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六位教练

(2008-07-10 14:21:08)
标签:

杂谈

分类: 篮球啊篮球

我的篮球生涯,一共有六位篮球教练。他们洒下的滴滴汗珠,滋润了我快乐的心田。

我的启蒙教练是在庙坝读小学时遇到的樊志军,手把手地传授我运球、传球、投篮和进攻防守移动的“童子功”,并带领我参加过盐津县小学生篮球运动会,一起去的篮球兄弟有唐继宏、周书贵、唐宗友、邓代兵等,结果,庙坝乡输给了严三哥(康俊)担纲的盐井小学队,城里的孩子真牛。

升入初中到了柿子乡后教我打球的教练是黄青奎,体师毕业,技术动作标准规范,没有花架子。名气虽不大,但勤奋敬业,循循善诱,影响和培养了我三年,在土球场上苦练了运球的“少林铁砂掌”,虽没有参加过任何比赛,但天天打半场,汗水没有白流,积累了打全场的比赛经验。各项技术指标都与日俱增,包括青春期的。

高中阶段在昭一中求学,教练是崔华,他把我带入了梦幻般的篮球战术迷宫,弄懂了一个比篮球技术还要含金的东西。他告诉我,初级阶段打技术,高级阶段玩战术,最高境界是战略。我在比赛中学会了思考和应变,增加了力量练习,改善了突破技术,强化了“武当形意拳”,克服了单打独斗的自命不凡,集体荣誉改变了篮球的飞行路线。

考入云南师大,沈克勤成了我的教练。此人不可貌相,一米六六的身高,外人一看就是不会玩球的人,这一点与我的遭遇类似。可他的确是师大体育系七八级的高材生,是那种篮球场上即使有老虎,也照样称霸王的人。有人说:“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我看未必。独到的眼光是他的睿智,竟能在数千人中发现我这颗沙粒。实践证明,他的选择是明智的,荣誉给了他最高的奖励。四年的时光,他伴我度过了炎炎夏日、凛冽冬雨,悉心地指导,真诚的呵护,反复地示范,一颗沙粒在他手里闪现了亮光,挂在了天穹。

大学毕业在昭通师专工作,遇到了第五任教练,那就是恩师曹俊,他对战术的要求是第一位的,战术配合成为他带队训练执教比赛的主旋律。曹俊老师执教严格,不讲私情。大凡不讲战术、吊儿郎当、游手好闲、好吃懒做之人一般都会被他用武力“镇压”。生活上又关怀备至,吃香的喝辣的时候都会把弟子们捎上,算是打打牙祭,增加一些高蛋白与能量。由于在一起的时间近20年,耳闻目染,润物无声,取到了师傅的战术真经,从此,快乐篮球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除了以上五位外,还有一位神秘的教练,他的故事一直在我成长的岁月里流淌。一九八八年四月,盐津举办全市邮电系统篮球运动会,又名“江盐杯”。曹俊老师带我去打表演赛,我终于见到了六七十年代司职组织后卫,享誉昭通篮坛的智多星、盐津人刘富康老师。他是我从小崇拜的人,第一次与他面对面,我诚惶诚恐,以前都是背靠背。据说他年轻时打球特贼、特狡猾,球迷形容他脑后还长着另一双眼睛,打球的时候,指东打西,贼迷迷的,常常欺骗对手的眼睛。不过从他送给我的“二十四字诀”来看,他是一个十分睿智的篮球人:“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真中有假、假中有真、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画龙点睛的口诀,是他几十年用心感悟篮球的秘诀,高度浓缩了篮球运动的精髓,从战略思想上升华了我解读篮球的境界,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从此,我撬开了黄金般的篮球殿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