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游浙东之九:绍兴宋六陵

标签:
杂谈 |
不到半个小时就到了宋六陵净水厂门前。这时,我们见工厂门前是一大片看不到边的茶场。四周是起伏的山峦,中间是平缓的茶场。我想,当年南宋皇帝选中这
片群山环抱的小盆地作为皇陵,原来与他们僻安一隅的思想是一脉相通的啊!
然而,除了茶场外任何皇陵遗物都看不见。只得下车向净水厂保安问讯。保安说,他也不知道宋六陵在什么地方。我说:“你们工厂用宋六陵的名字,宋六陵应该就在附近吗?”他没法回答,便找来当地的一位工人。那人说,宋六陵早就没有了。这片茶场是十多年前日本人来开发的。说完指着远处的几棵松树说,据说宋六陵上只剩那几棵松树了。被他这么一说,真是有点失望了。记得去年夏天到河南巩义县,走遍了北宋皇帝的8座帝陵,虽然都被淹没在玉米田里,但仍能看到阵容壮观的石兽、石翁仲呀!南宋皇帝的年代更近,偏安一隅竟落得如此下场!
既然那几棵松树是宋六陵上的遗物,便应当前去看一看。于是,绕道到了茶场入口处,看到路口立有一块石碑,上刻“御茶村”三字。心想,日本人真会做生
意,南宋皇帝的陵墓早就无影无踪了,他们却在这里挂“御茶村”的牌子来赚钱。
路口有条小路直通茶场的茶叶加工厂,顺着小道把车开到加工厂门前,果然厂门前立着“中日合资绍兴市御茶村茶业有限公司”的牌子。看位置,那几棵松树在
茶叶工厂后面。便把车停在茶厂门前,步行前去一看究竟。
小路两边种有两排龙柏,树高二、四米,行走其间,确也有点庄严肃穆。路口立有一块不起眼的水泥碑,上刻“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宋六陵”,据然还能
看到点东西。再南行200多米,见一大片茶场中间留有五、六片杂草丛生的空地,
空地上孑立几棵瘦长的松树。走近细看,树杆上挂有绍兴市人民政府的“古树名木”保护牌。牌子上有文字:马尾松,树齡120—180年。哟!年代不长啊,如果按
180年计算,这树是在道光年间种的,这正是清朝开始走向衰落的年代。清朝统治者看到了前朝衰落的结局,产生了怜悯之心,化几个小钱对宋六陵进行一次整修,也算为自己的末路壮行。
失国之痛还远非这些。元朝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江南释教总统杨琏真加勾结丞相桑哥,盗掘南宋诸陵。事为南宋遗民唐珏等人获悉,遂潜入陵寝,用其他骨头换取诸帝遗骸,葬于兰亭天章寺前。因理宗的颅骨特别大,调换后怕被发觉,才没有取走。据传,后来杨琏真加在杭州用理宗颅骨为饮器,醉酒作乐。杨琏真加从盗掘宋六陵开始,进而盗掘南宋大臣冢墓。先后两次,盗掘陵墓达101处之多。据《元史·释老传》记载,所盗财物有:金1700两,银6800两,玉带9条,大小玉器111件,其他宝物152件。如此大规模盗掘帝王陵墓,为中国历史上所罕见。六陵被盗,引起汉族百姓的强烈不满。元朝政权被推翻后,朱元璋即于洪武二年(1369)下诏将理宗颅骨归葬旧陵,其余五陵也从天章寺前迁回攒宫,重建碑亭,植以松树,下令凡五百步内禁止樵采,还派专人护陵,春秋致祭。
朱元璋做的这些好事,今天为什么都不见了呢?我想,到了明末乱世,明朝皇室连自己都不保了,还怎有余力来保护前朝王陵呢。这也许是中国三千年来众多地下文物难以留存的原因之一。