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篮球啊篮球 |
六月的昭通,正是避暑的好时节,凉爽得很。因工作需要,我出差去了巧家,早就耳闻那里的夏天有点火热,酷暑弥漫。但还是乘车前往。一路上阳光明媚、鸟语花香、植被葱郁。车穿梭于高山峡谷中,奔驰在崇山峻岭旁,与云雾捉起了迷藏。时而登上云端,与太阳一起奔跑,时而潜入谷底,随金沙江同行;时而钻入森林,享受氧吧的呵护,时而跃出峭壁,体验山高人为峰的豪情。金沙江经香格里拉一路欢歌,飘逸而来,又从巧家县城潇洒而去,给巧家留下了柔情似水的白鹤滩,不久的将来,这里将雄起一座骄傲的水电站,与风情万种的亚热带气候共同装点巧家的美丽。
我并不是第一次到巧家。早在2004年的金秋,我就到过这座秀丽的小城。小城长在大山底部金沙江畔,各种热带、亚热带植物在这里仿佛营养过剩,漫山遍野地疯长。远远望去,就连县城的房屋上都栽种了各种我不熟悉但却知名的树与花草。当然还有各式水果,鲜嫩欲滴,香飘万里。满街的缅桂,香气诱人,平添许多妩媚。街上的美女,趾高气扬的样子,惹得过路的行人,回头连连,深秋的夜顿时弥漫了一丝浪漫的气味。整齐的街道伴着馋人的烧烤,把巧家这座金沙江畔的明珠打扮得分外妖娆。
巧家篮球在昭通长期排位中游,属于传统强队,高举高打、作风硬朗的篮球风格算是独树一帜。无论男队女队,身高都不低,技术也不差,尤其是巧家女篮,在昭通的名气大于男篮。巧家篮球稍逊的是球员的战术意识和团队精神。昭通九十年代的优秀前锋高洪彪便是巧家篮球的杰出代表。我利用业余时间也为巧家培养了不少篮球人才。与巧家篮球相媲美的是巧家的篮球文化。2004年巧家县举办“先锋杯”篮球赛,小小县城,观众几千,出乎意料。听说谁用报纸占到一个座位,一张报纸就可以升值为一百元人民币,有人因此赚了一笔,可见巧家球市火爆无比。由于可以聘请外援,经“李肝炎”“举荐”,我受新华镇之邀,在昆明出差的我翻东川、过渡口、绕四川千里奔袭而来。抵达时已是掌灯时分,匆忙吃了便饭,我还没有从晕车的眩晕中清醒过来。就被推到了上千人围观的篮球场,代表新华镇参加了半决赛,球赛十分惨烈而精彩。我永远都是站在矮个的一边与高个决斗。对方是从云南边防总队请来且平均身高达一米九四的专业队,虎视眈眈,势在必得。新华镇是由我、昭通的三分王“李肝炎”、巧家的三分王刘华春领衔的业余队,平均身高不到一米八。力量、身高对比悬殊过大,外行都看出乾坤已定。可我们硬是凭着“以小卖揣”的勇敢与顽强,依靠我们娴熟的球技和智慧,把比赛拖入加时赛,虽然,加时赛最后我们以一分败北,但我们还是给观众奉献了一场经典的以小打大、以快制高的篮球美餐,点亮了巧家绚丽的夜空。由于工作繁忙,还来不及与巧家的朋友、学生见见面、叙叙旧,次日清晨,便悄悄离开了亲切的巧家,告别陌生而熟悉的堂琅。尽管如此,巧家球迷的狂热和篮球文化的深厚,让我感动,并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是篮球让我近距离亲密接触了一下美丽的巧家。
再次踏上巧家这方篮球“热”土,有了更多的交流与体验的时间。一街的绿色、宽阔的大街、时尚的人群、整洁的街道,让人耳目一新,眼前一亮;气势恢宏的堂琅文化广场诉说着巧家的古老文化,演绎了新时代昂扬的颂歌;每天傍晚,广场上数以千计跳操的各种年龄段的美眉,成了美丽的世界、眼球的方向,焕发了美丽巧家的青春与和谐,彰显了魅力巧家的勃勃生机;篮球场上顶着烈日的篮球小子,梦幻般的球技向围观的人们展示了巧家新一代篮球人的自信与豪迈!
最令我感动的,还是我如愿见到了昔日的很多学生和篮球弟子,想念了好久好久,今日终成现实,一种不期而遇的幸福萦绕着我。他们是昭通师专政史系毕业多年的学生,像一颗颗珍珠镶嵌在乌蒙群山之中,闪耀在教学的第一线。话语中流露出的自信与骄傲,让我感受到了他们正在享受成长的快乐;每当谈起母校的人和事,眼神里闪烁着如烟的往事,我体味到了他们依恋母校的情思。师专因他们而美丽!学生因他们而自豪!才女蒋德嫱风度翩翩依然有才、快乐天使汪昕更加快乐、篮球弟子何华、刘太武仍旧性格温和儒雅;中师四班毕业的康德会活泼可爱;云南师大政教系篮球队师弟罗明华,酷哥的气质一点未变,越发透着沧桑的帅气。激情的岁月、美好的回忆、关心的话语、关爱的情感、分别的牵挂、成长的足迹、真挚的祝愿在瞬间似火山全部喷发,滴成晶莹的泪,化作香浓的酒,谱就欢乐的歌,一滴又一滴,一杯又一杯,一首又一首,把师生的情谊燃烧,快乐了六月的天,感动了初夏的夜,美丽了成长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