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国孩子的迷茫

(2008-12-17 05:40:34)
标签:

家庭

育儿

美国

孩子

青春

磨难

忧郁

名牌

大学

反叛

快乐

期望

爱情

迷茫

抉择

分类: 文化无尊卑
昨天饭吃了一半,碗被二宝抢走。他高喊着:“妈妈不要吃了,不喜欢妈妈太胖。”要不是家里有镜子有磅秤,还真会以为我需要减肥。我和他夺碗,他死抓住不放。用力掰开他的小手,他哭着说,“妈妈会太胖了。”

老二就是滑稽,好像这样才能表现出他的独特。我把他抚摸几下,擦去眼泪。一会儿工夫,他爬上高凳子去橱柜里摸糖果吃,饭一点也不碰,居然也会打饱嗝。他把这个叫做:打表格。有次他放了个屁。他主动承认:我打了个表格。

老大和我比较像:温和内向。总是被弟弟欺负,哭着跑来告状。通常小男孩哭得比小女孩多多了。教导他“男孩不哭”似乎很残忍,因为这是他的权利。以后“不哭”的日子长着呢,何必现在上紧箍咒。

初来美国的辛苦,我的孩子们不会经历。原以为他们的起点比我高很多。可是也听到朋友的孩子们经历的青春磨难。儿科医生家里的11岁白人男孩,只吃白色的食物(面包,面条),对别的有颜色的食物都会敏感。他的全职妈妈(哈佛的教育学硕士)急得束手无策。大学教授家里的15岁中国女孩,才貌双全,可是她学会了狂吃,然后想办法呕吐。她的妈妈说:宁可她出去交男友,不要拿自己作践。许多中国孩子在家里被猛抓教育,上了名牌大学后,有了忧郁症,产生多种反叛行为(改行,退学,乱交友,甚至自杀)。

家长都会说,希望孩子快乐就好。可是快乐真的就够吗?一位7岁的中国男孩(年级里第一名)的妈妈说:读书好有什么大不了,希望他有特别喜欢的事做。可是他就是爱读书,对文艺没有钟情。我劝她:他能安安定定做事就很好,何必整天梦想连篇,很磨人的。除非生就这个脾性,一定要去折腾--盲目追求“创造力”自讨苦吃。

我们对孩子们有什么期望:完成我们做不到的事?谁知道怎么做才能让另一个人快乐?青春期的迷茫和苦痛,有谁能帮吗?爱情能够拯救少男少女吗?可是谁都会长大。有多少人真的想回到茫然失措的年轻岁月再受一遍磨难?不知道明天的饭碗在哪里,不知道如何改变自己,才会有人来真心爱你。

坐下来,设身处地为孩子们想一想:一切都很不容易。没有人要求来到这个世界,这个社会,这个时代,这个家庭。既然来了,就有许多约束,责任,和抉择。你若是不争,就什么都得不到。什么都去争,只怕失去的更多。

[3-11-2009 作者注]:那个15岁中国女孩的学习成绩是年级里第一名。她的体重从110磅猛增到130磅。然后她开始节食,几天只喝白开水。家长很痛心。

最近经济危机,青少年持枪抢劫事件联发不断。加州大学校园里每周都有人被殴打,遭受抢劫。

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是所有人都要回答的重要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祝福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