命运做出最后的判决。奇怪的是,每位死囚都选择了等死。有人就问国王洞内有什么怪兽,使得每个囚犯愿意等死?国王说没有,只是洞中阴森、潮湿罢了,任何人只要在黑暗中摸索两个小时,就能找到安全出口。看来是囚犯对无法把握的命运的恐惧,使他们放弃了生存的机会。
这个故事揭示了管理工作的重要课题——目标管理。目标管理是1954年由美国著名的管理大师彼得•杜拉克倡导的。它要求组织中的每一个人、每一个部门都要全力配合公司的总目标,对于份内的工作要自行设定目标,决定方针,编定制度,以最有效的方式达成,并经过检讨、绩效评核,将目标达成的情况以及尚待改善之处作为后续目标设定的参考依据。
曾有人做过一个实验:组织三组人,让他们分别沿着十公里以外的三个村子步行。第一组的人不知道村庄的名字,也不知道路程有多远,只告诉他们跟着向导走就是。刚走了两、三公里就有人叫苦,走了一半时有人几乎愤怒了,他们抱怨为什么要走这么远,何时才能走到,一半时有人甚至坐在路边不愿走了,越往后走他们的情绪越低。
故事中的囚犯由于极度的绝望,看不到钻入黑洞能帮助自己实现求生的目标,所以宁愿闭目等死。在现实中,类似的例子不在少数。一些员工碰到一点点小失败,就失去了进取心,究其原因,就是目标的失落,放弃了努力与追求。作为管理者,帮助每位员工选择合理的行为目标,并引导他们实现这个目标就显得至关重要。一位记者到工地采访盖教堂的三个工人。这三个工人都在敲砖,记者首先问第一个工人:“先生,您在干什么?”这个工人马上把头仰起来,对着记者说:“难道你没看出我在干什么,我在敲砖。” 记者接着问第二个工人:“先生,您在干什么?”这位先生说:“唉,你不知道,我家里面有妻儿老小,为了要养活家里人,所以我来敲砖。”记者又去问第三个工人:“先生,您可不可以说说您在干什么?”这位先生说:“啊,我们在盖一座大的教堂,我们这座教堂将是多么雄伟,多么神圣啊!” 第一个工人为敲砖而敲砖。第二个工人为养家而敲砖。第三个工人让我们领略到一种憧憬,因为他拥有一个崇高的目标:建一座雄伟神圣的教堂。他工作着并快乐着。当你拥有一个崇高的目标时,工作即是幸福。
海尔为什么能够成为国际化的大企业?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海尔推行目标管理。海尔的管理模式称为OEC,即每一个人在每一天对于每一项工作都要日清日高,完成既定的目标,并且要更进一步。这就是日清日高的海尔理念。世界上并没有懒惰的人,只是因为没有足够吸引他的目标。合理的目标是前进的航标和动力,设定明确的目标对组织与个人都非常重要。目标管理是当今最有效的管理工具之一。推行目标管理,可以激发员工的潜能、团队的合作意识,以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