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外四省游之七:辽上京遗址

(2014-01-25 16:38:34)

内蒙古巴林左旗辽上京遗址

http://s15/mw690/001wkwvggy6G4gGeSESee&690
    7
25日,游览过阿斯哈图石林已是下午三点。下一个景点是巴林左旗林东镇的辽上京遗址。从阿斯哈图石林南大门离开景区,穿过五六十公里山梁起伏的牧场,经过三四十公里树木茂密的黄岗梁森林公园,然后驶上204省道,经过林西县城,至巴林右旗驶上内蒙南北大通道(准高速公路),下午7点左右进入巴林左旗http://s1/mw690/001wkwvggy6G4gIBSZq50&690
市区,入住京都酒店。这时,西天的太阳还没有落山。

726日早晨起来用过早餐,在宾馆大堂看到一张巴林左旗旅游景点示意图,上面标有契丹博物馆和上京遗址的位置。从图上看,契丹博物馆离宾馆较近一些,于是决定先参观契丹博物馆。汽车转了一个弯行至十字路口,便不知朝哪条路上走了。在路边停好车,刚好有位晨练的老人走过来。便向他询问契丹博物馆怎么走。老人很客气的朝右边指了指说:“向前三四百米就是。”谢过老人,很快就到了契丹博物馆门前。停下车来看,契丹博物馆坐北朝南,门前是一片非常开阔的广场,http://s12/mw690/001wkwvggy6G4gMeTML3b&690
正对面是巴林左旗市委、市政府新大楼。两幢建筑中间建有一座高高的台基,台上立有一尊耶律阿保机的青铜雕像。但见这位契丹英雄,头戴毡帽,身穿铠甲,左手http://s4/mw690/001wkwvggy6G4gO8Dzd03&690
提弓,右手拉疆,腰间挂刀,骑在马上威风凛凛。

来到博物馆门前,大门还紧紧关着。看墙上挂的作息时间:上午830分开馆。那时才710分,便在博物馆门前随便走走。刚走一会,在十字路口遇到的那位老人也走了过来。我上前与老人打招呼,说:“博物馆830分才开门。”老人说:“你们可以先去看上京遗址啊!”经他一提醒,才觉得这样安排更合理。便问老人:“上京遗址怎么走。”老人说:“要不我带你们去吧。”我说那太好了。便让老人坐上汽车,按老人指的路线朝辽上京遗址前进。一边行车,一边与老人聊天,老人说他姓陈,68周岁,退休前在供电局工作。不一会,汽车驶到了郊外,一片平坦的土地上没有种任何农作物,空空荡荡的。公路边立有一块石碑,上刻“全http://s14/mw690/001wkwvggy6G4gR7Iolad&690
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辽上京遗址”。老陈让我把汽车驶进了空地,在一个二三米高的土墩旁边停下。只见土墩上立有一块石碑,走近看,上面刻有辽上京遗址的简要说明,一边是汉文,一边是蒙古文。

http://s2/mw690/001wkwvggy6G4gTnr7be1&690
    再看脚下站的土墩,泥土里布满碎砖破瓦。我想那可能是辽朝宫殿的废墟。据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大辽国史话》记载,辽上京处于契丹腹地,水草丰美,气候宜人。公元
918年,耶律阿保机在此选地筑城,名为皇都。辽天显年间扩展城垣,兴建宫殿;公元938年辽太宗更名为上京,为临潢府。辽上京是草原上建起的第一座都城,规模很大。经文物工作者考古发掘,辽上京分南北两城:北城为皇城,南城称汉城。全城平面呈“日”字形,周长8917米。其中,皇城周长6000米,城垣高3丈,筑敌楼,设4个城门。皇城内筑有大内,大内南分布着官署、府第、寺观、作坊和仓廒。皇城的四个城门内各有一条大街,南街宽约10米,长约900米,两侧布满建筑物,为主要街道。汉城周长6000米,城垣高2丈,不设敌楼,有6个城门。辽上京的建筑有四个特色:一是在建筑布局反映辽代早期政治、经济及文化风貌,城分南北,契丹人住北城,汉人住南城,这是辽朝“以国俗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体现;二是该城朝向为正南偏东45度,是草原游牧民族搭设毡帐时的方向。三是大内建筑和街道两侧建筑都没有形成中轴线,布局不够整齐;四是大内以北有大片空地,是搭建毡帐处,反映契丹游牧民族居住特征。上京城作为辽国的首都历经了204年,女真族崛起后,于1120年攻占了辽上京,将其改为北京临潢路,至元代时逐渐废弃。当年,完颜阿骨打攻破辽上京后,与北宋使臣赵良嗣开怀畅饮,酒足饭饱后并辔徐行,游遍上京各个宫殿。赵良嗣南返后作了一首《咏上京》的诗:

建国旧碑胡日暗,兴王故地野风干;

回头笑谓王公子,骑马随上五銮殿

站在瓦砾堆上环顾四周,近处是绿野平畴,远处是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唯有几http://s8/mw690/001wkwvggy6G4h05A6rd7&690
条行人踩出来的小径蜿蜒于荒草之中。要是没有那块辽上京遗址的石碑,很难想象这里就是曾经是令北宋君臣谈虎色变的大辽国都城。照过相,我请老陈上车。老陈说:“我步行回去了,那边不少人在考古发掘,顺便过去看看有啥名堂。”“陈大哥,谢谢您这么热心地陪我们参观!”我紧紧地握住老陈的手说。

http://s1/mw690/001wkwvggy6G4h3eyoU30&690
    辞别老陈,我们按原路回到契丹博物馆门前。这时,博物馆大门已经打开,办过登记手续便进入参观。博物馆有上下三层,陈列内容一层为辽国历史,包括政治、军事;二层是宗教和文化;三层是契丹的民风民俗。后来结合阅读黄斌、黄淼http://s14/mw690/001wkwvggy6G4h6oYJn6d&690
编写的《大辽国史话》,对我国北方契丹族的来龙去脉才有一些了解。

契丹,可以说是一个了不起的民族。据说,哥伦布朝东方航行,就是为了寻找仰慕已久的契丹,却阴差阳错地发现了新大陆。13世纪的欧洲和阿拉伯人把中国称为契丹(Cathay),至今这个词还偶尔出现在欧洲人的著作中,今天的俄文和拉丁文,仍然把“契丹”作为中国或中国人的通称。

辽以前,北方草原与中原农耕地区差异很大。长城以北人烟稀少,宋代苏颂有诗句:“封域虽长编户少,隔山才见两三家”。契丹开国后,草原上开始建立城http://s2/mw690/001wkwvggy6G4hc21Lb01&690
寨,及至后唐将燕云十六州划入辽国版图,使中原的农耕文化较快地渗透到了游牧部落。有历史学家认为,契丹族的兴起有两个重要因素:一是唐朝末年中原战乱频繁,国力衰弱,无力控制北方民族;二是契丹八大部落之一的迭刺部首领耶律阿保机登上可汗大位。阿保机骁勇善战,足智多谋,先后镇压了契丹贵族的叛乱,征服了东北地区奚、室韦、阻卜等部落,于916年建立了契丹国。建国后,耶律阿保机一方面任用本族贤人、中原汉人治理国家;一方面利用快马利刃掠夺中原边境的财富和人口。918年建立辽上京,并创制契丹文字,接着征服渤海国为其属国。耶律阿保机去世后,在其继承者的努力下,国势达到了鼎盛,但不久即由盛转衰,盛极一时的大辽帝国迅速灭亡,契丹族更是星散如烟云。耶律阿保机之后,相继发生的http://s7/mw690/001wkwvggy6G4hepc9g66&690
历史事件,决定了大辽帝国的兴衰。

一、入主中原924年七月,耶律阿机病死于出征渤海国途中,第二天,皇后述律平临朝称制,摄行皇帝大权。阿保机梓宫入土这天,皇后让数十个近臣陪葬,借机除掉了一批重臣元老。927年,阿保机次子耶律德光在母后述律平的支持下即皇帝位,埋下了皇族内部斗争的种子。936年(辽天显十一年),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乞求契丹出兵助其灭后唐。耶律德光亲率5万骑兵在晋阳城(今太原)下击败后唐军,册立石敬塘为后晋皇帝。之后,率军南下上党,助石敬塘灭后唐。石敬塘向小自己10岁的耶律德光称儿皇帝,并割取燕云十六州给契丹。耶律德光为了怀柔燕云十六州的汉人,于938年(辽会同元年)把民族色彩浓厚的契丹国改为http://s9/mw690/001wkwvggy6G4hl6bCU98&690
大辽。并采取“因俗而治”的方式,实行南北两面官制度,分治汉人和契丹人。944年(辽会同四年),石敬塘去世后,其侄石重贵即后晋皇帝,上表称孙不称臣。947年(会同七年),耶律德光率军南下,灭后晋,并以晋国称大辽,当起了中原的皇帝。因辽国军队没有结养,全靠纵兵抢掠来充军饷。中原百姓不堪辽兵侵扰,纷纷起兵反抗。耶律德光仅仅当了二个月中原皇帝,被迫引军北返,行至河北滦城病逝。

二、世宗改制 ,耶律德光去世后,辽军将领拥立随军作战的耶律阮(原太子耶律倍之子)为帝,为辽世宗。世宗任用贤臣耶律质屋为相,进行一系列改革,将太宗时的南面官和北面官合并,成立南、北枢密院,废南、北大王,后来又将南、http://s16/mw690/001wkwvggy6G4hoEmjJ3f&690
北枢密院合并。这些改革使尚处在原始社会的契丹族快速进入了封建社会,也使辽朝从部落联盟形式进入了中央集权制。但是,辽世宗好酒色,喜打猎。晚年更是任用奸佞,任意封赏降杀,导致朝政不修,政治腐败。世宗在位期间,一直不忘重建对中原的统治,多次对中原用兵。951年(辽天禄五年)九月,辽世宗帮助北汉攻后周,行军至归化(今内蒙古呼和浩特)祥古山,驻军期间整天喝酒、打人、打猎,众将十分不满。一天晚上,一直有篡位之心的耶律察割将耶律阮杀死于梦乡。辽世宗被杀后,耶律德光长子耶律璟即位,是为辽穆宗。辽穆宗更是酗酒、嗜睡,长期不理朝政,朝廷内外离心离德,经常发生叛乱、叛逃事件。969年(辽应历十
http://s14/mw690/001wkwvggy6G4hT9LM96d&690
九年)二月,辽穆宗被近侍所杀。

三、萧太后摄政。耶律璟死后,耶律阮之子耶律贤被拥戴为帝,是为辽景宗。景宗对内勤于政事,重用贤臣,对穆宗时谋反的皇族采取宽松政策,因而上层比较稳定;对外不主动南伐中原。景宗前期,辽与宋聘史往还,互贺节日。宋太宗赵光义统一江南后,于979年亲征北汉,辽派数万兵力救援北汉,至白马岭被宋军击溃,辽将耶律敌烈等战死,接着北汉降宋。辽朝遂改变战略,把主要力量用以固守幽、蓟。宋太宗乘胜进攻幽州,辽派兵与宋军战于高梁河(今北京)。宋军大败,宋太宗腿部中箭,仅以身免。之后,宋朝便不敢主动攻辽。辽景宗体弱多病,军国大事多由皇后萧绰处理。景宗去世后,由12岁长子耶律隆绪即位,尊萧绰为皇太后,并摄政。当时,诸王宗室二百余人拥兵自重,对辽圣宗构成威胁。萧太后重用汉人韩德让参决大政,军事则重用名将耶律休哥,撤换了一批大臣,下令诸王不得私下交往,并设法解除了他们的兵权。这样,辽圣宗的地位才得以稳固。萧太后摄政27年,期间进行了诸多改革,注重农桑,兴修水利,减少赋税,整顿吏治,训练军队,崇尚儒学,实行科举,编修佛经,传播佛教。在对宋战争中又屡屡获胜,遂使百姓富裕,国势强盛。尤其是1004年(辽统和二十二年),辽宋订立“澶渊之
盟”,宋朝每年向辽送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辽朝国力进入鼎盛时期,形成http://s13/mw690/001wkwvggy6G4hWTZOAfc&690
辽、宋、西夏三国鼎立的局面。

四、阿骨打叛辽1031年(辽太平十一年),辽圣宗去世,长子耶律宗真继位,是为辽兴宗。兴宗一朝,奸佞当权,政治腐败,百姓困苦,军队衰弱。这种情况下,兴宗仍连年征战,多次征伐西夏,逼迫宋朝多纳岁币。1054年(辽重熙二十三年)八月,兴宗驾崩,其子耶律洪基继位,是为辽道宗。道宗在位期间,仍任用奸佞,政治腐败,宫廷内乱不断,地主官僚兼并土地,百姓苦不堪言。1101年正月,道宗去世,临死前立其孙耶律延禧为继承人,是为天祚皇帝。天祚帝是一位残http://s8/mw690/001wkwvggy6G4hy9tbxf7&690
暴的昏君,不仅加紧对本族民众的剥削,更对女真族的压榨变本加厉,经常派遣银牌天使,到女真部落强行索取猎鹰海东青。银牌使者每到一地,除了向女真人榨取财物外,还要他们献美女伴宿,从而激起女真人的愤怒。1112年(辽天庆二年),女真完颜部首领阿骨打表示不再臣服辽朝,并对其他不服从他的女真部落用兵。1114年,完颜阿骨打征服其他女真部落之后,召集2500人起兵反辽。一开始,天祚帝不将阿骨打当回事,但派去镇压女真族的军队均被击溃。次年,天祚帝下令亲征,又被女真族战败。这时,辽朝又连续发生内乱,女真族借机占领了东京和沈州。1117年(辽天庆七年)女真进攻春州,辽军不战自败。不久,完颜阿骨打自称皇帝,建立金朝。1120年,阿骨打亲率大军进攻辽上京,不到一个上午,天祚帝逃到西京(今山西大同)。1122年正月,女真以辽朝降将耶律余睹为先锋,攻下辽中京。天祚帝听到战报,极为恐惧,忙出居庸关逃至鸳鸯泊躲避。1125年,西北的党项族酋长派使臣请他到党项避难,天祚帝带着残兵跑到天德境内,天降大雪,饥寒http://s9/mw690/001wkwvggy6G4hAR9Us48&690
交迫中被金兵擒获。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有个八世孙耶律大石,文武双全,精通汉文和契丹文。之前因受天祚帝的排斥,1124年带200骑向西部发展,到达今天新疆的天山南北,尔后又西进到寻思干(今撒马尔汗),在那里被拥立为皇帝,史称西辽,也叫黑契丹。西辽最大的一次战事,是11419月与强大的塞尔柱苏丹国在撒马尔罕以北的卡特万草原进行的血战,西辽一举歼敌20万。伊斯兰史学家称此战“在伊斯兰历史上再没有比这更大的战争”。据中西史书记载,西辽的疆域最大时包括今天新疆的西部、南部和中亚国家的部分地区。西辽统治延续了90多年,直到1218年被蒙古军队所灭。从916年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起,到1218年西辽灭亡,辽朝前后延续了三百余年。

辽朝灭亡后,契丹族到哪里去了?我国56个民族为什么没有契丹族呢?据历史学家考证,契丹族已分别融入了其他民族。一是西辽灭亡后,部分哈刺契丹人来到今伊朗克尔曼省建立起儿漫王朝,俗称后西辽。随着时间的消融,哈刺契丹人的传http://s4/mw690/001wkwvggy6G4iivU9Z33&690
统习俗消失了,被完全伊斯兰化了;二是辽朝灭亡后,一部分契丹人朝北方额尔古纳以西、黑龙江以北地区迁移。由于金国统治者关注的是南方,北逃的契丹人较为顺利地到达了嫩江流域,开始了新的生活,成为达斡尔人的祖先;三是今天云南省施甸县和保山、临沧、大理、德宏、西双版纳等地,尚有15万契丹后裔。有史料记载,在辽金相争时,天祚帝的八弟阿育率4员大将向南转移,后转战到川黔滇一带定居。到了元代,阿育的后代降了元朝,后协助元朝平定云南有功,封为都元帅。明初,这些契丹人的后裔起义反明,被镇压,纷纷逃到深山中,不敢承认是契丹族。但他们先辈的墓志铭中都用契丹小字,有阿莽蒋、阿莽杨、阿莽李等姓,明清以来改姓蒋、杨、李、何、茶等。在许多族谱、墓志铭或宗祠中仍保留着他们的先人来自辽东,姓耶律,祖先是耶律阿保迅等记载;四是一部分契丹人流落到了俄罗斯。今天俄罗斯和乌克兰南部辽阔的钦察草原上,分布着为数众多的亚裔黄种人,他们当中绝大多数人的祖先,是辽朝灭亡后从赤峰地区、河北省北部迁去的库莫奚人和契丹人。欧洲人称他们为库曼人。莫斯科以东的诺夫哥罗德至今有个区叫“契丹区”,莫斯科市内也有一条名为“契丹”的街道,这都是当年库曼人定居区名称的延续。今天俄语中的靴、长衫、束腰带、圆帽等,都来自契丹语或蒙古语。不过,辽灭亡后大多数契丹人仍留在原地生活,成为金朝的臣民。契丹许多上层人物投靠了金朝,金朝赐以国姓完颜。普通的契丹人,则把耶律改姓移刺,把萧姓改为石抹。金初,曾设猛安、谋克组织统辖契丹人。投降金朝的耶律余睹反金之后,金廷捕余睹余党,于是契丹“酋首率众,蜂拥入夏国,亦或北投沙漠”。夏国不久为蒙古所灭,这些契丹人便融入了蒙古族之中。

参观完三楼契丹族丧葬习俗陈列,回到博物馆底层,看到展柜内挂着一幅宋代http://s3/mw690/001wkwvggy6G4idSBxg82&690
学者欧阳修于北宋至和二年(1055年)一二月间出使辽国祝贺辽道宗即位,回出上京时在马上作的一首诗:

紫貂裘暖逆风惊,潢水冰光射日明。

笑语同来向公子,马头今日向南行

读完这首诗不禁感慨,辽上京,九多年后的巴林左旗似乎与南方的县城不相上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